饮茶得当才可不伤胃、助睡眠
一、茶叶的分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饮品: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形成了具有浓郁特色的茶文化。按照其不同的加工方法可分为六大类:
1.绿茶:
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清绿茶。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18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我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数万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70%左右。我国传统绿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2.红茶:
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云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
3.青茶(乌龙茶):
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4.白茶----是我国的特产。
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
5.黄茶:
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分"黄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内芽)、"黄小茶"(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在、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黄大茶"(包括的大叶青、安徽的霍山黄大茶)三类。
6.黑茶:
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云南的"紧茶"、"扁茶"、"方茶"和"圆茶"等品种。
二、饮茶的讲究
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
但喝茶也有一定讲究,如果喝法不当易伤肠胃,茶叶的共性是提神醒脑,利水通便,生津止渴,清热解渴,抗衰老,抗癌等等,这些常识就不细论了,说说大家所不知道的:1)绿茶,乌龙茶,茉莉花茶的药性差别很大;2)绿茶的药性不是一般人所认识的。
药性的体会:
1.先谈谈绿茶: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绿茶是凉性的,寒性的,身体虚寒的不能喝,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不错,绿茶的确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表现为凉性寒性的药性,但另一方面,尤其是好绿茶,上等的绿茶,不仅仅有清热寒凉的属性,更有补肾之元阳的功效!!这一点估计没有几个人知道!!也就是说,绿茶实际上对于人体的作用而言,阴阳寒热的平衡的!也就是它让人体的阴阳保持平衡,既不会上火也不会受寒,而且补元阳,而且对于大脑,也不仅仅是兴奋提神,更有保护大脑,这种保护是多方面造成的,不仅仅有直接作用于大脑的物质,还有间接作用于五脏六腑后综合的对大脑的保护作用!提升大脑的功能!
一般人认为喝绿茶晚上睡不着,其实这又是一种误解!当然绿茶是有兴奋大脑的作用,但是由于其补肾之元阳,而且由于其凉性去心火,实则有安神潜阳的功效!实际上是过了兴奋大脑的药性之后,就是安定大脑的药性的发挥时间了,也就是只要你白天喝绿茶,而夜晚一定能睡个好觉的,而且睡眠质量提高了!
2.对于乌龙茶,与绿茶的药性是有较大的差别的:
(1)没有绿茶补元阳的功效强,其更偏向寒凉
(2)乌龙茶有绿茶所没有的功效:行气解郁!因为其偏向寒凉,所以其活血行气的能力比较突出!
(3)乌龙茶的药性持续时间似乎没有绿茶持久
3.茉莉花茶则是更偏向行气,而且也没有绿茶和乌龙茶的寒凉性了,各种功效都相对低
4.最有还有一点:
就是都是绿茶,不同的绿茶的药性也会有一定的差别,龙井和毛峰还是不太相同的,感觉黄山毛峰补元阳的功效更强一些!而且尽量喝一级,特级的茶叶,没有化学污染,否则不如不喝!
茶叶在养生,抗衰,益智,乃至抗癌方面都具有强大的功效,更是一味不可多得的重要的中药!!所以强烈推荐大家多喝茶,多用茶用药,并且仔细体验发现茶叶的新的药性,体会不同茶叶之间的微妙的差别,其实这也正是中药药性的来源与研究方法!!
何谓寒凉温热,何谓补元阳,补元气,补中气,何谓行气活血,何谓安神提神等等,这些药性其实都是可以亲身体验到的,而不是空洞的抽象的概念,这也是中医药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