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云南普洱茶的起原地:茶王树

发表于:2025-02-02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2月02日,据史料记载,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勐海,勐腊和景洪,方圆2000多平方公里,为中国普洱茶的摇篮。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先人们在古六大茶山创造了深厚的茶文化,走出了一条享誉中外的"茶

据史料记载,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勐海,勐腊和景洪,方圆2000多平方公里,为中国普洱茶的摇篮。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先人们在古六大茶山创造了深厚的茶文化,走出了一条享誉中外的"茶马古道"。
相传六大茶山基诺族的祖先是三国时代跟随孔明南征而来,因途中贪睡而被"丢落",而"攸乐"一名就是指这些被"丢落"的人们.他们虽然一觉醒来后星夜兼程地追上了孔明,可是孔明已不再收留他们.但为了他们将来的生计,孔明赐以茶籽,让他们好生种茶,同时还命他们照其帽子的式样搭屋而居。这就是基诺族的民居居状如戏剧中孔明帽.攸乐山的房屋是孔明的的丢弃的士兵建造的。

还有传说孔明南征时途径西双版纳,军队见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士兵有愿在此落籍的,他们请求孔明给以生活帮助,孔明看这里气候、土质适宜种茶,遂由四川带来茶种,令军民种植,还教以栽制,每年冬季让内地乡亲驮运内地之物来与他们交换茶叶,并看望他们一次,使落籍军属得见老乡及家乡风味,再则使少数民族人民得闻中国政治、文化、语言,永远归化中国。其实,据考证,孔明南征并未到过西双版纳。至今,攸乐山和易武人尊称孔明为"茶祖",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孔明生日这天,要集会纪念孔明,放"孔明灯",称为"茶祖会",以示对孔明的思念。

据传,六大茶山的名字也是孔明遗器而得名。《普洱。府志、古迹》记载:"旧时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锛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镫于革登,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名其山。"这就是六大茶山.《檀萃滇海虞衡志》记载:"普茶名居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日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日蛮揣,六曰慢撒,周八百里,八山作茶者数十万人。"
勐海南糯山; 在傣语中,"南"意为水,"糯"意为竹笋,南糯山,即酱笋之山、水竹笋之山,山的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12公里,平均海拔为1400多米,是乔木普洱茶的发祥地之一。至今有世界最大片最古老的栽培型古乔木茶园,相传为孔明到此推广茶种的。当地生活的哈尼族(有少量傣族和拉祜族)属于爱尼支系,一直以种茶叶为主要生活来源。
南糯山北山麓有个依山傍水的哈尼山寨,名为姑娘寨,是香竹茶的故乡!每年春天首场喜雨后,茶园吐翠,姑娘们便背上竹箩上山采茶。千百万个翠芽经过炒青后,塞入生长了三年以上的老香竹筒中,每塞一些,就用木杆捣紧,最后在两头垫上几片糯米香茶(一种似茶叶的植物香叶),。再把竹筒放在木碳上烘烤,等到竹筒外面烧焦了,茶叶即成!其形如竹筒,色泽黑亮,不易受潮霉变,携带方便,融竹香、茶香、糯米香、木碳香等为一体,以山泉泡饮,此味何求!!哈尼族还有以茶作菜的习惯。他们砍来竹子,锯成长约一尺、一端留有竹节的竹筒。再将采来的嫩茶放在太阳下晒,失去二三成水分后,再用手揉搓;或者将采来的新鲜茶树芽叶用锅蒸煮,等到茶叶柔软泛黄时,起锅将茶叶倒在竹帘上再用手揉搓。然后,将茶叶装入竹筒,用木棒分层捣实。到快装满时,用竹叶塞紧筒口,把竹筒倒置,使多余的水分流出来。两三天后,再用泥灰封住筒口,将茶筒插入土中。放上两三个月,竹筒内的茶叶变成金黄色,发出一种特有的茶叶浓香时,取出筒内茶叶晾干,装进瓦罐加进香油腌渍,随时都可以取出作菜,是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菜肴。

1953年中国云南省茶叶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们在南糯山半山腰发现一棵大茶树,树干直径达1、34米,高为5、5米,有八百多年历史,经多方论证为世界最古老的栽培型茶树。1990年12月"保护茶树王管理委员会"成立,在大力"保护"之下,游人渐多,可是,茶树却在1999年枯黄,如今仅存一个黄土坑。为何保护变死亡?
基诺山;


基诺山位于景洪市所辖区域内,方圆600多公里。东距勐腊县勐仑镇42公里,西距勐养20公里,交通方便。这里是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居住着18000多勤劳勇敢的基诺族人民。 基诺山距景洪50余公里,距昆洛公路上的勐养镇压19公里,从旅游热线的勐仑植物园行驶8公里,便进入基诺乡辖区,再往前走10余公里,就是基诺族的发源地--龙帕寨,几代人同居一间大草房的寨子。沿路高山林立,植物繁茂,石崖纵横,河道弯曲,公路如同羊肠小道,汽车行驶在弯曲柏油路面上似昆虫爬行,沿途景色十分迷人。生活在平原的游客更是感叹万千。
基诺族的山寨,多建于山顶或半山腰上,山寨周围和寨中无一块平地,四周森林环绕,有着独特的热带雨林奇观。这带方圆几十公里是国家自然保护区,在这些山寨旅游,时常遇到各种动物从林中来寻食,听到多种鸟啼鸣,这时心情为之一畅。冬季大雾覆盖山寨,当太阳出来后,山顶的山寨形似悬在空中,真是美景诱人。

基诺族自称是孔明的后裔,传说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孔明南征到这里,一部分落伍的士兵在此定居下来,以后自己取了民族称号叫"丢落",成为当今基诺族的先民。基诺族住的竹楼,形如"孔明帽",十分别致。

基诺族尚饮凉拌茶,特别年老者更为喜爱.即可品尝茶汁的原味,又清凉爽口、润喉、回味无穷!凉拌茶是基诺族待人的一种古老习俗,其实是中国古代食茶法的延续,所以,这是一种较为原始的食茶法,基诺族称它为"拉拔批皮"。
凉拌茶以现采的茶树鲜嫩新梢为主料,再配以黄果叶、辣椒、大蒜、食盐等制成,具体可依各人的爱好而定。制作时,可先将刚采来的鲜嫩茶树新梢,用手稍加搓揉,把嫩梢揉碎,然后放在清洁的碗内。再将新鲜的黄果叶揉碎,辣椒、大蒜切细,连同适量食盐投入盛有茶树嫩梢的碗中。最后,加上少许泉水,用筷子搅匀,静止一刻钟左右,即可食用。所以,说凉拌茶是一种饮料,还不如说它是一道菜更确切,它主要是在基诺族吃米饭时当菜吃的。

基诺族的另一种饮茶方式,就是喝煮茶,这种方法在基诺族中较为常见。其方法是先用茶壶将水煮沸,随即在陶罐内取出适量已经过加工的茶叶,投入到正在沸腾的茶壶内,经3分钟左右,当茶已经浸出时,即可将壶中的茶注入到竹筒,供人饮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