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大理,云南茶叶文化重镇

发表于:2024-11-10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10日,1253年,大理国灭亡后,大理这一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开始向昆明转移,但由于南方丝绸之路和滇藏茶马古道的存在,再加上大理是扼守滇西、滇西北的重要的战略要地,所以大理任然是云南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

1253年,大理国灭亡后,大理这一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开始向昆明转移,但由于南方丝绸之路和滇藏茶马古道的存在,再加上大理是扼守滇西、滇西北的重要的战略要地,所以大理任然是云南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在云南,有两个地方被称为"文献名邦",一个是建水,另一个就是大理。也因此,大理对云南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云南,茶叶的主产区显然不是大理,但这并不说明大理不产茶,而且大理种茶的历史并不短。早在明代大理茶就是当时云南的三个历史名茶之一(另两个历史名茶是普洱茶和凤庆产的太华茶)。据记载早在南昭、大理时期,感通寺的僧侣已开始栽茶、制茶,茶已成为寺僧之业。经宋、元、明,感通寺的名声更大。明代有众多的文人在自己的著作有大理感通茶的记载。


然而除了感通寺茶,还有另外一个大理茶种甚至已经被人遗忘了,那就是大理茶。大理茶,1925年由英国植物学家梅尔基奥尔根据苍山采摘的野生茶树标本命名。大理茶(学名:Camellia taliensis)是山茶科山茶属的植物。分布在缅甸北部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300米至2,700米的地区,在瑞丽、潞西、龙陵、梁河、昌宁、镇康、永德、凤庆、景东、大理、漾濞、元江等地都有种植。大理茶可为制作普洱茶及点红茶的原料茶。


事实上,大理茶悠久的利用和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的文字记载。在云南茶叶历史上,大理也曾有过大面积的大理茶园。由于清朝统治者的垂爱,大理茶逐渐被奉为贡茶的大叶茶替代。进入本世纪,随着市场逐渐推高大叶种茶,导致了云南大面积的野生大理茶砍伐,对大理茶自然资源几乎造成毁灭性破坏。


从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读出,历史上的大理不仅是云南的茶文化中心,还是茶种的起源地之一,也是云南较早栽培和利用茶叶的地方之一。清代中后期至民国年间,大理下关成为了西南最大的茶叶交易集散地,以及茶叶的生产加工地。从云南茶叶主产区普洱、西双版纳、临沧、保山等地运来的茶叶,被源源不断地运往下关进行加工,然后通过南方丝绸之路被运往川渝一带,或者是通过滇藏茶马古道被运往藏区。


雍正到道光年间(1723~1850年),随着滇川、滇 藏贸易加强,下关陆续开设多家堆店(早期的物流公司)和商号。光绪元年(1875年)喜洲的"永兴祥"创建,到1902经增资扩股后改名为"永昌祥",总号迁至下关并创制沱茶,下关沱茶由此诞生,最终形成了如今普洱茶在形态上砖、饼、沱三足鼎立的态势。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永昌祥商号在下关开设了第一家以茶叶精制加工为主的茶叶精制厂。下关沱茶的创制,不仅进一步奠定了大理成为重要茶叶集散地的地位,而且也重塑了大理在云南茶文化中所占的地位。一时间在下关这块狭窄的地方,涌现出来诸如永昌祥、洪兴祥、复义和等数十家商号和茶叶精制厂。1941年3月,下关茶厂的前身康藏茶厂正式在下关成立……


大理,以其无可替代的特殊地理位置,自唐宋以来一直是整合云南茶文化的重要基地。云南普洱茶文化的最初形成与后来的整合发展,无论在器物形态上还是在精神文化形态上,大理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

因此,大理在云南茶文化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