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草木知己,喜欢这个茶的释义

发表于:2025-01-23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3日,得知15号要出差武夷山,心里有点小雀跃的。因为武夷山脉连接了福建和江西两省,让我这个许多亲人在福建打工的江西妹子感到亲切。一行8人,于我来说都是初次见面,起初有点拘束,车上眯了会儿后,大家都聊得热闹,

  得知15号要出差武夷山,心里有点小雀跃的。因为武夷山脉连接了福建和江西两省,让我这个许多亲人在福建打工的江西妹子感到亲切。一行8人,于我来说都是初次见面,起初有点拘束,车上眯了会儿后,大家都聊得热闹,我也渐渐融入了进去。

  那天傍晚路过黄山时,看见窗外层林尽染的群山,重重叠叠的茶树,白墙青瓦的村落,夕阳斜下,袅袅炊烟,青翠竹海……一行人都被这美景给惊艳了。虽然自小出生成长于山村,那里的水土都是此景此象,对黄山这地儿的景物也不感新奇,但还是让我有点感动,因为亲切,因为许久不回家了。

  然后想象并期待着,武夷山那边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好景地:高山、茶树、溪流、村落、人家,殷实而淳朴。

  第二天早上,才真正感受到武夷山与别处不一样的氛围。没见到一家超市,没见到一家可以逛的服饰店,目及之处全是与茶相关的东西:茶叶批发、茶具采购、根雕订购等。要去武夷山第六届海峡两岸茶博会的开幕式现场,之前大家没探路不知道方向,一会儿就聪明地发现,顺着人流走就可以,果然,人车蜂拥的地方真的是目的地。茶博会对当地人来说就是过年,这话一点都不假,产茶消茶大区,太有氛围了,而且一点不带被号召的,许多都是老老小小一起出动,去看看今年有啥好茶喝。

  开幕式不好玩,场地是露天的,可惜下着大雨,到处是打着伞的人头,拍照挤不进去,只有录音,一直举着相机膀子酸,主办方估计也想着"效果可以更好的"。

  进展厅等得够呛,比火车站春运的人还多。一伙人好不容易都进去了,然后分头行动,发材料的发材料,采访的采访。我在领导的带领下完成了采访任务后,就一个一个展位地逛,看各家的宣传材料,品喝各家的茶水,听大家的高论。五花八门的宣传材料中,让我首次眼睛一亮的是上海天屏山茶叶的寄言:在人间做一回草木知己。"草木知己",淳朴静和的感觉,"茶"字拆开,就是一草一人一木,"草木知己"的寄言和追求,富有诗意而朴素不减的感觉。

  一个茶外汉,初次见到这么大场面的茶博会,也算是填鸭般地速补了一下茶识:什么茶分为红白绿黑黄乌龙茶,什么武夷岩茶有大红袍、肉桂、水仙、白鸡冠等品种之分,什么做茶有采摘、萎凋、晾青、摇青、发酵、杀青、揉捻、烘焙、捡剔、复焙等工序,什么白茶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等等。

  在人物采访时,更见识到了许许多多关乎茶的事物。与做茶人刘锋父子对话时,可以想象到他们做茶人的辛苦和对做茶的喜爱与虔诚。采访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张家坤和武夷山市副市长江书华时,宏观地了解到武夷山茶博会的传统和新意,对江苏要举办的首届茶博会很有借鉴意义,他们的言尽其意也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个茶业领导的热情和包容。这些学以聪明的机会,让我受益多多。

  此行印象最深的要数自己喝茶喝醉了的体会了。平时不碰酒、不喝茶、不沾咖啡、不喜饮料,只喝白开水纯净水,我这样的也算少见了。想着来一趟武夷茶区,不喝点茶怎么说得过去,况且同行领导、前辈以及茶馆老板都那么热情,更重要的是听了做茶人那么多做茶和命名的故事,那就喝吧。泡茶都得趁热喝,人家倒了那就立即喝完,这边一喝完对方立即又倒满,喝着喝着,一杯杯大红袍、金佛、白鸡冠下去,竟然醉了,晕晕乎乎的,头重脚轻,好奇怪的感觉。真是长见识了,喝茶都能喝醉,看来,本人不仅没酒量,茶量也不行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