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版纳州茶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网1月23日讯 ,我州茶叶工作坚持"稳定、改造、提质、增效、创优"的茶产业发展方针,在宣传、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及新科技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新成绩,为稳步推进全州茶叶产业向高效、品牌、精品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夯实了基础。
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州现有茶园面积87.64万亩,比上年增加9.43 万亩,增长12.05%。无性系茶园18.86 万亩,占总面积的25.1%;古茶园8.51 万亩,占总面积的9.71%。采摘面积77.23万亩,占总面积的88.12%。干毛茶产量4.46 万吨,完成省下达任务指标3.7 万吨的120.5%。全州茶叶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2.37 亿元,完成省下达任务50 亿元的124.74%。其中农业产值15.51 亿元,工业产值41.42 亿元,第三产业产值5.44 亿元。茶农人均产值4985 元,比上年增加1046 元。
全州有机茶园面积2.74 万亩,占总面积的3.12%;绿色食品茶3.22 万亩,占总面积的3.67%;无公害茶园51.53 万亩,占总面积的58.8%。有制茶企业1046 家,其中初制茶厂937家,精制茶厂155 家。139 家企业通过QS 认证,茶叶专业合作组织52 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 家,省级4 家,州级14 家。景洪市主要以加工绿茶、红茶和其他名优茶为主,勐海县、勐腊县以加工普洱茶为主。全州建立了以勐海茶业有限公司、七彩云南、陈升茶厂、大渡岗茶厂、古茶山公司、黎明茶厂等为代表的一批集种植、加工、贸易为一体的知名龙头企业,创立了"大益""七彩云南""岗绿""班章""陈升号"等品种丰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优茶精品。
2014 年,我州茶叶生产产销两旺,单产比上年提高4.9 公斤,价格是2007 年以来最高的一年。茶商茶人追捧的主要是古树茶、老树茶、知名小区茶、山头茶,同时周边的台地茶也受到青睐,价格比往年提高。
我州相关部门在继续贯彻落实《西双版纳州生态茶园建设规划(2014-2020)》和《西双版纳州关于加快珍贵用材林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西双版纳州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要点》,全面有序推进全州生态茶园建设。2014 年,争取省级资金400 万元,州内筹资500 万元,共计900 万元生态茶园建设资金。全州建设18.22 万亩生态茶园,其中:勐海12.64万亩,景洪2.58 万亩,勐腊3 万亩;并在茶地套种各种珍贵树种和经济林木204.65 万株。
我州组团参加普洱茶叶世博会、广州、深圳、济南等地举办的茶叶展销会,同时组织开展了州内名山名茶民间斗茶大会。举办了"采茶能手大赛""传统晒青手工制茶技艺大赛""茶庄茶人斗茶大赛""传统贡茶原料(晒青毛茶)斗茶大赛"等活动。通过活动,传承普洱茶传统加工工艺,弘扬普洱茶文化,使人们进一步了解普洱茶的历史,提高了古茶山的茶叶品质,增强了古茶资源的保护意识,促进了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全州茶行业主管部门全力支持勐海打造"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勐腊易武打造"中国贡茶第一镇",景洪大渡岗建设"中国茶叶第一乡",大益集团打造"普洱茶第一品牌",特别是勐海开展全国知名品牌普洱茶示范区创建工作。认真指导美芳农业专业合作社、七彩云南茶业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级标准茶园建设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
我州积极做好生态古茶园的保护工作,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古茶树保护条例》,制定古茶园管理技术规程和操作规范,严格保护茶园区的生态环境,禁止砍伐茶园中的林木、过度修剪、过度采摘,禁止移植古茶树。要求县乡成立古茶树资源保护领导机构,把保护古茶树资源纳入村规民约,对村干部、茶农进行古茶树采摘、修剪、中耕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培训,提高全社会保护古茶树意识,做到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机结合,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实施万名茶农培训工程。培训围绕普洱茶国家标准、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普洱茶原料加工管理与规范、病虫害防治、裁培管理技术、茶园机械化管理、中低产茶园改造、标准茶园建设生态茶园建设等为内容,全面系统地进行理论讲解,对普洱茶原料的手工制作技术全面做了现场指导,全面提高了广大茶农的综合技术。现已培训11330 人次,完成任务的113% 。
认真组织开展《走进茶树王国--西双版纳卷》丛书编撰及实物样制作工作,严格按省《总体方案》要求推进各个阶段工作。组织开展州内培训,按政府财政程序采购了开展野外调查所需物资设备,并开展了野外古茶树调查工作,计划调查古茶树525 株,现已调查525株,完成计划数的100%。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签订了《古茶树资源信息库建设协议书》,茶科所已开展古树资源标本室、科研成果展示厅改造建设,相关设备采购,相关信息资料收集查阅整理工作。与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西双版纳州古茶树资源实物样制作协议书》,现陈升茶业有限公司已提供试制样品,已于2014 年10 月27 日组织州内专家进行审评,于11 月13 日送省编委办审评、检测。(州生物产业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