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刘洋谷:龙井问茶——圈外人体验茶之旅

发表于:2025-01-23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3日,【编者按】本文的作者完全站在茶界之外,可以说对茶完全谈不上了解。但这种普通人圈外人看茶的态度,或许恰恰是目前茶界应该去了解和深思的部分。拜谒岳飞庙出来,已是中午,我和哥哥漫步西湖边,商量着下一个目的地

【编者按】本文的作者完全站在茶界之外,可以说对茶完全谈不上了解。但这种普通人圈外人看茶的态度,或许恰恰是目前茶界应该去了解和深思的部分。

拜谒岳飞庙出来,已是中午,我和哥哥漫步西湖边,商量着下一个目的地。

龙井山园,我很想去。我出生于茶叶之乡--云南,茶,是我最爱喝的饮料,想品龙井茶,感受龙井古韵,这是不能错过的机会。

当我们在公交车站拿着地图规划线路时,一位好心的大妈主动上前询问,得知我们打算去龙井山园,大妈热情地告诉我们,要乘坐旅游3号线,到达翁家山,然后去当地的茶农家品茶,那样喝到的茶最新鲜、最正宗!如果要买茶的话,向当地的茶农买,要比市面上精包装的龙井茶新鲜、便宜。

我们谢过大妈。

杭州人很和善,这是我们到杭州后的感受,每当我们问路,每一个当地人都非常耐心地跟我们讲解,帮我们出主意。

我开玩笑说:"这是不是龙井问茶之问路呢?"

龙井山园,位于杭州西湖的西南部,按照大妈的指示,我们从西湖出发,乘坐旅游3号线,不一会儿就到达翁家山。在公交车上,我们与一位大嫂闲聊起来。她就是翁家山的村民,她们村家家户户都种植茶叶,每年都有可观的收入。得知我们要"龙井问茶",大嫂非常高兴地邀请我们去她家做客,请我们喝茶。

龙井位于风篁岭上,这里泉源茂盛,古人以为龙之所居,称其为"龙井"。龙井茶为中国十大名茶之首。据说乾隆皇帝游江南时,在龙井村狮子山下封了十八棵"御树"。不过这也许是传说了,大嫂说她也没见过那十八棵树。

下车后,顺着山坡往上走,两旁的树木逐渐茂盛起来,漫步在树荫下,渐渐远离了都市的喧闹,空气越来越清新,全身顿时舒坦了许多。走了不久,前方豁然开朗,想必是到达翁家村了。

翁家村看上去是很现代的村子。村子里家家户户住的都是混凝土的两层楼房,大多被粉刷为白色。整体上看,翁家村的村民应该算是比较富裕的。看来龙井茶确实名气很大,销售额不低!

在大嫂的带领下,到达村子里的古井,这就是龙井之一吧。

我们开始龙井问茶之问泉。

这口古井,是清朝时期的,至今仍然水源充沛。大嫂帮我们拿来两个大水桶,让我们打水,用打出来的水洗脸、洗手,洗去一路风尘。

我们照着做了,感觉很爽。

古井水十分清凉,有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水泼到脸上,感觉出井水清脆而活泼,如同顽皮的孩子在欢快地跳动!不过大嫂是为我们的健康着想,不准我们喝井里的水,因为现在村民们的饮用水都是山上引来更加干净的泉水,这口井的水只是用来浆洗之用。

参观过了古井,洗净了一身的疲惫,大嫂便邀请我们到她家喝茶。

大嫂家在村子里靠山的地方,地势较高,从大嫂家可以俯瞰整个翁家村以及杭州市。大嫂家的茶园,就在家后面的山坡上。茶园里的茶树不高,为了便于采集,一些枝顶端都被修整了,所有的茶树,都被修整为齐腰高,整齐地排列开来。

大嫂向我们示范采茶的程序。每到采茶的季节,便观察好茶树的尖端,那一株株刚刚冒出的新芽,用三个指尖,看准后,用劲一掐,采摘下来。采的时候要看准,不能采太多,也不能采太少。

我们去的时候,刚刚过了一次采摘季节。这种采摘季节一年都有几次。茶树是非常娇气的,每天都需要保养,遇到生虫的季节,大嫂全家都要忙着去抓虫,因为大嫂家的茶园是不打农药的,这样可以保证茶叶的质量。当然,在辛勤劳动以后,收获也是丰厚的,每年收获的茶叶卖给厂家,都能得到可观的收入。

每次收获的茶叶,大嫂都把他们放在自己事先准备的茶缸里,并根据不同的采摘季节,将它们分类。

大嫂拿出最近一次采摘的和上一次采摘的两种茶叶,泡给我们喝。

最近一次采摘的茶叶,叶片看上去更小,也比较绿,摸起来也非常的柔软,似乎一不小心就会把茶叶捏碎。上一次采摘的茶叶相对"老"一点,叶片也更大一些。茶叶泡出来之后,新茶喝起来比较甘甜可口,而老茶则味道更浓。

记得我刚刚上大学时,辅导员来新宿舍查房。当他看到我的水杯底铺着一层厚厚的茶叶,水杯里的水都被茶叶泡得有些发黑,他大笑,指着我的鼻尖说:"你肯定是云南人!"

哈哈,我们云南人喝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我从小喝茶,但不像文化人那样慢慢品,我也不懂什么茶道、禅茶一味之类,只知道喝茶能保证头脑清醒,精力充沛,也可以清热去火。我想,可能我喝茶比较粗鲁吧,十多年下来,我喝茶是越喝越浓,后来喝咖啡,也是喜欢喝不加糖、奶的黑咖啡,总觉得这样喝起来挺过瘾的。

不过今天,面对上好的龙井茶,还是得学者品一品。泡茶时,第一道是不喝的,可我不知道,一下子喝光了。第二道,要等一下,等着茶叶慢慢被水浸透,一点点地沉入杯底。然后,拿起茶杯,开始品。要感觉要茶叶的味道是如何慢慢在嘴里弥散开来,最高境界,是要让茶水一点点地流入胃中,这样一来,从嘴巴,到喉咙,到食道,到胃,都均匀地铺满了茶叶的清香……

哦,头一次品茶,原来茶还可以这样喝啊。

据大嫂介绍,龙井分为西湖龙井与狮峰龙井。翁家村出产的是狮峰龙井。西湖龙井产自湖畔,味道香浓、醇厚;狮峰龙井产自高山,味道清新、回味。

茶文化真是一门学问.喝了十多年的茶,我却没注意到这一点。

喝过茶,面对人家的盛情款待,我们决定买龙井茶。问价格时,大嫂赶紧说:"再喝点,再喝点,你还没有品味出这茶的真味!"

我们又喝。

喝完后,大嫂开出的价格说是比市面价格低,我们根本没时间作市场调查,只觉得价钱很贵,又不好意思说出口,只好安慰自己,龙井茶毕竟是名茶,价格当然高昂。我悄悄将口袋里的现金作了预算,留出盘缠后,剩下的钱只够买二两龙井茶。

大嫂殷勤地将茶叶用包装袋装好,又用塑料袋装好,递给我,出乎意料的是,还递过来一张名片,上面不但有地址、电话,还有淘宝网的店铺,叮嘱道:"以后买龙井茶,直接登陆我家的淘宝网店啊。"

哦,这就是浙江山村的茶农,开网店,很现代。

云南有许多著名的茶叶基地.我到过西双版纳的茶园,去茶农家做过客、喝过茶.但云南茶农没有谁会像浙江茶农这样。我见过的云南茶农是少数民族,他们是从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形式,一步跨进市场经济,因此,他们的商品意识十分淡泊,显得憨厚、乃至木讷,在瞬息万变的激烈竞争中,很难开拓市场。这倒也是他们的可爱之处。

大嫂亲自送我们。烈日炎炎,我们顶着太阳在公交车站等候。当地一位大叔见此情景,立刻表示愿意用自己的车送我们进城。上车后,大叔和我们聊起家常,他也是茶叶专业户,也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我们,也欢迎我们淘宝时进他家的店铺。

从大妈主动来询问并教我们乘3号线,到公交车上大嫂邀请,最后搭大叔的车,看似他们的连环套,其实是他们巧抓商机。

经过愉快的龙井山园之行,我想,我得到了龙井问茶之问人的答案--浙商的成功之道。

在我国传统文化里,有排斥商人的传统。

儒家说商人"见利忘义",法家说商人是"五蠹"之一,古人骂商人有说商人散发着铜臭味。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文明是源于黄河流域的纯粹的农耕文明,强调礼仪、宗法,与古希腊的工商业文明大相径庭。即便在今天,社会上对于很多唯利是图、谋取暴利的商人,仍然采取鄙视、排斥的态度。

浙商却很好地处理了传统文化与商业精神的关系。浙商并不是赤裸裸地以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目的,走的是一种"利义兼得"的为商路线。浙商首先以一颗真诚的心,善良的心,交朋友之心,去赢得客户。在我们游览龙井山园的过程中,大嫂始终是抱着一种欢迎客人的态度,热心地招待我们游览、喝茶,如果我们不买茶,那么她招待我们的茶也算是她请我们的。这就是浙商的特点,先不谈生意,先交朋友。"生意不成仁义在"是浙商成功的秘诀之一。

其次,浙商都非常善于抓住机遇。大嫂在公交车上,看我们是游客打扮,就主动询问我们的去向, 一听说我们是去龙井山园,就很乐意地做我们的导游。在游览时,大嫂又主动邀请我们到她家去品茶。既然我们此行是打算买茶的,遇到这么热心的大嫂,卖的又是纯正的龙井,那就正中下怀了,双方各得其所。再有,我们回旅馆时,又一位大叔主动地愿意送我们,抓住机遇,留给我们联系方式,希望我们成为他的潜在客户。

以上两点,只是浙商成功的技巧,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浙商成功的态度。

浙商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热情、和善、有修养,他们都以百分之百的激情投入自己的事业。和善的人,都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丰富的人际资源!正是凭借着热情与和善这两种良好的态度,浙商才在当代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就,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致富。

最后,有教养,则是浙商能够长久地维持商业利益的秘诀。有很多商人,在取得一定的商业成就后.就不惜铤而走险、谋取暴利,或者是被胜利冲昏头脑,开始堕落、委靡。浙商非常注重自己的文化修养,始终保持浓厚的儒商风范,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以便维护和巩固自己的商业地位。

总而言之,我觉得,浙商成功的技巧:利义兼得,抓住机遇。浙商成功的态度:热情、和善、有修养。

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今后,自己工作或者经商,我要记住这次龙井问茶问到的最完美的答案--浙商的成功秘诀。

愉快的龙井问茶结束了。

回味这次龙井问茶问到的种种收获,如同品味着一杯香浓的龙井茶,慢慢浸润着我的心田。

图文提供/刘洋谷 在机场默默传播正能量的汉子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业复兴》立场。

♂《茶业复兴》版权遵循CC许可,署名,非商业,禁止演绎。

授权传播矩阵:51普洱网(昆明),《问道中国茶》杂志(武夷山),1510tea(北京)中国茶业新复兴计划孵化项目《茶膏网》(www.chagao.cn

同步传播自媒体:江南收藏、茶馆、弘益茶道美学、敬茶坊

♂给《茶业复兴》投稿或建议,请发送文图至[email protect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