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芳村三十年风云

发表于:2025-01-22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2日,芳村三十年:充满亿万富翁的中国茶叶华尔街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愚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芳村三十年:充满亿万富翁的中国茶叶华尔街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愚昧的年头;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英】查尔斯.狄更斯

这是的广州市荔湾区,一个普通夏日,许多人还没有醒来时,许多人已经开始一天的忙碌。

而这里属于广州老城区,又与佛山接壤,是当今中国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所在地,也是中国普洱茶浪潮最初兴起的地方。

有句老话说"中国茶城看广东、广东茶城看芳村",因为这里有着营业面积过20万平方米,涵盖南方茶叶市场、广东芳村茶业城、山村茶叶城、承鸿茶世界、锦桂茶叶市场、正好茶叶市场、江南茶博园、古桥茶街等大小几十个市场主体,经营商户近万户的庞大格局。

而这里的商品近销国内各地,远销欧美和东南亚等世界其他国家,每年总交易额达到数十亿,是当今中国最精彩热闹也最错综复杂的茶城生态体系,所以被称为中国茶叶"华尔街"。

在这条街上,既有过最初的奔放,一面诞生一个个有关财富的传说,一面留下"一夜宝马一夜乞丐"的警醒;也提出行业的困窘,在全社会此起彼伏的一片低潮声中,折射时移世易的思考--

我们身处在一个怎样的时代?什么样的路能走得更远?在选择奔去的每一条道路时,怎样最大可能地创造光明和赢面?

▎芳村源起:百年后的财富故事,得从百年前说起

芳村的来历,其实并不复杂;芳村的故事,却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140年前的清朝末年,英国摄影师兼旅行家约翰·汤姆森在环游中国时,留下了许多生动难得的影像资料,尤其是广州芳村,更吸引了他的兴趣。

这个外国人在《镜头前的旧中国--约翰·汤姆森游记》(中国摄影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中说:"在江右岸的花地河下游,建立了不少茶叶商行和制茶作坊,对于那些对茶商和制茶过程多少感兴趣的读者,我现在愿意向他们作些介绍……"

"我们先被带进一座大仓库,里面堆放着上千箱新茶,随时等候商人们来检验。茶叶的检验过程非常简单,外国品茶师来后,先分堆选取若干箱做上标记,搬出来称重,并仔细察看,作为整堆茶叶的样本。如果挑选出来的样本经检查合格满意的话,那么,全部货物就无需进一步检验而装上船……

约翰·汤姆森也详细描述了当时位于广州沙面的茶叶鉴定室与茶叶鉴定过程:"办公室隔壁是茶叶鉴定室,室内沿墙壁立着一排排整洁的架子,架子上摆满了不同尺寸的小圆锡盒,每一只上都贴有中、英文书写的标号和日期。"

"这些盒子里装的是各种新茶和陈茶的样品,用来做口感、味道及形状等的比较,从而确定哪种可以销售。房子中央是一张长桌,上面摆着精细的白瓷盖碗专供品茶之用。通常把样品茶放入碗里,用适度的热水冲开,并用计时沙漏计算茶叶泡开的时间;这些完成之后,就可开始品尝。这是鉴定上品的最有效方法……"

不过一百多年前的茶叶交易,更多说明了广州作为特别通商口岸在清末历史上的经济价值,而近三十年的芳村,才真正代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民生百态--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从最初的洞企石路茶叶交易一条街起步,芳村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发展成为中国最大体量的茶叶及茶相关产业的配套专业市场区。

▎再述当年情:时代流转成就的财富芳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广东,其实迎来了一个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全面开放、彻底接纳的黄金时代。在祖国多年的封闭和贫瘠过后,在改革开放的旌旗飘扬下,有大量来自各地的淘金客、追梦者涌进珠三角,在这里用自己的青春和野心书写着一个个普通人的传奇。

而与此同时,这里文化环境的繁荣,导致了茶这一与传统文化、与生活健康极有关系的产业迅速发展。

随着国人对茶促健康的进一步了解,对茶文化、茶生活、茶美学的更多要求和渴望,各路商家纷纷窥见商机,由此现代芳村的茶叶市场交易才不断被扩大。从原始需求到野蛮增长、从资源争夺到概念输出、从地皮抢掠到商圈运营……

芳村走过的道路,几乎印证了中国所有小商品流通市场的轨迹和节点,但是芳村的故事里,往往还会多一些温度、多一份人与人生之间的问答和探索。

你总会发现,这里的人除了热衷谈商业,也愿意与你分享情怀--这个在洪流滚滚的商业时代面前显得奢侈的词语。

如果用斗记茶业董事长陈海标的话概括,那就是:"做茶叶的人,往往一开始的出发点是喜欢,但是做得久了,生活与生意就会融为一体,做茶泡茶品茶卖茶就成了生活方式,人就会慢下来。而慢是一个昂贵的字眼,因为芳村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转型和突破,如果芳村的问题可以解决,那么中国茶叶经营流通体系的整个生态可以往上提升,外地的茶企茶商也能从好的改革样板中吸取经验和智慧。"

陈海标顿了一下,往窗外望去,仿佛那里,可以望见芳村的黄金岁月。而街市深处,隐隐飘来一阵粤语歌声,那是张国荣的名曲《当年情》。

▎财富拓荒者:白手起家的广宁帮、湖南人、潮汕人

在芳村,如果你要调查家世,你会发现这里的经营者往往有各种错综复杂的家族关系,而在此地占绝大多数的广东人中,又以来自肇庆山区的广宁人,占绝对优势,甚至拥有"广宁帮"之称。

"我们这个家族很大,从高到低什么茶品牌都有人做,不说县里,单说我们一家可能就有几百人在这边做茶生意。我们广宁县来得最早的那批经营户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入市了,就像我父亲叔伯这一辈,再加上我们这一拨的年轻人,两代人都在这边做茶的很多。"

"基本上你去问的话,五家里就能碰到一家,而且各个市场都是。因为这里广宁人是第一大帮,接下来就是湖南人,另外潮汕人也不少,反而云南人倒不怎么多。"

正值下午两点,整个芳村洋溢午后懒洋洋的气氛,在南方茶叶市场附近的一家下关沱茶经销商店内,年轻的下关沱茶经销商小袁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而他说的往事,同时也是他的成长史。

原来在国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年代,来自广东茶乡也是山区的广宁人为谋生纷纷走出家门做茶叶生意。因为个人的勤恳苦干再加上时代机遇,广宁人经营茶叶的商业眼光得到了尽情发挥。

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批广宁拓荒者看准了广州商业气氛浓厚的商机,率先落脚于广州芳村石围塘、石溪一带,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做起了茶叶生意,并带动了更多乡亲走向芳村,使在芳村加工制茶、销售茶叶的广宁人越聚越多。

在市场的初步氛围形成后,芳村开始吸引全国各地的茶商进驻,渐渐自发形成了芳村茶叶集市。可以说芳村茶叶市场的形成、发展和壮大,离不开广宁茶商的推动,他们是芳村茶叶市场的奠基者和拓荒人。

▎财富之路:洞企石路--曾经的芳村代名词

"我们广东人讲究吃又爱喝茶,喝完早茶喝下午茶,吃个夜宵也要喝茶。在广州满地都是酒楼茶楼,据说广东人一年能喝掉10万吨茶。"

小袁笑了笑,他告诉我们在80年代末期,所谓的芳村茶叶市场其实只有洞企石路一条街,路两边是农民盖的临时建筑,经营户大概只有两三百家。

"那种交易市场就很简陋啦,市面上卖的以红茶、绿茶、花茶、乌龙茶为主,价格不高也没拉开档次。是从90年代初开始,芳村才建成正规茶叶商铺,才有实力派的大茶商进驻。"

原来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经过升级的广州芳村茶市已成为国内茶商做茶叶生意的风水宝地,因而吸引了很多精英落脚,其中有些人甚至是放弃了体制内的铁饭碗和头衔下海创业的。

而这些具备精明头脑和眼光的商人,因其经营有方渐渐成为茶叶圈的大佬,并完成了自己从茶农到茶商再到企业家的转变,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财富初始:也曾小心翼翼的岁月

"芳村最舒服的日子,是那种人人都认定这里藏金储银的时期。"我们辗转几个街巷,找到一位人们口中的"大老板",不愿透露姓名的W先生,他描述了进入爆发时期的芳村和那些暴发了的人们。

"你看南方茶叶市场的前身叫南方茶叶总汇,一开始规模不太大,但后来经申请成为全国农业部试点,那是出尽了风头。而那时周边的这些市场还没建起来,南方茶叶市场还是国内外最认可的平台,所以铺面'一位难求'、商家'争先恐后'、租金'水涨船高',也因此你能想到与茶相关的任何商品,都会在这里找到。"

▎财富现实:芳村茶商的座驾从捷达到保时捷

由于是白手起家,也由于中国特殊的时代影响,二十年前刚富起来的芳村茶商都很低调,W先生说刚开始有人开个捷达,就算好车了,偶有人开桑塔纳算是胆大的:

"后来时间过去了一点,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换上了帕萨特之类的中档商务车。再后来2000年以后,就有人开保时捷、宝马这样的车了,到现在很多人已经拥有了顶级豪车。"

W先生介绍,茶商最初的财富积累手段都比较常规,无非是哪个缺卖哪个、哪个好卖卖哪个,而这种状况到芳村成为中国普洱茶市场的"晴雨表"后,就大不一样了。

▎财富传说:一饼茶,涨幅竟能近百倍

"就是说嘛,大家发现赚钱可以这么容易的--原来勐海茶厂、下关茶厂、中茶公司几家国营大厂的普洱茶,一片都是几块钱的,然后突然有一天,大家都在说普洱茶如何保健如何有收藏价值,使得供求关系转变,价格大幅扭转。"

"像著名的7572(普洱茶唛号,勐海茶厂生产的大宗熟饼茶,从70年代中期生产至今)在2004年从10元/饼涨到60元/饼,涨幅超过6倍;

"再比如2000年时的7542(勐海茶厂出品的生茶,从70年代中期生产至今)是2000元/件,最高时涨到20万元/件(84饼/件,357克/饼),涨幅近百倍。在这种财富效应带动下,普洱茶市场开始普涨,尤其像下关、中茶这样的大厂产品价格一路上扬,这一下很多下手早、囤茶多的茶商大户都发了,是暴发!"

▎财富热潮:轰动了全国市场的茶叶新大陆

芳村的普洱茶热催生了全国的普洱茶热,人们的热情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在这股巨大浪潮的推动下,一些芳村茶商跻身千万乃至亿万富豪之列,有人甚至开玩笑说"整个芳村的空气里都飘着钱的味道。"当我们好奇追问W有多少身家时,他笑着摇摇头说"不便透露"。

"要赚钱,到芳村;要赚钱,炒普洱。"在这样简单粗暴的口号刺激下,芳村的大小茶商们感觉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于是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芳村三十年②:有人腰缠万贯,有人妻离子散(最惨淡真实的芳村茶商故事)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带他去芳村,因为那里能让他三更穷五更富;如果你恨一个人,也带他去芳村,因为那里能让他倾家荡产、债务缠身……

这个传说中遍地黄金的地方,到底上演了多少茶商的财富故事,又展示了多少深陷迷局的警世恒言?今天的《芳村三十年②》将为你从四个人的真实芳村故事来层层剖析。

芳村故事第一人:老杨--儿女出国留学,坐拥18个商铺

芳村,之所以被称为"芳"村,是因为一直以来,鲜花就是芳村地区的一个传统产业,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南汉。

广州素有"花城"之名,而与广州老城区一江之隔的芳村,被誉为"岭南第一花乡",坐落在芳村五眼桥村的岭南花卉批发市场早就是全国最重要的花卉集散地之一。

但是你可能并不了解,在芳村茶市形成之初,有相当一部分经营户原本在附近的马路市场上做着花鸟鱼虫之类的小生意,其中有些人因为商业触觉的相对敏锐,掌握先机而成为了茶市的第一批淘金者。

来自河南,至今已在广州生活了24年的杨运宽(以下简称老杨)就是其中的一位。

"我是1991年来到广州的,那年我刚16岁,广州在我眼里真是一个神奇的大城市,因为什么都有人买,也什么都有人卖。打个比方吧,你就是去倒卖香港"四大天王"的演唱会门票都能发一笔。"

"我在这里认识了我的妻子张梅,她是宜兴人,来广州跟着家人一起卖宜兴紫砂壶为生。"说这话时,老杨正在他的"运宽陶艺行"里擦着店里的紫砂壶,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回忆当年的情景。

"我们早的时候,在荔湾区青萍路的马路市场做过花木生意,到1999年时老城改造,广州的马路市场一律撤销,我们就搬到了芳村市场做紫砂壶的生意。喏,就是那边的芳村茶业城,它的前身是一个简易市场,我们就在那里摆摊。茶业城在去年因为租金涨得离谱,有好多人闹罢市,影响特别大。"

老杨说着,指了指不远处一座漂亮的建筑,而但凡经过芳村主干道的司机,一抬头就能看到楼身上的五个大字--芳村茶业城。

留不下的城市和回不去的乡土

老杨夫妻的生活过得非常简单,二十多年来,他们像全中国绝大多数做小生意的经营户一样,除了春节休市,基本就没有过休息。

"习惯了,店不大犯不着请人,我们忙得过来就自己做了。"老杨的妻子这时递过来一盒饼干,是澳大利亚特产,她笑着说,"女儿们都在澳洲上学,这是寄来孝顺我们的,你们尝尝看。"

夫妻俩的目光都落在了张梅的手机屏保画面上,那是一个长得像明星杨幂的甜美女孩。老杨用手指慢慢摩挲着手机说:"这是我家老大,1994年生的,现在澳大利亚学精算。1996年生的老二也在那边,学医护专业。我们文化虽然不高,但孩子们让人安慰。"

坚称自己只是做了一份小生意的老杨,现在的店铺位于芳村的"博雅水岸新市场"内,这里左邻右舍经营的大都是各种类型的茶器具。老杨的店在其中相对显眼,有240平方米,一年租金在30多万元。

"茶叶么,不像我们卖壶卖器的,早年有8~10平方的也能做生意,只要有人脉就能做起来。像我们最早来的时候,也才24平方的店面积,不过租金就便宜了,只要一千多块。"老杨一边说,一边又习惯性地擦起了紫砂壶。

带我们来看老杨的朋友这时悄悄拉了拉我的衣袖,告诉我们其实在芳村低调的老杨夫妻身家并不单薄--他们在芳村市场里买了个一百多平方米的店面,在老家还买了17个商铺。

"半辈子省吃俭用不休息赚的钱,都买了房子。"这是朋友的总结,却也是老杨这类型生意人的必然选择--对来自乡土、且并无专业知识和技术特长的新中国第一代城市移民来说,唯有最传统的置业方式才能带来最真实的安全感。

"二十多年过去了,广州还是广州,家乡却也变了,但我们老了还是要叶落归根。而孩子们有她们的世界,我们有我们的生活。"老杨一边看当天的电视新闻,一边感慨说。

在他身后,一架老式台扇正嗡嗡地响。

▎芳村故事第2人:柯茂松--经历了沸沸扬扬的罢市风波

我们从老杨的店出发,来到了他口中闹罢市的芳村茶业城,一进门就感觉到这里的气派瞬间高八度。宽阔敞亮的一楼中庭、全透明高挑的阳光天棚、气派的四层回廊、精装的各种品牌形象店鳞次栉比进入眼帘,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震撼。

"芳村罢市去年闹得沸沸扬扬,导火索就是芳村茶业城经营户接到的巨额续签费通知。"我们在芳村茶业城的三楼,找到已在这里开了五年茶具店的八和茶器创办人,也是独立设计师的柯茂松。

他一提这件事就特别无奈:"我接受过几轮媒体采访了,真的是因为生意难做,开发商单方面大幅度地提高租金成本,让经营户受不了。"

严格说来,柯茂松已经是芳村第二轮进场的经营户。他在2005年结束了青岛的礼品公司生意来到广州,刚开始在南方茶叶市场接了个小店,2009年底迁入经过改建升级的芳村茶业城,经营自己的手造茶器。

他在三楼有个127平方米的店面,实际上除去公摊的使用面积是90平方米。五年多的时间,租金从每月6000块涨到了15000块。而这其中,并不包括具有芳村特色的续签费。

"去年开发商突然通知大家,要一次性收取38万元的续签费用。这一下茶城一楼的商户全部不干了,大家集体罢工两天,还引来国内各路媒体轮番进行曝光。最后开发商不得不让步,续签费打8折,然后由一次性支付改为分摊到每个商户的租金合同期内每月支付。而这边的合同期一般在三到五年。"
柯茂松坦言,其实引发商户罢市的并不仅仅是费用上升,而是近两年来,由于周边城市不断有新的茶叶市场涌现,整个芳村的人气在大幅度下降,交易额下跌,客户锐减,许多人正怀着飘摇不定的心态不知何去何从,而开发商的涨租只是点燃了大家对未来的集体恐慌。

陷在茶城中的手艺人和他的苦恼

"我来的时候三楼一半是空的,散客基本不上来,整个芳村茶业城没人做清一色的景德镇手造瓷器。因为广州传统上是个非常平民化的城市,大多数人不习惯要为更好的原料、独特的设计、用心的工艺以及高超的审美去买单,大家平时用的是餐具批发市场那种几块钱一个的流水线产品,而我们就算一般品茗杯的售价也要一两百块。

当时整个一楼二楼的经营户,卖的茶具就是附近潮州、德化那种成本低廉的杯子盖碗,因为流水线生产,和我们的成本不可同日而语。卖茶叶的也是这样,只要市场某类茶好卖了,保证不几天大街小巷打着一样的招牌,同质化竞争严重。"

柯茂松说自己最落寞的时候,是刚进来那两年--每天市场八点开门,而他七点半就到了,在店里什么活都干,生意却冷冷清清。而他张望一楼二楼的商户们,无论卖茶叶茶具都做得红红火火,他就看着别人热闹。

"那时特别是二楼的茶商们,一天进帐十几万的都有,而我做一个月都没有十几万。后来有些不理解的人甚至是竞争对手还跑到楼上来看我,看这个店怎么活下去。"

柯茂松满怀感慨,但也有些释然,因为几年下来,三楼的茶器经营户已由原先近十家到最后就留下了八和一家,二楼的也在陆续撤离。另外他发现从去年以来,自己的个人顾客群体正在大幅度上升,而以往针对茶庄茶馆以及一些茶具分销商的传统渠道并无太大改变。

"市场已经由大众化时代进入了精众时代。这样下去,我会考虑加重手造瓷器的艺术成分,强化这个品牌的设计师属性和美学调性,真正向一个小众化、个性化、有鉴赏和消费能力的群体做深耕。我在想如果时机成熟也许会离开芳村,把日常运营交给团队,自己专注做原创开发。"

偌大的芳村茶业城内,我们绕了一圈又一圈,在二楼拐角一个写着"买一件典藏茶,获10万贷款"的展架前停下脚步,打量四周一片空荡荡的干净。

这时一个抱着孩子的女人从邻近店里探出头看一眼又退了回去。而市场回廊面对中庭的墙面上,几幅简单粗暴的标语昭示了这个茶城的生存状态。

▎芳村故事第3人:潘新--从老茶客变成了茶叶品牌商

为了更深层次地寻访芳村的命运和轨迹,经过辗转联系,我们见到了老茶客潘新--在广州一个高等品质的住宅小区内,他的经销商张建青开了一间品茶工作室,里面摆了琳琅满目的普洱茶。

而身为老广州人的张建青,原是广州移动的职工,近年来才正式涉茶,而她从一开始就远离芳村。因为在张建青眼里,做茶叶是在为自己的社交圈服务,为那些本来离茶颇远的朋友们,提供一个有话题可聚的空间。

"这是我2005年成立的品牌'困鹿山',欢迎品鉴。"笑容可掬的潘新,普通话里带着广东白话的痕迹,已近六旬的他说起芳村往事,和整个广州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上世纪70年代国内包括广州基本上没有什么零售的茶店,你要买茶就要凭票,我们那时能买到一两块钱的红茶就很开心。"

"后来到80年代初政策松动了,就有一些人(最早是广宁人)拖家带口甚至带着整个村的人来广州做茶叶生意。那时候都很简陋的,卖茶的就在马路边上搭个棚,后来盖成房子,谈不上规章更说不上规划。你看现在芳村还有那种路边的老房子,但是拆了好多了,听说拆建后原地还要盖新的茶城。"

潘新所说的80年代,是芳村市场的野蛮生长期--绿茶、红茶、普洱茶什么茶都有市场,价格便宜,交易欣欣向荣。

"以前广州这边喝的主要是绿茶、红茶,还有潮州的单丛,再后来大家喝铁观音,那时很少有人特别注重普洱的。我们真正意义上有管理有规模的第一家市场是南方茶叶市场,到现在已经二十年了。"

"那边早期也以经营绿茶为主,可以说全国的绿茶都在销,价格很低。而那时候勐海茶厂的普洱茶才几块钱一斤,一直到2004年以前基本上都没人炒普洱茶的。"

潘新喝一口茶。他是一个老派的茶叶发烧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去过云南,从90年代开始热衷于茶,身边聚了一大帮茶客。在喝茶玩茶到了一定段位后,他想尝试自己做茶,于是就在2005年到云南普洱市注册了品牌"困鹿山",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这下可以想压什么就压什么,想做什么原料就做什么原料"。

说到2006年的普洱茶市场,潘新记忆犹新:"2003、2004年的时候,普洱茶市场都一般般,你拿勐海茶厂的茶来卖也是10块8块一片,真正炒起来是2006年的下半年,价格一路走高。"

"到了2007年4月份就是猛涨,那时出现芳村店里人人手里都有普洱茶这样一个场景。你都不用推,因为没货,有货基本也给别人搬走了,有多少茶卖多少茶,炒得太疯狂,一天一个价。那时有人把普洱茶的价值吹到了天上。"

2007年的中国普洱茶市场,可以分为前半场和后半场,分水岭就是4月末的某一天,忽然所有人都发现,普洱茶不好卖了,自己堆了满仓、满房的各种名头、各样包装、各种来路的普洱茶,一下子没人要了。
▎芳村故事第4人:何生--爆仓了一千万,最终妻离子散

"一开始是风一样地涨,不管什么茶、不管哪家的茶,只要说是普洱茶就随便涨;后来则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跌,跌到整个市场都没人敢接货。"

坐在"运宽陶艺行"里的老杨回想当时情景不住叹息,"我有很多老乡本来不是做茶的,都忍不住诱惑被卷进来了。就说整个市场做紫砂壶的同行,有90%加入了普洱茶的炒作,我特别庆幸自己当时忍住了手痒,没去赌这一把。"

"那个情况到现在我都忘不掉。嗳,那边的靓仔,来两客肠粉加猪杂粥。"我们在芳村茶滘一带城中村的某家茶餐厅里,采访了不愿透露姓名、如今已离开茶叶这一行的何生(化名)。他招呼我们喝粥,热乎乎的气息里食材虽然不算太讲究,却秉持了广州这座城的一贯美味。

"你问我2006年开始的普洱茶热炒到什么程度?我跟你讲,当时那种模式呢,是一开始炒作的人,他有一批货,可能是一万件,但因为他是垄断的,是同一个批号或是同一个牌子的,他就整个收下来。然后他可能会拿出来300、500、1000件的量,就投一批到市场。"

"刚开始出货时可能是1000块一件,然后过个两三天,就会有人来街上问有没有这个品种,你有,那我就给你1050元,你有几件,那他就拿走,你就有钱赚。"

"之后你觉得有钱赚又叫别人帮你运过来,然后又有人找你买,变成1100元/件,你又赚了就再拿几件,这样反反复复地有人买,你就不断进货不断加价,这样市场出货量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高,许多人都对炒普洱茶有了兴趣,而且认定这是个稳赚不赔的生意。

贪婪背后就是黄金下的陷阱

在芳村街上,当时不止茶庄茶店,连所有的餐厅门口都堆满了普洱茶,街上送货的车夫也买货卖货。而且一开始只是炒作一两个名牌的普洱茶,到后来全民都来炒,只要是普洱茶就涨价了,就连假的甚至是坏的根本不能喝的茶,它也在涨价。

那个情形,就像90年代深圳证券交易所行情最火爆时,全社会都来炒股票的感觉。其实说到底,这样持续的炒货是因为一直有人在背后操作,炒了半年,可能把一件货从1000元炒到5000元,等到5000元的时候,他就把剩下的全部放掉。

"其实原理讲起来不复杂,就是有人一边哄抬这个价格,一边他这个货物是囤积不卖的,普洱茶在市场的流通就是那点量。于是在发财效应的催眠下,市场里每个人都想买,但就是买不到货,你明明知道这个东西有钱赚,这一箱茶叶我一天就能赚1000块,可是他最多就给你几件,你想拿50箱,对不起没有。"

"可是到最后那一刻的时候,涨到5000块他的心理价位到了,那你要50箱他就有了,他一次性就全部把库存放掉了,清了。这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

何生在讲述这一切时,显得很平静,让人想不到他有过爆仓一千万的经历。而他说那场风波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为了还债他估清店铺,为了不影响妻儿的正常生活和妻子离了婚,告别了自己不到六岁的儿子。而他出国打拼,一切重头来过。

"很正常的,你想这样疯狂地炒,很多人的资金都崩掉了。跑路的人也有,但更多人是被茶叶死死套在了高位动弹不得。痛苦啊,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人手里拿着当年的茶,一生财富就这样化为了泡影。所以人啊真的不要太贪心,有多少钱是你该赚的?赚多少钱才够?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刚刚四十岁的何生,一半白了头。他点一根烟,手机铃响几次,都被他按了下去。

芳村三十年③:城中村还是斗兽场?这里的血腥程度比股市还令人胆寒

是城中村,也是斗兽场,芳村这个名字仅仅是这里的一个地理命名而已,这里如同斗兽场一般的生死拼搏,才是活在这里的人每天必经的历程。

他们想拯救自己,或者想转身抽离,但这一切却都由不得他们做主……

今天的《芳村三十年③》将为你继续解读血腥而真实的芳村故事。

▎渐行渐远的市场和特殊的"城中村"

芳村茶市已经行进了近三十年,在疾驰的时代背后,它已成为南中国具有象征意义的一个里程碑。而我们步行在芳村的街头时,却有一种时光错落的感觉。

斑驳的街道、老旧的石墙、随意堆放的茶叶包装、老市场中奔跑嬉闹的儿童……不远处天空相互交织的电线下,竖立着"老街八号"的红色牌子,那里,即将开始新一轮的市场改建。

可是近旁紧闭的一些门面上已经落了蜘蛛网,墙上层层摞着"旺铺招租"的告示。

其实赫赫有名的芳村,也是广州多年来老大难的"城中村"地带,尤其是以花卉之乡出名的五眼桥村。

它的地理位置优越,北面与大坦沙隔江相望,西面紧邻佛山南海;南北向有珠江大桥穿过,东西向则有广佛公路和芳村大道。另外还有地铁五号线的滘口站和滘口客运站,都靠着南方茶叶市场。

由于交通非常方便,所以自芳村茶市形成以来,这里的城中村就容纳了许多异乡客的身影,因为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和便利的生意环境,他们拖家带口地住在这些楼距非常密的三四层农民房里。

几年、十几年,期待着有朝一日彻底改善生活,成为真正的广州人。这个愿望,许多先来者已经实现了,但有为数更多的人还在为此而努力。

▎一个马仔的挣扎与守望

谈到未来,张亮(化名)的脸上闪过一丝茫然,他的店在人称芳村"最便宜"也最拥挤逼仄的老市场尽头,店里没有任何装修,不平的水泥地上堆着一袋袋茶叶。而清瘦的他看起来很疲惫。

"我这里实用面积三十几平方米,租金一个月五千多。顶租费还可以吧,大概十多万块,路口的就贵要二十多万,马路边的店那就六七八十万都有可能的。这间档口位置有点偏里。但是来这条街的人以前挺多的,想拿大货的人都是走这条街,因为这条老街的店租最便宜,所以拿货的价格也比外面的茶都优惠一点。"

"可是现在开的茶城太多了,这一块区域都有七八个,客户分流得厉害。所以有些后来的人背个一两百万进来做个几年就走了,他们就是来试一下,做不动就撤,我们不一样。"

二十八岁的张亮,哄着怀里正哭闹的小女儿。他来自潮汕农村,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大女儿留在老家让父母带着,自己和妻子带着小女儿住在芳村的城中村。他在芳村打工多年,从一个小小马仔到终于能独立开店做个小老板,坦言说自己已经尽力:

"这条街我来的时候很多人在炒大益,就是2006年嘛,普洱茶火得一塌糊涂,后来价格就爆掉了。我初中毕业出来打工,十九岁就到芳村跟老板背茶叶,我当年的老板还在这里做茶,不过他在正街上做大品牌,没个几百万根本支撑不了。"

"你看像我们这种随便弄一下的都要上百万,因为茶叶批发的利润现在压得太低了,你不走量就赚不到钱,你要走量必须压货。我们全靠老客户、全靠量走得起来才能活,稍微慢一点就不行,没优势啊,这样子一年压货的资金就要占成本一半以上。"

为了加速货物流通,张亮两年前在淘宝上开了个C店,但是有一搭没一搭地打理,到现在也只有一颗钻。他说做淘宝就是完完全全地拼价格、拼流量,自己优势并不足:

"店铺要刷流量的话要用很多成本,要上去搞个活动上个直通车什么的也都很花钱。而且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物美价廉的东西呢,肯定是一分钱一分货,好多淘宝上打着产地直销的茶质量只有卖的人自己才知道。"

张亮更大的心事在孩子身上--大的眼看要上小学了,小的也快上幼儿园,在广州他们没有门路也没有户籍,公立学校极难进,可是上个教育质量没有保证的打工子弟学校他又实在不情愿。而且父母喜欢乡下的生活,来广州只呆了一个月就因为没人聊天又走了。

"没办法啊,要么我们回乡,要么让孩子当留守儿童,怎么选择呢?生活很现实的。"张亮又给我介绍他的茶,"你要不要这种?可以打成小包装,也是前几年留下的老普洱,不过不是古树的,但是价格合适,才七十多块一斤,开个小店小茶馆卖卖可以的。"

我们喝了一口,有强烈的锁喉感,令人不适。只能放下杯子,面对张亮期盼的眼神,心头掠过一丝辛酸。

▎一个老牌茶馆经理人的转型路

"回来了啊?"

"回来了。"

又是一天的开始。上午11点过后,偌大的芳村古桥茶街还没有几个人影,许多店还没有开。湘妹子皮蓉走进自家的沐蓉茶社和店员打了声招呼。她刚刚才从新会回到广州,就定下了接受茶语网的采访。

皮蓉是2010年才进入芳村的,之前她的身份是广州颇负盛名的老牌茶馆--流花茶艺馆的总经理,而且她在茶馆已经工作了12年。

在她的努力之下,流花相继推出了广州第一家茶宴、第一家素食馆和第一家茶艺馆,茶馆以品位高雅而名动广州。而皮蓉说,那时候她经常要从上午十点熬到凌晨一两点,这样的生活实在不想过了,就出来做点自己的事情。

"我现在这个店面总共一百平方米,包括一楼店面和楼上的品茶空间,我们这里不是按年租的,都是月租,每个月加水电费用要一万五六左右,再加上人员成本要三万多。"

"我是2010年正式进的芳村,最早在南方市场,我在南方市场的店也是一百平方米,格局基本上都一样,但价格要低不少。"

"整个古桥茶街基本上都是厂家,尤其普洱茶厂家扎堆在这里,但是原来这里的第一批商户都是我们原来说的'跑街仔'(在芳村没有固定铺面,依靠从不同茶店、不同人群打听的信息而加入炒茶队伍的投机者,以年轻人为主),就是大益、下关这些大品牌炒得很热的时候,他们串货、囤货、跑单这样子的经营,淘了一桶金。"

"后来第二期开了以后,就基本上是大的厂家、大的经销商以厂家的名义在这边开了。古桥第一期是在2009年开的,我这个店面属于第二期,是开的。我搬进来的最大原因是原来的店合约期满,后来价格涨了就拿不回来了,我又看到这个地方很干净,才拿的。可以说从古桥茶街开了之后外面的商铺价格就全上去了,而且一下涨很高。"

"高了之后,商户们进场就是对档口的一轮哄抢,再之后芳村市场就落了。特别是从过完春节以后,整个芳村的市场行情很糟糕,很多人坚持不下去,关门的关门,转店的转店,因为这里本来就没有散客。"

皮蓉说,她从就发现了市场的这种苗头,所以从那时起,就一直琢磨自己的出路。原本身为益阳人,她理所当然地代理着老家的黑茶品牌白沙溪,一度做得还不错,但是苦衷也不少。

"中国茶叶品牌很多没有处理好传统门店渠道和电商渠道之间的关系,我在做白沙溪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一个全国最好卖的单品,我作为经销商以两百多一片的价格囤积下来,一件货就是几千块,而销售时一件赚不到一百块、一片赚不到五块钱,再加上仓储和运费,完全无利可图,叫我如何去生存呢?我只能做自己的产品和渠道。"

▎她在实体与电商的夹缝中试建新品牌

正因此,时,皮蓉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做了几百斤柑普茶,结果一个星期就卖完,她又扩大生产做了几千斤,也是不多久便卖完了。

在市场效果乐观的鼓舞下,她在正式注册了品牌,开足马力生产柑普茶,但是又有新的困惑:

"现在我厂里一年产二十多吨柑普茶,已经满负荷不能再加量;另外产品在很大程度上也要靠天吃饭,比如我们今年7月16号开工,但到现在第一批货都还没出来,因为7月下旬的广东天气很糟糕,天天下雨,而我们的陈皮要生晒,就没办法上市。"

不过比起这些,更让皮蓉头疼的还是市场的乱象,"现在芳村到处都是这种刚热起来的产品,卖的人多,产品市场售价就很乱,做的水平更是各不相同--如果是真正的新会柑做的柑普茶,正常市场零售价多在每斤八九百到一千五左右。"

"如果原料是来自新会边缘的柑,它的柑皮价格会相差一半,但是香气味道会不一样;那么再下来就是广西柑、湖南柑、潮州小柑,那种就不是新会陈皮了,但也有人打着新会的旗帜在卖。再下来的话就是桔子皮,相配的茶叶原料也差了,售价极低。所以现在这个市场,鱼龙混杂,普通消费者不爱来,也是有原因的。"

鉴于以往的经验,皮蓉对电商的态度非常谨慎,她坦言以自己的规模和品牌能力还根本无法控制电商的影响,所以干脆放弃了互联网渠道。

"我是一个新品牌、小品牌,要小心翼翼地做,所以只敢以最传统的方式来经营。另外我反反复复跟经销商也跟消费者强调的是--消费者就是消费者,消费的目的是喝茶不是炒茶。如果朋友也成了交易的对象,我觉得就失去了喝茶的本义,因为当大家的关系成了一种商业行为时,就会产生不应有的期待和怨责,最终导致丢客。"

▎已经无心恋战的大牌普洱茶经销商

同样是古桥茶街的经营户,王辉(化名)的心情就复杂多了。他是一家普洱茶著名品牌的经销商,曾经生意红火时做一笔就能闲半年,可近两年每况愈下的形势使他无心经营,在年初更怀着试试看的心情,涉足了股市。

"现在普洱茶的行情大家都看到了,整个芳村和附近的东莞,藏茶量太大,现在销售是个大问题,因为以前有些大路货都叫人藏起来,现在不喝掉不行。"

下午三点,整个市场洁净而空旷的氛围里,王辉盯着电视上一片红绿的股票收盘走势,用广东话轻声嘟囔了一句什么,摇摇头,目光茫然地看着门外的停车场。

"做我们这个牌子的,以前多在自己的圈子里倒货卖货,尤其是芳村,有没有散客是毫无影响的。但是这两年感觉不行了,大家都不走货,尤其今年,不仅经营缩水,股票也跌得厉害。"

"要知道我们圈子里做大货的很多人还做了场外配资,玩股票杠杆。现在入市早收手快的都赚钱了,其他的,恐怕倾家荡产的都有。我还好啦,没有把身家性命投进去,那算上账面浮亏也快一百万,哎。"

在王辉的回忆里,普洱茶成为芳村市场的主流品种,是从2000年左右才开始的,而当普洱茶正式奠定了芳村在中国茶叶市场的江湖地位时,这里才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在早期,几乎所有普洱茶品牌都在芳村设有门市,以此吸引全国各地的加盟经销商,而同时,这些装修或富丽或雅致的品牌形象店,也是普洱茶企业对自身形象和实力的说明。

"其实普洱茶从它最早成风开始,就带着浓重的金融属性,尤其像我们这个体系更是如此。比如推的生肖饼大益蛇饼,底的市场期货交易价是3000多元/件,到厂里公布出厂价和现货到市场时,市价已涨到每件6000元以上,再后来一路飙升至16000元/件,与当初期货的交易价格相差四五倍。"

"于是就有很多当初看跌蛇饼的'跑街'和经营户因大量开出期货单买空,没想到产品却一路狂涨,巨大的差额导致很多人因根本无法承受亏损而卷包跑人,造成大量跑单。"

▎他说这是个最迷惘的时代,他想逃离市场

王辉认为,现在芳村市场进入了一个矛盾重重的时期:"一方面是生产源头的原料疯涨导致概念丛生,一方面则是消费终端已经觉醒,开始多元化的趋势--各种信息正在对称、交易正在逐步透明、投机客在大幅度地减少。

"对普洱茶的经营而言,产品的精准、结构的优化、对消费者的把握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可是普洱茶以往发展留下的问题还未解决,很多人重仓库存、调头不便,市场不好也得继续做,所以观望气氛浓厚。"

其实早在去年,王辉就发现市场的格局和风向有变,所以他在今年考虑最多的一件事,是要不要逃离芳村?"我讲芳村的问题,其实不仅仅是芳村的问题,整个中国的茶叶市场太多千篇一律,缺少规划、没有引导;而市场里的经营者往往太过趋利、太过追逐概念,不关心消费终端。很多人群体无意识,所以到现在一筹莫展。"

今年有很多人退出市场,估计这种波动到十月份还会更明显,因为这边的房子开店有一个周期性,有几个月(春节前后)既不能装修也不能正常营业,那空的这几个月还要付房租。本来行情好的时候能靠年中其他时段来平衡经营,但现在整个茶叶市场氛围不好,有一些茶叶小厂基本上不开工了,这样经营户再交这几个月空置的店租就特别不划算。"

"很多人讲现在是最坏的时候,我觉得考验才刚开始,算是最迷惘的时候。其实茶总归有人喝的,但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走新路,优胜劣汰是必然。我打算把店盘给别人,想想下一步究竟怎么走。"

我们离开古桥茶街时,走过一家名为"东和茶叶"的正街大店,据说近两年,因运作某普洱茶品牌有方在芳村颇有名气,但今年也随市场整体形势往下走。

"如果市场需求有太大的人为因素,终究是不能持久的,因为茶叶是消费品,不是金融衍生品。"一直陪着我们的朋友深深叹了一口气。

芳村三十年④:芳村之路如何走?听岁月知味、斗记、陈升福元昌三大掌舵人来分享

在各种前途未卜的猜测声中,芳村,究竟该何去何从?答案很多人都不知道,所以我们采访了岁月知味、斗记、陈升福元昌三家大型品牌茶企的掌舵人,从他们的视角来为大家聊聊芳村的出路。

▎岁月知味郑少烘

告别芳村,却以更多元的方式驻扎珠江边

坐落在芳村大道下市直街1号的"榕荟",离芳村市场不远,同时靠近在广州相当出名的"芳村白鹅潭风情酒吧街",是珠江边一间颇文艺范的茶坊。

而这里其实是"岁月知味"普洱茶的品牌茶会所,但是走进去时,绿荫掩映、灯火冉冉,让人感觉更像一间时尚体验店。

我们在"榕荟"见到了"岁月知味"的董事长、律师出身的郑少烘,他在晚风中谈及关于芳村的种种:

岁月知味董事长郑少烘

"芳村其实和中国大多数传统小商品市场一样,是在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时代转轨中,因为没有更好的呈现方式,应运而生的一种大批发大流通的渠道形式。"

"而多年前我们的信息不对称、物流不方便,这种粗放型的市场便在强烈的物质需求下,建设得风风火火。而且一直以来,是以一种更近传统房地产的形式在发展,它们的开发者和经营者之间便有一道屏障,使得市场的真实需求和状况不能及时反映。"

"但是芳村市场已经发展了将近三十年,中国的茶叶渠道已经多元化、中国茶叶品牌的自我营销体系在逐步健全和建立,当品牌商有足够的经销体系和区域辐射能力时,芳村因其单一老化的市场结构已经失去了魅力。"

"因为对构成市场中坚力量的品牌商而言,过去靠在芳村露脸来建立知名度吸引经销商的阶段已成过去。而今后不具备转型升级能力的从业者、一些没有经营特点和优势也缺乏学习能力的散户,可能在新一轮的市场进化过程中被自然淘汰。"

郑少烘说这番话时,"岁月知味"已在7月底正式告别芳村,结束了为期五年的驻扎。而"榕荟"却成了珠江边、榕树下的一道新风景。

据郑少烘本人介绍,这里一年中举办过44场活动,涵盖了美食美酒、人文花道、驴友分享会、车友会、读书会、服装发布会以及城市论坛等种种形式,但其中专属普洱茶的产品推介会,却不到五分之一。

他笑着说:"其实未来的茶品牌、茶企业一定会对自己的产品和市场有个准确划分,对消费群体的需求有个从边际引导到开发的过程,另外最好舍弃自己优势不明显的市场,专攻自身能力最强的领域。"

"比如'岁月知味'有一个小众精品茶的品牌形象,那么我就从形象定位出发,做一个体验感很强的茶空间,将周边讲究生活方式、追求生活美感的人群吸引过来,对专属品牌的消费群体进行落地转化。"

"而当我们靠在珠江边、坐在榕树下,看到阳光、吹拂清风,一边喝茶一边却不局限谈论茶本身的时候,无形中就把这个消费市场给扩大了。"

▎斗记陈海标

线上线下共行品饮式趣味化营销

无独有偶,有这样想法的人,并不止郑少烘一个。在芳村,同样专注树立精品口碑的斗记普洱茶,也在多年的市场历练中迎来了又一个发展阶段。

坐在南方茶市的斗记茶业旗舰店里,斗记董事长陈海标十分清楚自己的目标是全国市场,而他用十几年的时间梳理产品体系、塑造产品美感、建立口感标准,意在培育一支和他的人生追求、美学态度、生活方式都相契合的粉丝群体,强化品牌调性,落实品饮根基。

斗记茶业董事长陈海标

"喝得到、喝得懂、喝得赏心悦目,不靠概念炒市场,让普洱茶因时间而日趋完美的品饮感受,直观地俘获人心,才是产业发展、市场发展的长久保证。而普洱茶也好,其他茶类也罢,经营者应该明白这是一个品饮为王的时代,避开炒作,比一窝蜂地追逐热点要有益得多。"

"虽然资本是趋利的,但是过度趋利会造成社会信任感的丧失,这也是中国虽然有这么多的专业市场,却始终因其成分复杂、良莠不齐而经营不振的重要因素。"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陈海标在全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斗记百万茶会斗茶大赛,以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将本来很专业的茶叶交流,变成一场场有趣而充满猜想的体验,逐步建立自己专属的"茶人部落"。

"我们不讲时髦的名词,只是应该看到,现阶段的中国茶企和茶叶品牌,最大的发展机会就是自我升级,为消费者提供最美好的生活体验。一些西方企业的产品也许不比我们更优秀,但他们为人本身服务的精神,带来了足够强大的品牌忠诚度。"

"用经济学的理论解释,往往消费行为的实现并不等于双方关系的终止,反而是一种新型互动关系的开端。而当我们从生产到终端的渠道越来越顺畅、整个消费数据的积累和调取能够准确支持我们的生产行为时,这个市场乃至产业的经营转型自然就完成了。"

陈海标如是阐释自己的理念。

▎陈升福元昌陈植滨

新品牌要注重更多元化的思考

9月的广东依旧炎热,当我们再次来到芳村时,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人走到面前,很轻松地打了一个招呼"嗨"。

他是本次采访中最年轻的品牌负责人--刚刚三十出头的陈升福元昌执行董事总经理陈植滨,而他开玩笑地说:"我的品牌才更年轻,还没满月。"

陈升福元昌执行董事总经理陈植滨

陈植滨有一位在中国普洱茶界绝对知名的父亲陈升河,曾跟随父亲一起建立了陈升号茶业,而陈升福元昌是他向父亲领命,接下的一个完全不同的担子。

"陈升号建立是在十年前,那时普洱茶的大众消费刚刚兴起、品牌集中度也未形成,是一个有好产品坚持做总会得到认可的普洱茶发展的黄金期。"

"而十年后的今天,整个中国普洱茶的市场格局都变了,竞争力度和竞争方向也变了,消费者成熟了,企业只有好产品是不够的,你要想怎么去给好产品找到好的消费者。"陈植滨说。

也正因此,陈植滨用了超过一年的时间跑市场,观察中国各大茶叶重镇的普洱茶销售情况和变动趋势,慎之又慎地考虑自己的入市时机,最终在9月13日宣告品牌发布和产品上市,这中间经历了无数次的反复打磨。

"就陈升福元昌而言,我会照三条腿走路的方式布局--一是找适合自己的代理商、经销商,二是搭建自己的电商平台(包括企业平台和第三方平台),三是增加自己的直营店。至于品牌拓展的步骤上,在广州可能会进得慢一点,至少也是明年的事了。"

"对于芳村市场,我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来考虑自己要不要进入或者以何种方式进入。因为在以往各家普洱茶品牌商会有共识--欲得普洱茶天下者必先得芳村,而现在芳村的光华正在消退,我们要慎重选择每一步的道路。"

"我在今年会重点布局整个北方市场。为什么要这样?中国普洱茶市场经过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已完成消费者培育,形成一个体量庞大的消费市场,尤其是一开始就注重品饮的北方城市,对普洱茶的接受度和热情都很高。陈升福元昌作为一个新品牌,理所当然要从潜力最大的板块开始挖掘。"

注重但不依赖专业市场,让消费者轻松是经营者使命

"其实我们厂家自己要有转型突破的意识,我们要注重专业市场但不依赖专业市场,要加强品牌本身的渠道能力,选择运营价值更突出的商业区域,与当代人的城市生活进行无缝衔接。"

"所以我现在做的工作是从品牌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寻找与品牌内涵、产品方向、消费层次相一致的用户群体,让产品通过每一个终端与消费者形成黏性,甚至让消费者也能有机会加入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让整个消费过程更具人格化、趣味化、交互化的行为特征。"

年轻的陈植滨最后再三强调,无论是什么样的茶、什么样的品牌和企业,如今在时代面前已面临相同的考验--就是一切生产和营销活动都要深入到更真实的消费终端去,要更接地气地去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

夜色中的珠江,灯火富丽、人声如潮,海风频吹仿佛扬起三十年的广州往事。在这里,一边是霓虹、一边是阴影,几番欢乐、多少挣扎,每一种生活都张开无尽可能,像滔滔而去的珠江潮,始终立在时代最前沿,冲刷着南中国这座有着2200年历史的魅力名城。

▎茶语观察

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和一场强势生存的考验

在本次专题的采访过程中,我们将镜头对准了行业中形形色色的人群。在芳村乃至广州城市的各个角落里,追逐种种因茶而生的故事。而我们看到了什么?其实,是一场中国命运的缩影。

一、市场的功能在变化。

三十年前的中国,从南到北呈现大一统的城市面貌和生活方式,对物资供应的要求是解决了"从无到有",是典型的卖方市场。

而在此形势下应运而生的茶叶批发市场,不可避免地带着简单粗暴的基因,简单原始的交易、简单原始的流通、简单原始的产品,成就了市场初期的繁荣。

而在2010年尤其是去年以后,中国实体经济买方市场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包括茶叶)遭受了挑战,过去定位并不清晰的茶叶专业市场在新形势下失去了存在优势,从前单一的批发功能跟不上行业亟需大力提升的要求。

而这些年周边不断兴起的各类型大小茶叶市场又进一步加大了这种压力,使经营变得困难。

二、市场的消费在变化。

因为中国正在进入一个高度细分的消费者时代,尤其中产阶层的崛起对零售业提出了高要求,人们对场景触动、消费体验的热情空前高涨。

但是对于零售业态而言,由于茶城的先天定位和规划中,一方面缺乏公平对等的交易环境和公开透明的交易信息,一方面又缺少吃穿住行娱乐等一条龙的生活和文化服务类配套,所以消费普及困难、辐射能力不强,商业价值链非常狭窄。

很多零售商家几乎不会考虑像芳村这样的专业市场区域,那么新的个体消费者不进来,原来的大宗批发客户又在失去,芳村的魅力减弱自在情理之中。

三、市场的成分在变化。

从上世纪改革开放到现今互联网浪潮,近三十年的社会变化并不仅仅是人们生活水平的上升,而是整个生活形态、消费形态、家庭形态甚至是社会组织形态的改变。

由于受过良好教育的80后乃至90后消费者的大幅增长,消费市场开始空前活跃,人们对生活品质、生活美感的追求急剧攀升。既有的消费群体变得圈层化、社群化、多层次化,消费观念由被动变得主动,人们消费的目的在满足功能需求之外,更有着自我彰显并寻求认同的心理。而这些新的要求还未得到满足,有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和缺口。

四、市场的结构在变化。

中国专业市场的发展,以往呈现千篇一律的单层次渠道。由于开发者和主体经营者分立,渠道活性很弱,市场往往重买卖而轻服务或根本无服务,因此有自我独立能力的品牌自然出走。

事实上专业市场要根据自身的城市区域、产业集群、优势特点乃至风俗传统规划多维度的渠道结构,横向增强与周边相关行业的消费关联性,纵向挖掘市场内部提供产品开发、审评品检、渠道监控、物流仓储、信息分享、品饮体验、文创策划和小微企业金融等各项服务的能力,市场主管方的赢利模式要从房地产租售模式改为综合业态服务模式,从抽水型市场变为引水型市场,充分竞争,物竞天择。

五、市场的要求在变化。

未来的实体商业将更多依赖于对人群的定向服务。针对城市中产阶层的个人和家庭化服务消费崛起,中国茶业将从注重实体生产阶段步入更多讲求文化休闲和娱乐的精神消费阶段。

由于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随收入增长呈现"先商品后服务"的阶段性特征,未来由消费倒逼生产、由消费调节供应的时代正在到来,而各地区目标消费者和消费市场之间的程度不均衡,会为从业者带来一轮补足改善型的市场机会。

广州以东是中国改革最前沿的深圳,正在建设最前沿的前海经济开发区,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后,芳村故事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市场改革的步伐和一代代改革者的人生命运。

激荡三十年,中国芳村路,生活的未来,会因我们而改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