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福建乌龙茶产业现状

发表于:2024-12-23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3日,一、现状及特点1.产区不断扩大,产品凸显区域特色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气候、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十分适宜乌龙茶茶树品种的生长,同时又是乌龙茶产制技术的发源地。长久以来,福建乌龙茶的传统产区主要在以安溪为中

一、现状及特点

1.产区不断扩大,产品凸显区域特色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气候、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十分适宜乌龙茶茶树品种的生长,同时又是乌龙茶产制技术的发源地。长久以来,福建乌龙茶的传统产区主要在以安溪为中心的闽南产区和以武夷山为中心的闽北产区共18个县(市、区),国家质检总局分别于2002年和2006年规定"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为地理标志产品。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又发布了《关于批准对福建乌龙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至此,福建省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扩大到了35个县、市、区。

近年来,除了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等早已家喻户晓的传统主打产品外,各区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乌龙茶产品百花齐放。县域优质产品如平和白芽奇兰茶、永春佛手茶、建瓯矮脚乌龙茶、漳平水仙茶饼等得到了适度规模的发展,在乌龙茶新植区如福州市闽侯县、漳平市永福镇、宁德市寿宁县、三明市大田县屏山乡等利用自身优越的高山生态条件,积极发展高山乌龙茶;华安县还利用本地区同一品种茶叶各个季节比邻近产区提早20多天采摘和多一季冬片茶的优势,开发了"明前茶"和"冬片茶",形成"五季茶"特色。部分茶区面对茶园受小绿叶蝉为害后的状况,适度利用原料,生产类似东方美人茶风格的茶叶,也获得成效。

从产区布局和面市产品类型可以看出品种优势、地理优势、科技进步、两岸交流等多元素同步融进了福建乌龙茶产业,这为日后的乌龙茶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茶叶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

乌龙茶产品的标准化水平逐步提高,共制(修)定各类乌龙茶标准50多个;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乌龙茶企业更是积极参与到标准化工作中:"台湾软枝乌龙茶标准化生产技术及产业化示范"项目、《永福高山茶(台式乌龙茶)栽培管理技术规范》、《永福高山茶(台式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永福高山茶(台式乌龙茶)》等系列标准、"武夷岩茶有机栽培及标准化加工新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高山优质乌龙茶标准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高山乌龙茶栽培技术规程》、《高山乌龙茶加工技术规程》等系列标准都是由企业与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和完成的。福建乌龙茶标准化水平的提高使得乌龙茶产制过程的管理更加规范化,为实现茶园生态化、生产清洁化、产品规格化和安全优质化奠定了基础。尤其是新植区按照产业发展目标加强了标准化实施力度。

3.质量安全意识日益增强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事故的频频曝光和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福建乌龙茶从业者逐渐把产品安全放在产业发展的首位,树立"质量安全是生命线"的理念:①积极开展QS、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等食品安全认证工作;②踊跃参与到茶叶产品安全的建设和示范工作中,如承担农业部首次在福建省实施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乌龙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福建区域重大科技项目"乌龙茶食品安全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武夷岩茶有机栽培及标准化加工新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等,2010年安溪县被福建省政府确定为国家级乌龙茶质量安全示范区,并将虎邱镇列为试点乡镇。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有助于福建乌龙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更为福建乌龙茶出口跨越绿色贸易壁垒做好充分准备。至2011年12月获得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茶加工企业数量达1300多家,其中含有乌龙茶产品的占75%以上。

4.茶叶科技进步明显

近年来,随着科技兴茶战略的实施,科技对乌龙茶产业贡献率正不断提升,管曦等采用数据包络法计算出1998~2006年福建乌龙茶的技术进步指数为1.070、年平均技术进步率为7.O%,均高于福建绿茶的1.026和2.6%,分析认为是福建乌龙茶效益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高于绿茶造成的。福建乌龙茶产品顺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较大,加工工艺不断改进,从业者在完善和深化传统工艺技术和理论研究的同时,对新工艺在品种适制性、工艺参数优化、新技术应用、与传统工艺的对比互补等方面也进行不断探索;福建乌龙茶加工设备的机械化水平较高,改进性能、推出新品是近年的科研重点,主要表现在单机自动化水平的提高,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旧工艺催生新产品的出现,清洁化、连续化加工设备和生产线的研制等方面,各项专利和成果不断涌现。福建乌龙茶科技进步主要得益于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等的密切合作,使得科研成果在生产上的实现速度大大加快,生产也为科研打开了思路。

5.海峡两岸茶叶合作日益密切

改革开放后,台湾先进的种茶、制茶技术传到福建,大大促进了福建茶产业的发展,台式乌龙茶是两岸在20世纪与21世纪交接之时的典型代表。2009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2011年3月国务院批准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为海峡两岸乌龙茶产业的交流带来了更多的机遇。高山乌龙茶是台湾乌龙茶的特色产品,近年来,福州市闽侯县、漳平市永福镇等利用自身与台湾高山地区具有相近生态环境的优势,引进软枝乌龙、金萱、四季春、翠玉等台湾茶树品种,系统性地研究其栽培及加工技术,大力发展台湾高山乌龙茶,永福镇成为了大陆地区最大的台湾软枝乌龙茶生产地。此外,台湾的资本、技术、市场营销、销售网络等现代农业要素也渐渐成为福建鸟龙茶企业发展借鉴学习的对象。民间斗茶习俗得到政府和社团协会学会的重视,2011年闽南茶叶协会将闽南斗茶延伸到两岸斗茶,有效促进两岸乌龙茶的产品交流、文化交流。

6.市场营销技术不断进步

(1)品牌建设不断推进

福建乌龙茶传统主产区安溪县和武夷山市在原有众多知名品牌的基础上,分别集中打造"武夷岩茶(大红袍)"和"安溪铁观音"两大区域公共品牌,"武夷山大红袍"被认定为2008年福建省著名商标和2009年中国驰名商标。其他乌龙茶产区纷纷效仿,每年都积极申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福建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知名商标等,为自己的产品打响知名度,如寿宁县积极为"寿宁高山乌龙茶"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为寿宁现有茶叶公共品牌;华安县铁观音则统一注册使用"华安仙都"品牌,利用公共品牌效应拓展市场。

(2)注重与各类文化形式、公关活动相结合

多年来,福建乌龙茶产业借助茶博览会、茶王赛、茶文化节、茶论坛、品茗赏艺等形式的茶事活动,在弘扬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的同时,推进产业发展。近年来,茶与旅游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茶旅游、茶庄园、茶博物馆、实景演出等新兴项目层出不穷,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内外活动平台上更是展露头角。

(3)有形市场不断拓展,无形市场逐渐兴起

2001年"安溪中国茶都"建成,成为全国茶叶市场的领军者,在其带领下,十年来各类乌龙茶批发市场、品牌直营店、超市等相继建成,市、县、乡三级多元化市场网络日臻完善;随着网络购物环境的日益成熟,乌龙茶网上销售电子商务平台也开始出现。

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1.存在的问题

(1)各产区发展不平衡

(2)标准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3)龙头企业带动力不足

(4)品牌保护意识不够

(5)茶文化的资源开发深度和群众参与广度不够

2.对策与建议

(1)强化培训,增进交流,促进各产区均衡发展

(2)扶持龙头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3)建立引导和监督机制,提高产业服务水平

(4)合理资源配置,增加科技贡献率

(5)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延伸产业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