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重林的“茶叶战争”
《茶叶战争 --茶与天朝的兴衰》这是一部将茶运与国运,用茶叶连接在一起来进行写作的书籍,它凝聚着两颗对茶叶充满无限激情与热情的心灵。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一本书籍的相关简介。
本书书名:《茶叶战争 --茶与天朝的兴衰》
作 者:周重林 太俊林
封面文字
柔弱的茶叶拥有影响国家兴衰的神奇力量,茶香悠悠,硝烟百年。
茶叶长城对抗坚船利炮,乱世硝烟的最后绝唱?
茶叶与两百年中华国运、与英美国家的发展、与中西方文化的纠葛,会谱写出怎样的挽歌?
扉页:茶是中国行走世界的通行证,茶运与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从19世界开始,茶叶就扮演着重塑世界的权力。
《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 周重林 太俊林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以茶叶为主线的书,讨论这样一个主要命题:为何英国以茶而富强,而晚清却因茶而走向衰亡。故事时间节点由两部分组成,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前后与1888年的英国入侵西藏前后。
1840年鸦片战争,本质上是一场茶叶战争。最初的问题都因为茶叶输入英国产生造成的白银流失所引起,为了扭转这种逆差,英国才向中国输出鸦片。茶是因,鸦片是果,鸦片的输入又反过来导致中国白银的大量外出,为了保住银子,中国才有了禁烟运动。茶、银、鸦片的循环,最终引发鸦片战争。
在这场战役里,清政府无力抗击侵略者,他们拿起的武器只有柔软的茶叶,企图通过茶来制衡英国。英国人贩卖的鸦片摧毁了天朝上国,但中国的茶叶却缔造了一个强大的英国,两种物品在两国的不同命运无疑是最为吸引人的部分。
1888年,英国入侵西藏,这次又是因为茶。与1840年不同,这个时候,英国人已经在印度种植了大规模的茶园,自明代以来所构筑的无形中国茶叶长城轰然倒塌。英国人企图用茶叶来分化西藏:深知茶叶要害的英国人,动用了与当初清政府对付自己一样的手段,希望通过对茶的控制,来达到占领西藏的目的。
晚清的衰落,不在于其闭关锁国,也不在其不思进取,而在于茶业的衰落。茶叶是是全球化贸易最彻底的物质,正是有茶叶这样的硬通货,晚清才得以立足世界,吸引来自全球贸易者。1820年之前,中国依靠茶叶等贸易,GDP一直排在全球第一,是西欧十几国的总和。直到清代前期,中国长期领先世界。此后,19世纪,英国借助茶叶成为了"日不落帝国"。小小的一片茶叶,重塑了世界的权力(戴维•考特莱特《上瘾五百年》),中国经济衰落之时,正是英国及其茶叶在印度崛起之时。作为应对方案,晚清知识界和政界的"以茶制夷"的茶叶战术,从表象上看是贸易制裁策略,是一种缺乏短见的迂腐之论,但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这种策略其实有着悠久的传统。明代嘉靖年间俺答汗为了茶叶的数次战役,就是鸦片战争的预演。
茶、瓷、丝是中国对世界物质文明最卓越的三大贡献,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影响了世界性的经济和文化格局,最终从根本上改变了全世界人民日常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品质。就像安德森《中国食物》和麦克法兰《绿色黄金》指出的那样,茶叶在中国的流行,与其物质文明有莫大关系,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认为,任何一种凝聚着文明成果的作物都使种植者受它的奴役。这几乎是文明世界的特征,何一种文明都需要奢侈的食品和一系列带刺激性的兴奋剂,十二、十三世纪人们迷上香料和胡椒,十六世纪出现烧酒,然后是茶、咖啡……
传统的茶研究中,茶已经被塑造华夏帝国的最高美食形态,但言及茶对世界的贡献,往往局限于粗略的文化风俗介绍,少有从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层面入手者。然而,晚清却制造了一个可以通过茶来历史的格局。被史学界长期忽略的事实是,在鸦片战争前后,茶叶所扮演的角色。茶运与国运是密切相关的。在茶叶兴起的时间里,中国也随之兴起。茶在英国、美国的发展轨迹一样如此。17、18、19世纪的三个大国命运,其兴衰都与茶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介绍
周重林,现居昆明,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郎骑竹马来》、《红土揽辔》、《兆龙火凤》等作品,主编和合著《天下普洱》等作品50余种。在全国多家媒体开有专栏,是政府和多家企业的文化顾问和专家组成员。
太俊林,现居深圳。 普洱市永年茶业有限公司普洱茶厂董事长,深圳市永年太和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云南普洱茶协会副会长,云南茶业商会副会长,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深圳市宝安区收藏协会名誉会长 ,普洱茶专业委员会主任。
太俊林于1995年到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深圳富华分公司工作,从事普洱茶出口销售业务。由于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在整个普洱茶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深圳分公司在普洱茶销售中特殊地位,使得太俊林从一开始就对普洱茶有了深刻的认识及理解。对古董号级茶、印级茶、七八十年代的七子饼茶及九十年代直至2000年初的普洱茶都有深入的认识及研究。熟悉九十年代云南普洱茶生产及销售情况及香港各主要茶商进口及仓储的各种普洱茶。
在长期对古董号级茶的追踪了解及研究的基础上,于1999年,太俊林联合友人创办昌泰茶行,在易武地区大规模收购野生、野放型乔木大树茶,加工"易昌号"系列饼茶,意图恢复古董、号级茶的风采。从此开启了易武茶正式大规模走向世界的序幕。"易昌号"作为标志性的茶品,从此奠定了易武茶在新生代普洱茶界的领袖性地位。
2000年,延续对古董茶的进一步研究及探索,在易武率先大规模采用石模、古法压制饼茶,同时,又对古六大茶山资料进行整理,挖掘,开发了一系列名山、正山茶,从此开启了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普洱茶界对名山、正山茶的追踪及迷恋。
在深圳的长期工作中,太俊林积极学习探索香港的普洱茶仓储经验,利用省茶叶公司的特殊地位,广泛接触了香港各类茶人及茶仓,学习继承并发扬了香港的百年老店的普洱茶仓储技术,在深圳创建了专业普洱茶陈放仓库及永年陈放模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仓储陈化风格,形成了在永年口味基础上培育市场的普洱茶发展之路。
在长期的普洱茶生产、销售中,太俊林一直在探索,寻找突破传统普洱茶瓶颈的方法。众所周知,在传统普洱茶领域,普洱茶以饼、砖、沱等紧压的固有形象已深入到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心中,但同时传统普洱茶的不方便、不卫生、繁杂的泡饮方式又阻碍了普洱茶的消费及整个产业的发展。更主要的是传统普洱茶的味道及排它性影响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在与国外客户的长期接触及销售中,太俊林研究红茶的发展历程及借鉴立顿的发展模式,于2006年发明创造了袋泡紧压茶----普克(PuerhKiss)。利用日本的透明滤网技术,将紧压的小沱茶、小玉饼及小茶块装成袋泡茶,使人们能方便、卫生的冲泡普洱茶,又能欣赏到传统固有的普洱紧压形态,并从其逐渐溶出的茶叶及汤色的变化中,体验到喝普洱茶的乐趣,该发明已申请了国家、国际专利。
袋泡紧压茶的出现同时也突破了传统普洱茶在口味上的单一性及专业性限制,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普洱茶的需求。
在长期的普洱茶的生产、销售中,太俊林始终把普洱茶作为生活的一种乐趣,又把普洱茶的发展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积极参与各种普洱茶推广活动及文化活动:
1、自1998年起,积极帮助辅导深圳一批茶叶店进行普洱茶专业销售。这批店如今已成为深圳普洱茶销售的主力军。
2、2002年,配合央视将易武、倚邦老街及古法石模压制普洱茶第一次系统向世人展示。
3、2003年在南海举办全国第一个普洱茶专业展览及普洱茶文化推广周。
4、2004年,与下关茶厂及友人合作推出《下关沱茶复刻版》。宣扬沱茶文化并推动了沱茶的发展。
5、2004年,协办第一届云南普洱茶研讨会,推出了"阳春三月"经典礼盒套装,完整地将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五大普洱茶专业生产厂家向世人介绍。
6、2005年,在普洱茶"猪圈"事件后,在深圳举办"深圳普洱茶文化周",邀请普洱市领导及专家到场向媒体宣传健康卫生普洱的信息。
7、2006年,成功举办第一界"百年经典普洱茶品鉴会"第一次在云南向世人展示了百年古董茶的风采。
8、2007年协助普洱市政府在深圳东部华侨城举办普洱文化推广活动。
出版信息: 《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周重林,太俊林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定价:3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