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茶书的「良心时代」

发表于:2024-09-20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9月20日,如果说,唐宋的茶书还算是"良心之作",到了明清,茶书则变成了"天下文章一大抄"的重灾区。从文献记载中看,茶起码从武王伐纣的年代就是贡品了。自此之后,扬雄、司马相如、谢安、左思等等名人都在说饮茶。但直到

如果说,唐宋的茶书还算是"良心之作",到了明清,茶书则变成了"天下文章一大抄"的重灾区。从文献记载中看,茶起码从武王伐纣的年代就是贡品了。自此之后,扬雄、司马相如、谢安、左思等等名人都在说饮茶。但直到唐朝,才出现了中国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陆羽的《茶经》。


陆羽《茶经》的出现,是茶转型成功的重要依据。茶书,也成为了茶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研究茶书的多寡优劣,可以有效判断出一个时代的茶文化风貌。


陆羽所著的《茶经》,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陆羽不仅是茶圣,也可说是茶书写作的祖师爷。陆羽本是弃婴,后来当过和尚搭过戏班。最终,他以隐士身份自居。在他的带动下,当时茶文化也主要在文人隐士僧侣的圈子里流行。


唐朝茶书刚刚兴起,就是把散佚的算上,总共也不超过10种。宋代茶人,在茶书创作上,数量上大有提升。根据各种记载,两宋共有茶书近30种。胜于唐,但又远逊于明。与清代茶书数量相比,则是大体持平。但由于时代久远,宋代茶书至今散佚过半。我们还能看到的,也只有寥寥10余种。


分析宋代茶书作者,我们发现了不同于唐代的情况。《茶录》的作者蔡襄,做过福州、泉州、杭州等地知州,后来又任福建路转运使、端明殿学士、三司使等官职。《述煮茶泉品》的作者叶清臣,累官两浙转运副使、翰林学士、权三司使等职。《北苑茶录》的作者丁谓,官位就更高了。他累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受封晋国公。若是成立一个"大宋朝茶书作者协会"的话,估计会员一水儿都得是省部级官员了。


除去高官,皇帝也跟着凑热闹。宋徽宗赵佶,就自己撰写了一部《大观茶论》。后来清代的乾隆皇帝虽然爱茶如命,但也没有达到著书立说的水平与心态。也有观点认为,《大观茶论》很可能是代笔之作。即使是有人替徽宗捉刀,也还是能从侧面证明上流社会对茶文化的认可。试想一下,若是有人替皇帝写个《大观白菜论》或是《大观咸菜论》的话,估计早就有杀头之罪了。茶书作者贵族化的现象,也表明了茶文化为宋代上流社会价值观所认可。


茶书作者社会阶级的变化,势必导致宋代茶书关注点的偏移。陆羽《茶经》中,有讲述全国产茶情况的章节"八之出"。但宋代茶书,却独独对于福建北苑建茶青睐有加。宋代总共近30种茶书中,关于北苑茶的就有16部。像丁谓《北苑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熊藩《宣和北苑贡茶录》、赵汝砺《北苑别录》等等,书名里就带着"北苑"或是"建茶"的字样。


宋代茶书透露出了当时对茶品的好恶。宋代经济重心,发生了很大转移。茶作为个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原来出产名茶的四川茶区不再重要,新名茶和著名茶区都集中在了东南一带。在宋代初年,浙江的顾渚、阳羡茶与闽茶皆为名茶。但是由于宋太宗赵匡义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规模龙凤,将建安北苑(即今建瓯市东峰镇)变成了官焙御茶园,也就有了"从此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的诗句。至于唐以来供奉中央的顾渚、阳羡茶就停贡了。


这样珍贵的北苑茶,各位朝中大咖为它著书立说,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从茶书的内容来看,宋人不仅爱北苑茶,更是深谙其道。诸多茶书中,都极其详尽的叙述了北苑建安茶叶的生产与制作环节。其描写的细致程度,若不是身临其境甚至亲自动手绝对写不出来。一个朝代中多一半的茶学著作,写的竟然都是一种茶。这种现象,在中国茶文化史上也是绝无仅有。


在诸多写北苑茶的书中,对于假茶的制作手段以及防伪的方法论述颇丰。像黄儒的《品茶要录》,不如干脆改叫《北苑茶防伪知识手册》。全书正文十篇,前九篇都在谈茶叶采摘、制作过程中各种操作不当对茶品质的影响。至于第十章,则完全在讲名茶辨伪问题。就连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中,也将"辨别"单独辟为一章讨论。


关于茶品优劣的辨别问题,在唐代茶书中涉及较少。宋代茶叶发展势头更为迅猛,贡茶、名茶种类繁多。茶叶市场上,以次充好的现象也就应运而生。尤其是价格高昂的品种,若是买到了假茶或是坏茶真是让人心碎。若是上贡的茶品质量出了问题,那就不是损失点银子就能解决的了。轻则丢官罢职,重则脑袋搬家。除此之外,茶法也是宋代比较关注的选题之一。所谓茶法,也就是有关茶的法律法令。


宋代关于茶法的茶书共有三部:沈括《本朝茶法》、沈立《茶法易览》和佚名《茶法总例》。茶法的增多,表明了宋代茶的经济价值不断提高。不管是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商品贸易,或是政府垄断专卖,小小的茶叶可以给政府带来极其可观的经济价值。


宋代茶书虽然不多,但却基本能够保证原创性。后来明代茶书虽多,但多是互相抄袭的作品。滥竽充数的比比皆是,有真知灼见的经典却是凤毛麟角。从质量来看,宋代茶书并不输给唐代或者明代。像蔡襄《茶录》、宋徽宗《大观茶论》等书,颇有一些自己的见解。


从体例上来讲,宋代茶书并没有被陆羽《茶经》所限制,循规蹈矩,而是风格自成一派。与明代集辑类茶书不同,宋代茶书不以收集前人资料为主要目的。相反,他们更多的愿意在书中写出大宋朝的时代特征,内容详实,而且真实可信。以至于我们仍可通过茶书中详尽的描述,来脑补当时的茶风茶俗。对于中国茶文化的薪火相传,宋代茶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正是因为对于前代茶文化资料重视不够,导致了部分唐代茶文献的散佚。


两宋共有茶书大致30部,但数量分布极不均匀。北宋茶书远多于南宋。这种分布的不均衡,其实已经透露了宋代茶文化最终没落的结局。北宋初年北苑官焙贡茶的确立,使得中国茶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完全不同于前代的北苑茶,为宋代茶书及茶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新的茶学著作纷纷问世,各位知名的茶人也纷纷登场。整个北宋时期,茶文化处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中。


但到了南宋,发展势头却变得不容乐观。一方面,之前100多年的茶书榨干了"北苑茶"的题材。但是,新的茶文化发展方向却并不明确。宋代茶文化,向着极度精细奢华的范畴无限发展。南宋茶书题材的枯竭,其实暗喻着当时茶文化发展方向的迷失。直到后来蒙元彻底征服了南宋,才给中国总体文明注入了新鲜血液。中国茶文化,在元明之后才出现了新的面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