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的历史与茶文化
几年前,趁着去法国南部的机会,我曾与一位法国朋友去访过摩洛哥,摩洛哥给我的印象极深,这之后,也使我对它的薄荷茶多了一分喜爱。
摩洛哥在远古就被称为太阳落下来的地方, 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它的气候和它的地理特征与美国西部的加州相近。高耸入云的阿特拉斯山脉终年积雪,山上流下的河溪向北滋润着靠地中海的摩洛哥肥沃的平原,向南也为撒哈拉沙漠上的绿洲提供了水源。柏柏尔人(Berber)是摩洛哥的本土人,实际上柏柏尔是远古的非洲部落族人的统称。柏柏尔这个词来自拉丁语中的barbari(野蛮人),是腓尼基人(phoenician) 对他们的称呼。腓尼基人来自黎巴嫩一带,犹太人的近邻,是最早的摩洛哥入侵者。腓尼基对摩洛哥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极深,今天摩洛哥茶里的薄荷草,据说也是腓尼基人带到北非的。
公元7世纪起,阿拉伯人占领了摩洛哥,带来了中东的伊斯兰教和文化,也带来了埃及、伊拉克的各种香料、姜、胡椒、桂皮。以后阿拉伯人征服了西班牙等国之后,又把西欧的文化带到了摩洛哥。从柏柏尔历代诗人留下的诗里可以看到在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征服摩洛哥之前,柏柏尔人是喝酒的。从19世纪末起,这里的诗人们就借用赞美酒古诗的格式和格律来赞美茶了。
在摩洛哥的老城里漫步,常能看到古时的城墙和城门,这使我联想到了中国古代的城墙。不同的是中国的城墙真的把汉以外的入侵者挡住了,所以中国人和文化很少被外族同化。而摩洛哥却是相反,在长长的历史里,从它的建筑、瓷砖、地毯、 彩绘的玻璃杯到它的烹调,到它的语言都不断地被其他文化影响和同化。它是我所去过的世界上最有对比,最丰富的文化国度之一。走在街上,不仅仅能看到混合文化影响的现代和古老建筑,还能听见阿拉伯语、 法语、英语、西班牙语和柏柏尔语。
摩洛哥的食品是北非国家里最精致和有特色的,受欧洲、中东、非洲的影响,很多的菜都是古老的口授家传,和我们中国老传统一样。 用摩洛哥彩绘的陶土锅和各种佐料炖出的菜既丰富又可口,真是别有风味。茶是摩洛哥的国家饮料。摩洛哥人不仅用薄荷配中国绿茶 ,也喝其他的香草茶。比如在沿地中海的城市里,人们在睡前,会喝藏红花(saffron)茶,听说这种香草有助睡眠。摩洛哥的茶,比我在法国喝的要浓些、要甜些。 除了绿珠茶之外,这里人还多用熙春(Hyson),中国的眉茶。据说,中国的眉茶和珠茶出口北非最多。
摩洛哥的地势是由阿特拉斯山脉将西北和东南部隔开,西北部是地中海气候,而东南部是撒哈拉沙漠。摩洛哥沙漠上的茶与沿海的茶不同。在沙漠中生活的人,喝茶不放薄荷,而泡茶极浓,一般只泡小半杯,一点点喝,有点像意大利人喝的极浓的小杯咖啡。这和沿海的人一定要喝三杯茶不同。那里的人,除了饮浓茶之外还喜欢喝杏仁奶、石榴汁和西班牙的苦桔混在一起的果汁。
给我印象深的是摩洛哥人不仅对茶喜爱,而且对泡茶和茶与文化、茶与宗教很有感悟。据说,摩洛哥茶仪式的概念来自日本。而对摩洛哥茶仪式最重视、也最严格尊守的人来自撒哈拉沙漠。从沙漠上来的人,就算住在北部的城镇里 ,每天也总是要找一个静处与茶相会。柏柏尔的诗人在很多年前就把茶和伊斯兰教相联,诗中说:"煮茶的三脚炉象征着伊斯兰教寺院里的尖塔; 煮水的铜壶象征着伊斯兰教领;茶盘是静静的祈祷室,茶壶是伊斯兰教的教长,茶杯是信教的众生, 站立在四面八方。"摩洛哥现代诗人阿巴杜拉·泽尔可 (Abdallah Zrika)说"茶壶包含着整个宇宙",此诗的第一句好像是从日本冈仓天心的"整个人类在茶碗里相遇"引出来的。
近几年来在中国,当人提起中国的绿茶出口非洲,常对珠茶和非洲有贬意,或说摩洛哥人不懂喝茶,不会喝茶,我听了心里总是不大舒服。摩洛哥人对茶的口感与中国人不同,这和他们的文化传统、饮食习惯有关。文化的不同是不能用高和低来描述和衡量的,这如同我们不能用贝多芬的交响乐与中国古琴音乐比高下,用布朗伦的油画与金农的漆书去比高下是一样的。摩洛哥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很值得品味,去了解其的文化之深厚和多彩可以从品清凉可口的摩洛哥薄荷茶开始。
(作者系美籍华人、当代茶圣吴觉农之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