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的繁与简
喝茶是很复杂的事情,以工夫茶为例,大致也要有治器、纳茶、侯汤、洗茶、冲点、刮沫、淋壶、烫杯、分茶、品茶十个步骤,如果细分,略有曲折,加上茶乐、茶点、甚至茶舞、什么茶娘泡法、太极泡法、盖碗泡法、宜兴泡法等等三十六种名堂七十二般变化,不消说去实践,即便是记住也是不易,面对一堆壶壶罐罐杯杯,多半要手忙脚乱,招架不住。从古代品茗图上看,文人士子饮茶,要有专人伺候,多有总角小童在旁边扇风点火忙得不亦乐乎。
喝茶也是极简单的事情,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它只列了最后一位,可见对于小户人家而言,能有茶叶固然好,没有茶叶的话,抓一把糖也可抵数,姑且称为"糖茶",北方家庭宴客,多是一个白瓷大壶或者半大铝壶,烧开了的水,抓一把茶叶进去,随倒随喝,喝完接茬续水就是,也有以杯代壶的。现代的茶饮料更加简单,开盖即可饮用,连冲泡的事情都免了,而且花色齐全,什么绿茶、乌龙、冰红茶一应俱全,保证陆羽之流的茶人看得瞠目结舌。
有茶去年仲夏时节拜会庭博兄时,以为这样的壶艺名家清茗领袖一定会搬出一大套名目繁多的茶具来震慑俺的眼球,孰料小小茶几之上不过两壶两杯而已,一作冲罐一作公道,冲罐为黛彩丹锦,公道为小南瓜,宾主各执一紫砂小杯,不设茶道,工具可谓简单。但那茶极好,入口生津,呵气如兰,两壶也极璀璨,可谓入目生辉,小小茶几之上,再置他物,即为多余。茶具不在多,程序不在繁,合适就好。庭博冲茗随心所欲,挥洒自如,自然无羁,虽然不置茶盘,这喝茶的天地却很宽旷,喝茶的意味也很浓郁--有茶原以为,铺一方茶巾或设一张茶盘,这喝茶的气氛才浓,犹如开戏前的锣鼓,先来一个铺垫或营造一种氛围,如此看来,喝茶可繁可简,并无定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需而异。和茶友、壶友喝茶,最重要的还是心情,茶和壶未必要很好,但谈论的话题一定要合机投缘,这样才有趣,以庭博兄在紫砂届的造诣,有茶直如面对宝山,千疑万惑狠不能一举详解,或者生出一千张口或一千双耳朵来问个明白听个清楚,人性之贪婪,面对寻求真知卓识也不例外。这样的喝茶,程序已经是虚设而无所谓了,虽然茶几上的两只紫砂小品均不凡,但远不及可以倾心会晤的朋友更能令人倾倒。喝茶是一件趣事,有趣的,还在于人。
本市有两位经营紫砂颇为成功的宜兴商人,壶店里琳琅满目,只要你所能知道的紫砂名人的作品,他们都可以拿到,似乎,那些已年至耄耋的紫砂艺人正带着花镜猫着老迈的身躯在他们家的后院抟壶,或者,殷切地期盼着他们的电话定货。知名的或者不知名的紫砂工作者手捧泥壶和他们亲切留念,好象这壶是他们共同诞生的,要向所有看过照片的人宣布,这把壶不是什么私生子,而是名家名器,呵呵,那是我认为最恶俗的场景!两位壶商分别在郑州的南部和中部开店,店里都有设茶道,非常典型的宜兴泡法,他们都不喜欢我,我也照例不喜欢他们。他们不喜欢我是因为我不买他们的紫砂壶,我不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在扯谎贩假,最初,他们还热情的向我推荐,变魔术似地从隐蔽的地方掏出几把锦盒装的紫砂,那神情好象是刚从博物馆里拿出来的,我是他们热情的降温剂,在看过所有他们能拿出的东西后,一概抱以蒙娜莉莎的微笑,不买他们的东西,气氛总是活跃不起来的,虽然他们的宜兴泡法很老练,也不因我不购物而省略掉一个冲泡程序,但那茶喝着很是无味,除了能更大程度地激起我排泄的欲望外,再没有其他收获。同我这样不受欢迎的客人相比,壶商也有自己的朋友,一帮给他捧场的朋友,这当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他们对于各类名家都很熟悉,可以如数家珍,这一点确实可以令我肃然起敬,他们对紫砂的狂热和追捧也是令我景仰的,但不大喜欢的是那卖弄的口气,似乎紫砂这种东西是他们家的老婆,打扮得时髦而前卫来供大家欣赏,用我学生时代的话来讲,他们太"狂"了,实际上,他们还真不具备"狂"的资本,当这帮壶友在一起喝茶时,更让我感觉象是喝酒,在坦露可爱的心性同时也在暴露着自己的无知,最冷静的当然还要算是壶商,他沉着地给每位朋友敬茶,一丝不苟地演绎宜兴泡法,两指捏把,一指按扭,微笑着出水,象一个有身份的艺妓在招呼自己的客人。喝茶时不管手法的繁与简,程序的多与少,如果看不到起码的真诚,这茶宁可不喝。
诚然,壶商有壶商的道理,既然是商人,我们实在是没有必要给予他们太多的指责,他们积极的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至多,我不去那里就是了。好在,还有壶客斋,朋友苏萧的三醉斋也已经开张,这都是壶友茶人的真正乐土,都是热衷学壶认真喝茶的人,这两个网站最大的魅力都在于真诚。
喝茶的人如果能和苏萧共品佳茗真是一种幸运,他是一个对茶很认真的人,那种认真可以令我肃然起敬。去岁冬天,在西安飘下大雪时,有茶来到了这个到处洋溢着牛羊肉泡馍香气的古城。时逢苏萧和几位朋友小聚,都是学识渊博的雅士,还有执掌教案的教授,苏萧泡茶时很专注,温润、冲罐、分茶,续水,严谨而不拘泥,因在座多位与茶所知有限,苏兄不厌其烦进行细述,力求茶泡得好,大家喝得明白,苏兄戴着一副眼睛,举止斯文,性格谦和恭谨,不管是他的冲泡和茶记,都能体会到一种文雅和谦虚。我没有和论坛上的不染兄喝过茶,作作推想,他和苏兄都是一样的"恶盈好谦",按照人道既茶道的理论,他们都是真正暗合茶韵的人,这个和他们喝茶的时间长短,对茶的物理性质了解多少,并没有关系。所以,当我们看到茶艺馆的小姐在全副武装的情况下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时,你尽可一笑了之。那样泡出的茶,未必好喝,也未必难喝,只是,形势过于内容了。是表演而非冲泡,是艺化了的生活。
因为同城的缘故,一起喝茶最多的,还要数love-ye兄。他对茶的香气和记忆要高于有茶,这或许和他做食品生意有关。我们一起在逛苏州园林的时候,都生出要在园子里喝茶的念头,可惜出来时连茶叶都没带,不过,这赏景品茶的念头最终是在水乡古镇同里实现了。在青石板砌成的河道边,我们觅了一处有遮阳棚布的茶铺,爱兄很执着地要了一杯绿茶盖碗,而且要自己冲泡,他要了两套盖碗,一个泡,一个喝,泡茶水温要降下来才舍得冲,绝不伤害绿茶的细嫩,那一天,古老的同里很热,河道里的桨声也有些躁,我干脆要了一瓶冰镇可乐,呵呵,那真是好东西,冰凉无比,我是个懒散的家伙,很少勉强自己去做些什么东西,虽然打着茶人的旗号,但想喝可口可乐时,绝不会委屈自己。对于同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炎热的下午,我躺在竹制的躺椅上,喝了一瓶可乐,而爱兄在不紧不慢地喝着他的绿茶,欣赏着水乡景色,我只听到了时远时近吱吱呀呀的摇撸声,据爱兄说,我当时睡着了一会儿。
应当说,我的茶具也算不少了,茶道也有两套,但我最常用的也就那么一两只,各色朋友也有若干,可常喝茶的也总是那么几个。我有盖碗,但喜欢用壶,如果环境使然,玻璃杯也一样地用,如果有人要我把所谓全套的工夫茶泡法表演一番,我会觉得琐碎,如果要我按最简单的办法冲泡,我会觉得怠慢;如果按贯常的方法,我会很舒展。贯常的方法,总是泡给那么几位朋友喝,那才是喝茶,才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