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茶史年表:普洱茶大事记

发表于:2025-01-24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4日,公元前1066年东晋•常璩(公元347年或稍后)的《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丹漆茶蜜,皆纳贡之。"周武王在公元前1066年率南方八个小国讨伐纣王,当时,云南的濮人向周武王敬

公元前1066年

东晋•常璩(公元347年或稍后)的《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丹漆茶蜜,皆纳贡之。"周武王在公元前1066年率南方八个小国讨伐纣王,当时,云南的濮人向周武王敬贡云南茶。这时的云南茶,即是后来被称之为普洱茶。

公元前109年

三国魏•吴普《本草•菜部》记有:"苦菜一名荼,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茶即古荼字。"益州"系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建立滇国、封尝羌为滇王,以滇池为中心,设益州郡。说明西汉时期,云南就已种植茶树。

225年(蜀建兴三年)

诸葛亮孔明平定南中(从东汉末起,南中是全滇和黔西北、川西南的总称)后,在南中地区倡导种茶,发展南中地区经济,使南中茶子颇负盛名。

863年(唐懿宗咸通四年)

唐•樊绰正月二十九日著《蛮书》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银生是唐南诏国一节度府名,治位今云南景东县,辖今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及临沧市的南部,是有关我国云南少数民族饮茶、业茶的最早记载。

1383年(明洪武十六年)

普洱治地改名普耳。

1573~1620年(明万历年间)

普洱治地改名普洱,普洱茶因此而得名。《滇略》(1620)卷三中云:"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这是普洱茶第一次作为专有名词出现。

1716年(清圣祖康熙五十五年)

十二月初八,开化(今云南文山县)总兵阎光纬"进普洱肆拾圆,孔雀翅肆拾副,女儿茶捌篓"。是普洱茶、女儿茶进贡最早的记载。

1729年(清世宗雍正七年)设攸乐同知

清廷在云南景洪攸乐山增设"攸乐同知",驻右营,统兵五百,负责征收茶税等事务。另在勐海、勐遮、易武等地设立"钱粮茶务军功司",专门负责管理当地赋税和茶政方面的问题。

1730年(清世宗雍正八年)思茅设总茶店

清倪蜕《滇西历年志》载,雍正七年乙酉,云南总督鄂尔泰奏设总茶店于思茅,以通判司其事。六大山产茶,向系商民在彼地坐放收发,各贩于普洱,上纳税课转运由来已久。"至是,以商民盘剥生事,议设总茶店以笼其利权。"于是通判朱肃上议,将新旧商民全部赶走,逗留复入者俱枷押出镜。其茶令茶户尽数运至总店,领给价值。

1755年(清高宗乾隆二十年)前后

张泓《滇南新语》载:"滇茶有数种,盛行者曰木邦、曰普洱",木邦叶粗味涩,冒普洱茶以愚商贩。"普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毛尖即雨前所采者,不作团,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绿可爱。芽茶较毛尖稍壮,采治成团,以二两四两为率,滇人重之。女儿茶亦芽茶之类,取于谷雨后,以一斤至十斤为一团,皆夷女采治,货银以积为奁资,故名。制抚例用三者充岁贡。"在岁贡中,"亦有女儿茶膏,并进蕊珠茶。"是这时对云南普洱茶最为翔实的记述。

1799年(清仁宗嘉庆四年)

檀萃《滇海虞衡志》载:"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出普洱所属六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普洱茶产销处于极盛时期。

1807年(清仁宗嘉庆十二年)

师范在这年撰刊的《滇系•异产》载:"普洱茶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六茶山,而倚邦、蛮砖者味较胜。"

1825年(清宣宗道光五年)

阮福《普洱茶记》上有"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时"的记载。这是第一篇详细记述普洱茶的文献。

1838年(清宣宗道光十八年)

云南勐腊易武茶商张应兆和全寨人在原石屏会馆关帝庙右侧竖立"茶案碑",石碑文一千一百四十二字,记载张应兆、胡邦有上诉易武土官,要求减轻茶税,土官不予采纳,还对张的两个儿子监禁虐待。张又约吕文彩上控易武土官,引起普洱府重视,黄主讯断了全案,谕易武土官"听其民便,不得苛索。"并提高了茶价,减少了茶税。为了不使易武土官滥派茶税,或日久复辙,张应兆便在易武立了一块"断案碑"。

1897年(清德宗光绪二十三年)

《德宗实录》载,六月云贵总督崧蕃甘奏,"思茅开设洋关,厘务减色,请将所产普茶,照本省土药抽收地厘金,以顾滇饷。"

1902年(清德宗光绪二十八年)

现代形状的云南沱茶开始在下关永昌祥、复春和等茶庄创制。

1912年(民国元年)

佛海将团茶改制成带把的"心脏形",取名宝焰牌紧茶。

1916年(民国五年)

云南沱茶首次定型加工为现在的碗形沱茶。

1925年(民国十四年)

佛海成立"可以兴茶庄"

1925年,

周文卿在佛海(今勐海)正式成立"可以兴茶庄",开始以家庭成员为主,只收购散茶,运出思茅销售。1927年制成圆茶、砖茶、沱茶,用笋叶和竹筐包装,销往藏族地区。

1928年试销香港,销路较好。

1932年,加入"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公司年出口茶叶数量在2万多驮。

1941年,可以兴茶庄因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而被迫停产。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

民国政府经济部所属中国茶业公司与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合资,创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的前身),于12月16日正式成立。办公地址设在昆明威远街208号。缪嘉铭为董事长,郑鹤春为经理。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

3月8日,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顺宁(今凤庆)实验茶厂正式成立。厂长冯绍裘。1945年10月31日正式任命吴国英为厂长。

5月,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在宜良县城近郊的下栗者村租用村民旧房设临时制茶所,何亦鲁任所长,为省办茶叶技术人员训练班实习场所。同年10月改为茶场。民国二十九年(1940)5月,改茶场为茶厂,童衣云任厂长。

10月,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在昆明建立复兴茶厂(昆明茶厂前身),厂址设在昆明金碧路478号(今342号),童衣云任厂长。主要任务是用勐库和凤山茶为原料加工名牌,复兴沱茶。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

4月1日,佛海(今勐海)茶厂正式成立,厂址在博爱路(今保健路)。厂区占地面积40亩,有厂房2160平方米,职工80人左右。主要生产紧茶销西藏。厂长范和钧。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茶厂停产。1952年正式恢复生产,唐庆阳任厂长。1953年3月更名为中国茶业公司西双版纳制茶厂;1954年更名为云南省茶业公司西双版纳茶厂;1959年更名为思茅专区勐海茶厂;1961年更名为勐海县茶厂;1963年更名为云南勐海茶厂;1970年复称勐海县茶厂;1982年更名为勐海茶厂。

现在的勐海茶厂是1958年由老厂搬至新茶路一号重建的厂。

1941年(民国三十年)

3月,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与康藏商人代表蒙藏委员会委员格桑泽仁订约,合出资15万元,在下关成立康藏茶厂,制造藏销紧茶、砖茶。任命周※昌为厂长。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4月1日

云南省思普企业局成立。以茶叶为主要产品。种植场设于车里之南糯山。制茶厂设于南糯山之石头寨。

1950年9月

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是年,与下关茶厂共同熬制普洱茶膏2100千克供应西藏。

1950年

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在勐海县南糯山半坡寨发现栽培型古茶树。该树位于海拔1100米的茶树林中,树高9.55米,对幅10米,主干138厘米,树龄800余年。

1951年8月

云南省农林厅佛海(今勐海)茶叶试验场在接收民国时期思普企业局思普垦植场(勐海南糯山)的基础上成立。场部设在佛海县曼真,辖南糯山一厂和南糯山二场。1953年更名为云南省农林厅勐海茶叶试验站;1954年更名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1955年改区为州)勐海茶叶试验站;1959年更名为云南省思茅专区茶叶科学研究所。1963年更名为云南省勐海茶叶试验站;1972年更名为云南省茶叶研究所;1979年更名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蒋铨,第二任所长张顺高,第三任所长王海思,第四任所长王平盛,第五任(现任)所长张俊。

1951年12月

"中茶"商标注册

中国茶业公司"中茶"商标(8个红色"中"字组成圆圈,中间是绿色"茶"字)经中央私营企业局核准,发给商标审定书,取得专利权。

1962年2月

发现巴达野生古茶树

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张顺高和勐海茶厂刘宪荣在勐海县巴达区贺松乡的小黑山原始森林里考察时发现,主干直径1米,树高32.12米,树龄在1700年左右。

1966年5月

在云南省园艺学会茶叶组的基础上,组织了茶叶学会的筹备委员会。经省科协同意,省人委办公厅批准,在勐海举行成立大会。斯元仁为理事长,金鸿祥为秘书长。

1967年

下关茶厂将心脏形紧茶改变成长方形砖片。每片净重250g,用中茶牌商标。

1973年

云南农业大学设立茶叶专修科,学制3年,校址在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1980年,迁至昆明市黑龙潭。1984年改为4年本科,隶属园艺系。1994年成立茶学系。

是年,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开始办理自营出口茶叶业务,并在昆明茶厂试制沤堆发酵普洱茶成功,当年出口普洱茶10.2吨。

1974年

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在昆明、勐海、下关、普洱四个茶厂推广加工沤堆发酵普洱茶。

1979年

2月21日~25日,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在昆明召开普洱茶加工座谈会,拟定了"云南普洱茶制造工艺要求(试行办法)",统一了九个标准样,确定了普洱茶茶号的编号办法。统一了普洱茶的质量标准和加工工艺。

4月1日,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以[79]云外茶调字第40/12号文件下发昆明、勐海、下关、普洱4个茶厂《关于普洱茶品质规格和制造要求的通知》。

9月,下关甲级沱茶荣获国家银质奖,并被评为省优产品。

1981年

10月19日,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以(81)云外茶技字第142/29号文件,给昆明、下关、勐海、普洱、澜沧、景谷茶厂发出《检发云南普洱茶品质规格试行技术标准的通知》,规定了普洱茶的感官司指标、理化指标、成品质量、包装材料等指标和要求。

1986年

3月10日,云南普洱沱茶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荣获第九届国际食品汉白玉金冠奖。

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偕其丈夫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来昆明访问,饶有兴致地鉴赏了陈列在西山华亭寺中的云南普洱茶。

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视察下关茶厂,对原有带把的心脏型紧茶,表示仍有部分藏族人民喜欢。下关茶厂开始恢复带把的心脏型紧茶生产。

1987年

7月15日,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在欧洲的沱茶总代理商法国甘浦尔先生在巴黎王子酒家举行法国国家级的"云南沱茶研究报告会"。发布的临床试验报告称:云南沱茶特有疗效,可降低人体中的血脂含量。此事在法国《欧洲时报》、香港《成报》、中国《国际贸易消息》及《云南日报》均作了报导。

10月15日,下关茶厂生产的云南沱茶在德国杜塞尔多夫第10届国际食品节荣获"世界食品金冠奖"。

是年,昆明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心血管组对沱茶的药理效应进行临床试验,一组服用沱茶(55例),一组服用西药安妥明(33例),结果表明,服用沱茶者血脂、胆固醇的下降率明显高于服用安妥明者。

1988年

11月,由赵春洲、张顺高主编的《版纳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西双版纳茶叶专辑)》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内部出版,内有16篇关于普洱茶的珍贵资料和文章。

12月13日~1989年元月1日,台湾茶艺大陆观光团由台北茶艺文化事业联谊会会长季野先生率领一行14人,到云南昆明、下关、勐海等茶区考察普洱茶,寻根访组,朝拜勐海巴达1700年的野生古茶王。

1990年

11月30日,"宝焰牌"紧茶注册商标正式启用,注册证号码为535357。

是年,在亚太地区国际肿瘤学术会议上,昆明天然药物研究所国家级专家梁明达、胡美英教授公开展示了普洱茶抗癌作用的科研成果及产品。两位教授发现,普洱茶杀灭癌细胞的作用最为强烈,甚至常人喝茶的百分之一的浓度亦有明显作用。

1991年

3月,原思茅地区外贸局副局长何仕华,根据群众反映,在澜沧县富东乡邦崴村发现邦崴古茶树。树高11.8米,树幅8.2×9米,树龄在千年左右。

1992年

"松鹤"牌沱茶(内销)注册商标正式启用,商标注册证号为585634号。

10月11日~14日,云南省茶叶学会、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思茅地区茶叶学会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联合召开"澜沧邦崴古树考察论证会"。全国有关茶叶科研、院校等单位的46位茶叶专家参加。论证结果是:该古茶树树龄千年左右,是野生型与栽培型之间的过渡类

1993年

3月15日,下关茶厂生产的云南沱茶在西班牙马德里第十六届国际食品节上第三次被评为"世界食品饮料金冠奖"。

4月4日~11日,由云南省茶叶学会、思茅地区茶叶学会、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国茶叶学会等单位联合召开的"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及思茅地区行署举办的"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在思茅市隆重举行。有9个国家和地区的181位专家学者出席,收到论文76篇。6日,全体代表前往澜沧邦崴村参观古茶树,并以两会代表名义在古树旁竖立"保护古茶树,弘扬茶文化"的石碑。

会后,由黄桂枢主编的《中国普洱茶文化研究•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于1994年4月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4月,由黄桂枢主编的《中国普洱茶诗词楹联集》一书出版,收录410首诗词、52幅楹联、8首新民歌、9首中外古茶诗。

4月13日~16日,云南省茶叶学会、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外贸局、茶叶学会等单位主办的"首届西双版纳国际茶王节在景洪市举行。来自6个国家和地区、国内11个省市茶界人士195人出席。

12月,由魏谋城主编的《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志》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记述了从1938~1990年云南茶产业发展的历程。

1994年

8月12日~15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在昆明市联合召开第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有7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省265位茶界人士参加。

8月30日,由下关茶厂、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重庆渝中茶叶公司等5个单位共同发起,经省体改委批准,"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在下关茶厂挂牌成立。

1998年12月,经大理州政府批准,以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为母公司,以大理州茶叶 有限责任公司和南涧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为子公司,组建"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95年

12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普洱茶学会创会会长邓时海著《普洱茶》由台湾壶中天地杂志社出版发行。2004年4月,云南科技出版社再版。

1996年

11月12日~17日,思茅地区召开哀牢山古茶对考察论证会,邀请10位专家学者到镇沅县九甲乡和平村千家寨考察、论证。其中最古老的一棵茶树树龄2700年,树基部直径1.2米,树高25.5米,树幅22米。

1997年

2月28日

第二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澜沧县召开。参加研讨会的有海内外专家学者56人,提交论文20篇,会上交流了11篇。全体与会者实地考察研讨了景迈万亩古茶林。

4月8日,我国首套《茶》邮票在全国发行。全套邮票4枚:《茶树》(云南澜沧邦崴古茶树)、《茶圣》(陆羽)、《茶器》(唐代鎏金银茶碾)、《茶会》(明代《惠山茶会图》)。澜沧邦崴古茶树为第1枚,面值50分。这套邮票由任宇设计。

2000年

7月,勐海茶厂大益牌商标正式注册使用。

8月8日,云南茶叶批发市场在昆明市金实小区南门隆重开业。这是经云南省商品市场建设和管理办公室云市办[2000]005号文件批准,由云南省思佳工贸有限公司和云南省茶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省级大型茶叶专业市场。

2001年

2月28日,普洱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原普洱茶公司内隆重成立。原外贸公司经理赵华琼出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4月8日~11日,思茅市在镇沅县举行第三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会专家学者63人,提交论文22篇。会议通过了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保护倡议书。

2002年

3月25日~4月5日,应台湾中华茶联合促进会原会长黄文基的邀请,以云南省茶业协会秘书长苏芳华为团长的云南茶文化考察团一行15人到台湾进行普洱茶文化考察和交流活动。

6月3日~6日,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云南省茶业协会主办的2002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景洪市隆重举行。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港、澳、台和中国大陆15个省、市、自治区的19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会上通过了对《中国普洱茶原产地区域论证意见》。会上,苏芳华主编的《二OO二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9月24日~25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思茅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茶城--思茅茶文化研讨会"在思茅市召开,参会的30多名国内专家、学者审议通过了思茅市人民政府提交的《中国茶城建设初步设想》。会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正式授予思茅市为"中国茶城"称号。

11月17日~18日,由云南省茶业协会和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共同举办的"云南古茶园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座谈会"在勐腊县勐仑植物园召开。

11月24日,在2002广州茶博览交易会第二届(秋季)优质茶评比大赛中,云南古普洱茶公司的宫廷普洱茶荣获"普洱茶王"称号。100g宫廷普洱茶王拍卖了16万元。

2003年

1月,黄桂枢主编的《中国普洱茶文化新探》一书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内容包括了第二、三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和2002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2002年9月"中国茶城(思茅市)茶文化研讨会"部分论文。

3月,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颁布《云南普洱茶地方标准》。这是云南省第一个茶叶地方标准。

2004年

2月,中国普洱茶研究院在云南省思茅茶树良种场基础上成立,院长杨柳霞。

3月,周红杰主编的《云南普洱茶》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本系统介绍云南普洱茶的专著。

11月11日,由临沧市人民政府茶叶办公室、临沧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临沧首届大友杯普洱茶神农奖公开赛",评出金奖一名、银奖二名、铜奖三名、优质奖八名。

12月19日,云南科技出版社与云南省茶叶商会共同在云茶大酒店召开"什么是普洱茶"专家座谈会。20位专家针对目前社会和学术界对普洱茶认识的现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2005年

2月,由云南科技出版社主编的《云南普洱茶》(春)出版发行。

3月27日~30日,由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主办的"纪念孔明兴茶1780周年暨中国云南普洱茶古茶山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勐腊县勐仑镇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隆重举行。会上,张顺高主编的《中国云南古茶山•茶文化研究(纪念孔明兴茶1780周年)暨中国云南普洱茶古茶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通过了保护和利用古茶树资源为主题的《勐仑宣言》。

4月,张孙民主编的《普洱茶源》一书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4月28日~30日,由思茅市人民政府、云南省农业厅、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云南省茶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普洱茶叶节、首届全球普洱茶嘉年会、云南首届普洱茶交易会"在云南思茅举行。

4月26日,第七届中国普洱茶叶节评出了10名首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他们是:香港的白水清、何景成,法国甘浦尔,台湾石昆牧,陕西纪晓明,韩国姜育发和云南罗乃炘、周红杰、张宝三、黄桂枢。

5月1日,由首届"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普洱茶文化北京行组委会举办的"马帮茶道•瑞贡京城"出发活动正式在普洱县举行,主办方共有120匹马,驮有224筐14420片普洱茶,于5月1日由普洱出发,途径成都、西安、太原、河北五省的80多个县、市,行程4000多公里,于10月9日到达北京,10月27日返回昆明。

6月16日,由云南六大茶山茶叶公司为广东芳村茶叶城开业志庆制作,由广州市锦桂房地产开发公司收藏的重3.6吨,直径3.28米,厚0.375米的巨型普洱茶饼落户广州芳村茶叶城。此饼已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

6月16日,应广州茶文化促进会、广州芳村茶叶市场邀请,由省茶叶商会常务副会长田世云、副会长苏芳华、秘书长丁启祥带队,包括阮殿蓉、周红杰、张俊、曾云荣、何仕华、杨行吉、邹炳良、吴启英、黄桂枢等12名普洱茶专家宣讲团,赴广州出席为期两天的"谈古论今话普洱"大型茶文化活动,向广州市民宣讲普洱茶。

7月31日,全国首个以普洱茶为经营内容的茶叶城在广州芳村开业,占地2万多平方米,百余家大小茶商云集其中。

8月,邓时海、耿建兴著《普洱茶续》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10月13日,首座普洱茶都落户京城马连道茶城。这是思茅市和北京市宣武区政府联合建立的"普洱茶都",经营的茶商有100多家,经营普洱茶品种有400多个。这是我国首家以普洱茶为主体的茶叶展示交易中心。

10月15日,云南马帮进京文化活动在北京老舍茶馆举行了"希望工程云南普洱茶慈善拍卖"。著名电影、电视明星张国立捐出委托马帮经4000公里驮到北京的9999号普洱茶,7饼共拍得160万元高价。

10月28日,全国首家普洱茶品质检测中心在云南云药实验室挂牌成立。这是专门从事普洱研究与开发和普洱茶品质检测分析的机构。

10月31日,国家商标局向云南普洱茶叶协会颁发了《普洱茶原产地证明商标注册证》。

11月10日"滇茶大益天下,马帮西藏行"活动在勐海县拉开帷幕。这支由99匹马组成的马帮,共有13名女子马锅头,他们赶着驮运普洱茶的99匹马,沿滇藏茶马古道挺进西藏。

12月,王美津主编的《普洱茶•经典文选》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6年

2月12日,由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北京亚视星空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举办的"马帮贡茶万里行"活动由勐腊县易武镇出发,99匹马组成的大马帮,驮运普洱茶经广西、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天津九省一市76县,7月到达北京。

3月,詹英佩著《中国普洱茶六大茶山》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4月8日,云南普洱茶叶协会在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宣告成立。

4月9日,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和云南普洱茶研究院挂牌仪式在云南农业大学隆重举行。

4月30日~5月2日,中国临沧首届茶文化博览会在临翔区举行。

7月1日,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103-2006《普洱茶》和DB53/T171-173-2006《普洱茶综合标准》。

9月22日~2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在云南茶叶市场隆重举行。会议期间举行了"中国云南首届普洱茶茶王评选活动",评出普洱生茶饼、砖、沱;普洱熟茶饼、砖、沱和宫廷普洱茶七个茶王。澜沧古茶有限公司的宫廷普洱散茶100克拍卖了22万元。

2008年

12月1日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GB/T 22111-2008)开始实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