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古道·凉亭·茶娘

发表于:2025-01-09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09日,在磐安,101岁的长寿老人陈球花,因为这三个元素,注定成为一位传奇女性。我们在澄溪岭古道寻访时,得知茶娘奶奶近日身体略感不适,已搬至横路村小女儿家生活。看到老人,发现她除了耳聋以外,身体还十分硬朗。在

在磐安,101岁的长寿老人陈球花,因为这三个元素,注定成为一位传奇女性。

我们在澄溪岭古道寻访时,得知茶娘奶奶近日身体略感不适,已搬至横路村小女儿家生活。看到老人,发现她除了耳聋以外,身体还十分硬朗。

在小女儿的翻译下,我们与老人简单对话,一起追寻那段令人遐想的历史。

磐安,地处婺、台、越、处四州交汇处,史上曾建有多条纵横交错的古道,以利交通。在古道上建亭施茶,也成为纯朴敦厚的磐安人的一种功德和修为。据有关史料记载,磐安境内的茶亭,最多时达到100多个。

1914年出生的陈球花,22岁那年,和全家搬到胡宅乡横路村,接下澄溪岭古道的施茶担子。古道边,有6间村人集资所建的房屋,专供施茶人居住。作为施茶的补助,还有几亩山林和田地,以供施茶者在这里生活。

澄溪岭,是"磐新古道"的必经之地,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每天都有很多盐夫经过这里,特别是到了茶叶、白术产季,一天到晚都是人。陈球花一家最多的时候一天烧了6担水。

陈球花印象最深的一次烧水,是1942年的农历四月。"从那年的四月初四开始,中国抗日部队住在这儿一个多月,四周全都是兵,牛马牵过来,路都被踩破了。"

水井在山脚,需要上下300多个阶梯。挑水的活太累,有时儿女难免抱怨。1958年,许多旧制取消,打土豪、分田地后,陈球花不再有施茶的责任,可老人依然坚持免费施茶。

夏日,每天要消耗六七担茶水。农家生活不易,不可能用上茶叶。六月霜,这种清凉降火的"野茶",是陈球花亲自去山上采摘的。

1978年,尖谊公路通车,古道渐渐废止。老人家门口的澄溪岭古道,被新建的公路劈成了两段。无人路经,老人也不需要再免费施茶。

从小女儿家中出来时,老人执意相送。她甚至骄傲地说:"我烧饭给你们去吃!走!到我家去!"小女儿说,老人很要强,年纪一大把了,还要操心儿女的事。

寻觅到老人住所,是间昏暗潮湿的小屋子。这些红色的奖状,成为屋子里最新、最亮的"摆设"。那是老人一生的骄傲,也让小屋子蓬荜生辉。

屋子里,东西都很老旧,也满是灰尘。时间,在这里凝固。

看得出来,老人住得很简陋,这让寻访到此的我们鼻尖泛酸。

在离家200米左右的坎子下,有块5平方米大小的菜地。地上有老人种的苋菜,如今已有1米多高。去年,老人坚持要自己种菜,在种土豆时昏倒,此后,子女不许她再种菜,可老人还是偷偷在种菜。平时,老人只要身体好,都坚持自己烧饭做菜。

我曾想,在那条古道上,在长达42年的岁月中,老人的施茶人生里,到底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即便古道早已荒芜。我一定要记录下这张面孔,她永远不应该消失。

(作者:邓国芳 张刘芃 来源:浙江日报 责编:艾文华)

更多关于茶的内容,请点击茶相关资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