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普洱大木桌,火在上海弄堂里的社群
上海徐汇区建国西路上一个叫福德坊的弄堂里,每周都有一群群来自各行各业的商业精英聚集在一起举办主题沙龙。沙龙的主人是一个来自云南普洱的哈尼姑娘古茁阿依,她在弄堂的一栋老洋房里布置了一个充满云南风情的空间。傲立的孔雀,蓬勃的石斛,醇香的古树普洱茶,百年老树大木桌,都是这个空间里让客人们流连忘返的美妙元素。
在这个空间里,每周都有主题沙龙,商业的、亲子的、艺术的、美食的、自我成长的,非常多样。但举办沙龙并非她的主业,这只是服务于她的商业模式中社群运营的一个环节。
社群运营是一个被许多人玩儿坏了的概念。初级玩家误以为社群运营就是微信群和朋友圈里抢红包发广告;中级玩家一边模仿一边摸索,总感觉慢人一步;眼看着高级玩家线上线下花样百出,小玩家们除了捉急慌忙,东施效颦,离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还有很远。
著名人类学家,英国牛津大学的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教授提出过"150定律",
即著名的"邓巴数字"。邓巴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推断出: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而精确交往深入跟踪交往的人数为20人左右。该定律认为,这是由人的大脑新皮层的应对能力决定的。
可是一个稍微成熟点的品牌,稳定用户都是以千和万计,对于品牌而言,用户群体必然是越大越强越给力的。过大体量的用户群,如何把社群盘活?
古茁阿依的项目是茶树认养服务,她的社群运营在线上和线下都有科学的设计。线上可以最大程度承载用户的服务,于是设计了会员线上服务系统。从用户角度出发,最便捷的不是研发APP装载,而是直接关联微信公众号,省略任何多余的步骤。现在会员系统已经进入3.0版本,既能实现大体量的线上互动,又能一对一沟通交流。
线下的社群运营却相反,正如"邓巴数字"的研究,一个人精确交往深入跟踪交往的人数在20人左右,这意味着线下的互动不能走大体量,反倒必须精准到小范围。通过高频的、主题性的小沙龙,聚集有不同需求的用户。沙龙采用预约制,每一场都限定人数在15-20人。
有些沙龙因为主题的热度或者主讲嘉宾的热度,导致报名人数激增,远超过了20人的限制,怎么办?宁可增场次,也不可单次激增人数,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每一场面对面交流的品质。而采用线上直播等形式,又能很好补充解决远距离的交流。
卡普缇的线下社群之所以能够这么火,既是基于用户的体验,也是都是人的心灵需要;这样的社群如果进行更深的挖掘,用更开阔的思维,相信不久就会是一个新的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