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普洱茶农的贡献
传统茶农自己种植或者管理自家茶园茶树茶地,加入或者没有加入茶叶合作社,自己拥有茶叶所有权,多以卖毛料为主。有些会制茶,有些目前还在学习。这部分茶农目前是中高端普洱茶原料的第一经手人,其实目前云南的中高端普洱茶茶树已经不需要怎么管理,只要不是频繁采摘就行了,关键是这部分毛茶的制作。因为这部分的茶叶采摘和毛茶制作地几乎都不会在一处,比如易武地区的薄荷塘、曼松等地;只有少部分茶园采摘和制作是在一个地方,比如南糯山。于是制约着第一手的毛茶制作。
目前来说,高端普洱茶几乎是手工制作的,但是普洱茶制作技艺不管是云南哪个地方的,都在战乱年代遗失过,临沧地区的制作技艺相比版纳地区落后。随着进山的收料人在增多,用茶农的一句话说:"老板要这种口感,带烟味。我们为了卖茶,老板叫怎么做就怎么做。"同一个茶区出现多种口感的原料。于是形成了目前普洱茶的口感不统一,其实同一个山头的料同一个工艺制作的原料在相同的环境(天气、位置)下,差别不会很大的,并不会出现所 谓的"千人千味"。
相关部门现在也在组织茶农培训,教怎么制作毛茶,对于外面茶商进去少的茶山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茶商进去得多的茶山,可想而知效果并不会很好。毕竟给钱的是老板呗。老板去了,茶农高兴地热情招呼,家里N多个茶样,一个个泡给老板喝,老板喝中哪个谈价格。一般价格是谈不下来多少的,但老板收的毛茶是真是假做出茶品来放市场一下就验证得了。
目前最热的冰岛和老班章,市场上流通的真茶有两层就很可观了,源头都不知道真假,市场上为了利益的茶商会告诉你真假? 现代茶农比传统茶农就要好过些,毕竟茶地承包出去或者都是近些年的种植茶园。承包出茶地的不仅拿了承包费,而且还在自家茶园里"上班"领工资,更不用操心原料卖不卖得出去。另一部分茶农就是在各大茶企的茶叶基地上班的,有一整套的流程让这部分茶农去现代茶 园实践那些理论上的茶园管理,茶园茶毛茶制作,这部分人有的是当地人,有的是外地人。
他们的活计可能比原始茶农要多,毕竟要精细化管理。收入跟原始茶农还是有一部分差距的。 现代茶农的贡献目前来说是巨大的,他们制作出来的原料占市场上大概80%。原料制作工艺同样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量大并且雨季的茶要采摘加工,量大、时间紧、任务重,机器的使用、烘房的温度调节、工资待遇、 管理粗放等等多种问题造成市场原料的同质化(质低), 低价格的低端原料尽出于此,没办法,政府的政绩有在其中,量不到不行。
这类原料都是以吨为单位在市场流通的,被拿去制成"口粮茶"甚至"垃圾茶",也有部分冒充 中高端茶。这是现代茶农最无奈的,但为了生计亦或者为了其他,必须这样按照别人设定的流程流着汗水一步一 步完成工作。
不管是哪种茶农,普洱茶不管如何发展,卫生和安全地去种植普洱茶树和加工普洱茶原料,第一道关口把控好 就是为普洱茶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地球上的人都喝着香甜可口的普洱茶的时候,茶农的第一功劳是功不可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