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堂·“中国茶文化”之文人与茶
整个茶文化的创造,文人发挥了非常巨大的作用。陆羽把茶提高到了一种艺术境界,但是他没有具体地描摹这种艺术境界。每一个喜欢喝茶的文人,他在喝茶的时候的描写和体会就使得茶文化变得非常丰富、非常细腻,非常多彩。特别是大文人,比如宋朝的苏轼。他也是个品茶高手,首先我们现在用的提梁壶,就是苏东坡造的,壶把在顶上,因为火煮了以后会很烫手,可见苏轼对生活的细节也是兴致勃勃。另外汪曾祺写过的一个著名的京剧唱段,里面全是数字,"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 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他说的这个创意是从苏轼的《汲江煎茶》里来的。写茶的诗很多,诗人很多,但这些诗未必是这些诗人著名的诗歌,也未必是好诗,但苏轼的这首诗是好诗。
汲江煎茶
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另外还有一首"宦游到处身如寄,难得初尝贡茗新。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也是苏轼的,好的茶和美人一样,是永远值得赞美的。
苏轼诗作竹刻:"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对茶文化贡献特别多,他和司马光在一起的时候,司马光问过他一个问题,说茶和墨这两个东西,茶愈白,墨愈黑,茶愈重,墨愈轻,茶要新,墨要新,这是为什么?苏轼说,茶和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很香。好墨是有香味的,它们的品德是相同的,它们都很硬,茶饼也要做得很硬才结实,就好像贤人和君子,有长得黑的,有长得白的,有长得俊的,有长得丑的,但是它们的道德和行为都是一样的。司马光深以为然。
可见当时茶文化在文人中的普及、研究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另外还有郑板桥,他既是出世的,也是入世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老百姓的疾苦都挂在心上,但他也有非常出世的一面:"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所以你看茶已然进入一种艺术的境界,一种审美的境界,是一个文人为自己营造的心灵静寂、心灵安详的一个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板桥作联:"瓦壶天水菊花茶,白盐青菜粯子饭"
一直到了近代、现代,文人也是非常懂茶,比较典型的就是周氏兄弟--周作人、周树人。
先写的是周作人。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同饮,得半日之闲,可抵上十年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
--周作人《喝茶》(1924年)节选
周作人
周作人非常强调的是生活中暂时的休息,从你为生存、事业奔波劳碌的过程中,暂时地停止下来。用什么方式休息呢--一杯茶、几个好友,这个时候的"闲"就具有了非常重大的意义,就是说,人不仅仅是需要工作的,也需要暂时的休息。为了事业去奋斗和你享受生活闲暇里的一个细节,是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的,我想这可能是周作人这段话里最重要的内容。
九年之后,他的哥哥周树人--鲁迅先生也写了一篇《喝茶》。鲁迅是经常喝茶的,但这个文章和他经常喝茶的太不一样,和周作人的观点更不一样。
"感觉的细腻和锐敏,较之麻木,那当然算是进步的,然而以有助于生命的进化为限。如果不相干,甚而至于有碍,那就是进化中的病态,不久就要收梢。我们试将享清福,抱秋心的雅人,和破衣粗食的粗人一比较,就明白究竟是谁活得下去。喝过茶,望着秋天,我于是想:不识好茶,没有秋思,倒也罢了。"
--鲁迅《喝茶》(1933年)
鲁迅
鲁迅反对的是把人的感觉神经练得过于敏锐,因为会喝茶是要经过专门的训练的,甚至很多时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鲁迅的意思是太敏锐了对人的生活人的战斗没有好处,这也是一种对茶的态度。但是鲁迅的开头是他买了一点好茶,而且他平时也爱喝茶,他只是提醒我们文化中的这样一种东西,不要把茶、爱喝茶当作生命中过于重要的东西。
在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时候,我觉得讲一讲茶文化,第一它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第二他确实会对我们的生理和心理,对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对自己生命的认识都会起到一种提高和涵养的作用;另外它也确实是一种极好的休息,让它使你的生活有一点非常自然的,跟生活本身一样朴素的美感和一种滋润,使你的精神和心灵获得一种休息,这不也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