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看破放下自在——吃茶去

发表于:2025-01-23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3日,我的乳舟书斋壁上悬挂着一幅寇丹先生赠我的画。画面上,一红衣高僧侧身端坐在蒲团上,他眸子正前泡着一碗茶,茶的前面是一炉香正袅袅地散着轻烟,再前面是一团弥漫的云,云色黑褐,浓淡相间。身后,是一个竹炉,正煮

我的乳舟书斋壁上悬挂着一幅寇丹先生赠我的画。画面上,一红衣高僧侧身端坐在蒲团上,他眸子正前泡着一碗茶,茶的前面是一炉香正袅袅地散着轻烟,再前面是一团弥漫的云,云色黑褐,浓淡相间。身后,是一个竹炉,正煮着茗。先生题额曰:"看破放下自在--吃茶去。寇丹写于淡茶斋。"

这幅画去年底曾发表在韩国《茶的世界》杂志上,国内多家茶文化杂志转载。我的书桌上还放着一件古铜墨盒。墨盒呈葫芦型,最长处14公分,最宽处10公分,高2.5公分。盒盖上,镂空雕十六字铭,曰:"圆又不圆,方又不方,个中造化,规矩两忘"。似楷似隶,字迹端庄,手笔不凡,我十分喜爱。画与古铜盒,禅意生辉,相得益彰,相互呼应,相映成趣。寇丹先生曾分析说:"这十六字铭,归结起来就是--看破放下自在,这就是我们对人生的态度!"
中国的禅茶文化其精神是"正、清、和、雅",其功能是"感恩、包容、分享、结缘"。那么,什么是禅呢?著名高僧大德净慧老和尚说得好:禅是一种境界。禅宗有一句话,叫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禅是觉者的生活境界,是一种受用,一种体验。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一条道路,一种生活艺术。是永恒的幸福,真正的快乐。而赵州和尚"吃茶去"这一千古传颂的公案,这种极高的艺术在潇洒自在的"三字"中尽情地展现了超脱、自由、自在的艺术形象,也就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仔细咀嚼十分耐久。茶外之茶,味外之味,如茶人生。
寇丹先生十分博学。五年前,他就对我说:"诗词文坛日下浮躁,概念化,口号化字句太滥,君可另树一帜,以白凤老师生活味,生活禅为宗,为之一变如何?"他的话使我十分得悟。从那以后在诗词上我就努力向禅茶靠拢,欢喜吃茶去,学做一片茶叶。
近日我在《思维与智慧》上读到一则短文,讲的是:一位在新西兰住在牧场主家里的朋友。牧场主家有很多牧场,房子全是木头做的,这样的田园生活已延续一百多年了。
牧场主家的房子前有一大株仙人掌,高大得可以伸到屋顶上去,又肥又大的仙人掌叶片在成熟后"啪嗒啪嗒"地落到房顶上,每年都会腐蚀房顶,把房顶破坏,牧场主每年都要修房顶。朋友对牧场主说:"把这棵仙人掌伐掉不就行了。省得费这个事。"而牧场主看了朋友一眼说:"这是一种生活乐趣,当我听到仙人掌落到房顶的声音,当我再修房顶时,我把它当成一种乐趣。"
另外,让朋友更诧异的事是牧场主的牧场居然有一块最好的地是荒着的,什么也不种,就那么荒着。朋友问他为什么,多么可惜的土地,可以种什么长什么。但牧场主给他的答复是:我不能种任何东西。从祖父到父亲都留有遗嘱。祖父说,有一块这样的地荒着是一种美,一种寂静之美。两年之后,朋友终于明白了荒着的确是一种美,禅意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而其祖父、父亲的遗嘱,那是世界上最美的遗嘱。这则故事就说明了一种生活禅。回过头来,铜墨盒上的十六字铭,就是寇丹先生"看破放下自在" 的六字禅。世上万事万物大都不圆不方,有圆有缺,人必须随造化顺应自然规律,所以处世为人,只有能"看破",才能"放下",如此就能"自在",就能大悟大彻,得到生活真正的乐趣。
窗外的晓风轻轻地吹进书斋,散发着暮春晨的凉意,淡淡的月儿在杨柳绿丛的顶端上渐没渐隐,还有还无。紫砂壶里的茶汤其味渐渐趋淡,淡之又淡,但齿间的回味仍残留淡淡的甜。我的心灵搜索着,味外之味,茶外之茶……是啊,人生万事,要象喝这壶茗一样的心态去感恩,去包容,去分享,去结缘,去净化人生,去祥和世界。淡泊一点,看得透一点,这样才能珍惜现实,善待自已,就会"看破"。因为人生际遇,各有相殊。
要善待别人,广结茶缘,广结善缘。理解他人,体谅他人,不必去羡慕别人,责备现实对自己的不公而折磨自己。要胸怀坦荡,心情豁达,不斤斤计较。自古以来,得失相当。无须患得患失,活得太累。欲望无止境。属于自己的,就拿着;不属于自己的,就不必去费一番苦心,要学会放弃。对物质利益,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我想这就是寇丹先生所说的"放下"的境界。
每天早晨,我行走在经济开发区我们公司厂区的一大片草地上,草色绿茸茸,缀满了晶莹的露珠;四周碧波相环如青罗带;水杉林里,晨风过处,涌起阵阵的翠涛;充满欧式风情的小木屋及厂房疏朗参差期间;一窝窝野山鹊喳喳地叫着,不时地呼朋唤侣,拍打着翅膀,自在地飞来飞去;喷泉飞溅着腾起欢乐的舞;像小精灵一样的蜗牛慢吞吞地爬在小石子路面上,万物充满着蓬勃生机……一切令人心怡。洋溢着生活的情趣,一切令我珍惜现实,感恩现实,热爱生活。朋友"吃茶去--!看破放下自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