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茶茶艺:中国藏茶等级的评定流程
一、看干品:藏茶属古黑茶,紧压茶类,干品从外观品相、切片、揉碎、闻气味几个关键环节评介;
1、外观品相:以传统藏茶茶砖为例,藏茶茶砖上凹下平为砖型,四边线条规整,紧压适度,表面有微青茶整叶片撒面(老茶除外)。光泽褐黑,无霉变;
2、切片:将砖茶竖立用茶刀垂直下切,首先感觉切擦音清脆顺滑,不滞刀,切下的整片茶表里如一,褐黑整洁,梗叶服帖,无絮状物,观察切开后的砖茶内部无杂质,排序整齐;
3、揉碎:用指扳揉切下的片茶,观察紧压茶解压后的状况(因藏茶属深度发酵茶,为酵化充分,发酵前要进行粗粉碎,叶片和梗等全株拼配物必须切碎在05-1.5cm左右),标准揉碎物及为冲泡备茶,要梗叶均匀,无杂质,碎末少,正褐色,无任何霉点;
4、闻气味:藏茶正香为栗子香带茶清香,新茶酵化气味并不明显,无仓味,无霉味,无杂陈异味;
二、观汤色:藏茶因渥堆时间长,又在雅安这个世界雨级地标环境自然发酵,茶基采自800--1800米海拔的高山小叶种,以夏茶和秋茶为时令,所以既充分采集到茶叶应有的内含饱和度,又可以在长达6个月的渥堆酵化中转换、异构,所以在汤色中艳丽夺目,是黑茶汤色中难得兼备红、浓、透、艳的标本,观汤色主要从以上四个环节获得:
1、红:藏茶中含大量红色茶素,茶黄素和茶褐素,其浸出物颜色自然红润,因茶色素为自然酵化转化而来,所以在灯光下,用玻璃器皿透照是红、黄色的混合物,红得很正,诱惑饮欲,(所有黑茶类其"红"的标准是一致的)不好的藏茶或别的黑茶类如果为暗红,陈猪肝红或酱油红,都是观色中的次品;
2、浓:其实浓淡汤色取决于投茶量的多少,评茶师往往用超过一倍的投茶量熬煮浓茶,来观察汤色中浓度增高时的整体表现,如藏茶浓茶汤也很从容,如果遇上次品,就会出现黑如漆的反应,这种情况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发酵过度,碳化或水份过重,俗称"烂汤",二是添加了化学色素。
3、透:在黑茶评介中对于"透"的观察是最有戏剧性,常言道"真金不怕火炼",评茶师往往把要评定的黑茶放进沸水中去煮3-5分钟,浸出的茶汤一目了然(把茶汤放进玻璃杯中对光观看),好藏茶一定清晰穿透,不好的藏茶或其他不管什么茶,只要是黑茶类,可看到浑汤、呆板情况。
透表明了三个关键点:一是海拔,高海拔茶吸收紫外线粒子多,在茶分子中会集聚较多的发光粒子;二是清洁度,在制作黑茶的过程中杂质粉末处理不干净;三是发酵不完善,凡酵化不好的都泡不出透汤美茶来。
4、艳:藏茶汤色的艳丽为黑茶之首
金黄是高贵的绝艳
透红是唯美的终极
年份茶汤色中的琥珀色拥有难于抵御的魅力
用玻璃或白瓷作为饮杯上佳。
三、品滋味:藏茶的茶汤滋味进口清爽,不涩不苦,新茶有较浓烈的康味(为栗香,清香的混合),次品的藏茶有杂味,或出现酸、涩、苦。青草味在新茶中常见(藏区普遍喜欢带青草味),正品的藏茶(以制标厂家雅安茶厂康砖为标准),滋味中有一种纯发酵的正气,味甘甜滑利,满口留香,无杂陈味。
苦涩、霉味、酸涩、杀喉、口干燥都是滋味中的次品。
需要说明两点的是有的藏茶在观汤色中符合标准,但一品滋味就难于入口,这也是需要综合评介的,另外老藏茶的滋味与新茶有区别,在下一环节中论述。
四、闻汤味:藏茶茶汤的香味其实在冲、泡、煮一瞬间已经展现出来,但具体要把茶味中的香型区分出来还是需要技巧,茶汤香味属自然散发,有一大类人嗅觉细胞敏感,在杯边一闻就已经感受到了,但有的人习惯在品滋味时感受到香型,评茶师经常是用闻杯底的方式定香型,把杯边闻香与杯底留香结合起来审定,藏茶香型非常丰富,好藏茶属康砖(康香、栗子香)、金尖(清香、花香、饭香)、雅细(沉香、枣香、参香),不同年份的茶香型还会变得丰富,香型原则就是无杂味:如霉臭、水臭、仓味、尿味、烟味、腐木味、腥味等都是次品。(作者:藏茶的故事,资料来源: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