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苛刻农残检测标准安溪茶终要淡出国际市场?

发表于:2025-01-23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3日,连续两年,福建乌龙茶出口持续下降,去年降幅近11%,占出口量八成的日本降幅达14%,主要原因是绿色壁垒让出口门槛变高。业界有人担忧,乌龙茶是否会最终淡出国际市场?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日本这样一个只消费中

连续两年,福建乌龙茶出口持续下降,去年降幅近11%,占出口量八成的日本降幅达14%,主要原因是绿色壁垒让出口门槛变高。业界有人担忧,乌龙茶是否会最终淡出国际市场?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日本这样一个只消费中低档茶的"大市场",究竟是一块鸡肋,还是一只熊掌?是要最终放弃,还是牢牢抓住?安溪有关资深人士指出,如果技术上去了,五年后,安溪茶可能不再需要出口。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福建乌龙茶在日本市场的销售达到鼎盛时期。此后,随着日本消费者口味的变化,乌龙茶不再是日本人的至爱,绿茶饮料开始挤占乌龙茶市场份额。销量还受到日本气候的影响,由于乌龙茶在日本80%是以罐装茶饮料的面貌出现,如果天气不是太炎热,日本人对茶饮料的需求不是很大。近年来乌龙茶在日本的不太成功,几乎都能从这两方面找到答案。

苛刻的农残检测标准

中国入世后,中国乌龙茶最大的出口国日本,先是对茶叶设了108种农残标准,去年7月发布的《食品安全基本法》,又要求在2006年5月前对农残控制实施新的标准,这些都预示着今后的出口门槛将更高。"绿色壁垒"只是个屏障,但逾越这个屏障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这些近乎苛刻的农残检测标准有点无理,让人气愤,但农残检测难过关也暴露出乌龙茶的生产经营产业化水平低的问题。

安溪茶出口日本不是没有吃过农残较高的亏,安溪茶叶总公司杨宝荣总经理对此深有体会,一旦检测出农残过高,日本要么要求退货,要么借机压价,有时价格甚至低到亏本,而企业只有被迫接受。吃一堑长一智,这几年,安溪县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干预,从源头上治理农残,在茶叶的种植过程中,禁止使用一切农药残留高、重金属含量高的农药、化肥,提倡使用低毒农药和有机肥料,同时通过天敌来给茶叶治虫。通过宣传教育、技术指导、违规处罚和签订责任状等方式,使茶农充分认识到降低农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安溪这几年以市场为导向,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按照绿色食品对有机茶的标准操作,建设生态茶园,发展无公害、纯天然的有机茶。

祥华茶农吴伟剑说,这两年政府在高毒、高残的农药方面抓得严,管得紧,安溪茶的农残降了很多,但在福建检测达标,出口后检测又可能不行。出口茶与内销茶的检测标准是一样的,但检测手段不同。在国内,茶叶泡成茶水后农残、重金属很难检测出来,而一旦出口,要把茶叶粉碎检测,也就是检测干茶粉,这就很严格了,"我们的检测技术手段还达不到国外的水平。"

杨宝荣也谈到了现实的困难,对于日益提高的农残检测标准,中国这样一个先天技术基础较低的国家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短期内不可能把农残降低到他们苛刻的要求上",想要一下子跨越"绿色壁垒"的门槛还很难。

国际市场是"鸡肋"

安溪华福茶厂高金典总经理的茶叶生意做得很大,但出口的量很小。1995年-1996年,高金典曾做过一些日本市场生意,此后就放弃了,而改投马来西亚市场,因为日本人"很挑剔"。日本这样一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消费中低档茶是有原因的,有人说,日本人"小气",也有人说日本人"喝不起"。在高金典看来,日本生意人很现实,目光很长远,高档茶只是"一时之举",而不能确保长期供应,这就给销路不是太好的中低档茶提供了市场空间,而且日本人还可以借农残不达标乘机压价。因此,价格昂贵的春茶日本人一般是不会问津的,他们更倾向于价格不高的夏茶。更重要的是,日本生意人生财有道,从中国进口低档茶,然后抽出茶浆,做成茶饮料,再反销到中国,从中大赚一笔。日本与马来西亚也不同,日本的茶叶市场基本上是由几个大茶商在控制,宏观调控工作到位,在杀价上很容易达成统一;马来西亚则更多的是散户。但东南亚国家对中国乌龙茶的农药残检测要求都很严,并常借机压价。

国际市场长期以来对中低档茶的"情有独钟"以及一成不变的价格,使茶叶外贸生意低迷,这样的鸡肋市场无疑吊不起茶农和茶商的胃口。单以出口铁观音为例,特级铁观音120元/公斤,一级铁观音50元/公斤,而收购毛茶则要25元/公斤,这样微薄的利润与内销相比差得太多。"既要求外贸价格几十年不变,又要求农残达标,这样的出口生意太难做了。"杨宝荣无奈地说,"安溪目前几乎找不到这样的茶叶原料,只能从外地调。"据了解,目前安溪茶的外贸订单很多,但没有原料做。个别茶厂为了满足国外客户需求,只能从外地调一些低价格的原料过来加工,甚至是进行"绿改乌"(注:绿茶改成乌龙茶),而这样做无法保证茶叶质量,最终遭到排斥。基于此,有业内人士指出,要保住安溪茶的国际市场,必须引导国外消费者喝高档茶,以质量赢茶文化得市场。

还要内外销并举

苛刻的出口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乌龙茶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一些屡屡在农残检测上吃哑巴亏的企业最终对国际市场失去信心,而把目光转向国内。还在坚守阵地的人则希望内外通吃,出口量最大的日本及东南亚市场不但不能放弃,还要拓展俄罗斯、欧美市场。

除了"绿色壁垒"这一门槛,近年来安溪茶虽然因较好的质量在出口时价格略有提高,但茶叶的加工成本也相应增加了,算一下,并没有多少利润可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茶厂出口的积极性。另外,国家的出口政策也发生了较大改变,以前只是一些贸易公司在做出口,现在供货商多了,竞争日益激烈。安溪农业与茶果局蔡建明局长给记者分析了当前安溪茶的出口形势。

虽然安溪茶国内市场比国外市场更大,内销比外销更火,但安溪还是坚持内外销并举的销售策略。蔡建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上世纪80年代,安溪平茶商网均年产10万担茶(注:1担=50公斤),当时出口占80%,内销只有20%;最近两年,安溪每年产茶30万担,出口下降为40%,内销则上升到60%。出口比例固然下降了,但出口总量仍是上升的。由于目前国内市场还无法全部消化所产茶叶,剩余的何不出口到国外呢?即使利润低一点也是值得的。

杨宝荣也承认,从整个市场来看,安溪茶的出口量并没有下降,由于安溪茶受"绿色壁垒"限制被迫降价5%至10%,价格上不去,就只有靠数量来赢得出口总额。

5年后无需出口?

身兼"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茉莉花茶的自然香"等三大特点的安溪茶,目前正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保健作用赢得全国各地人的喜爱。近几年内销拓展力度的加大使国内市场尤其是北方市场不断被打开,内需日益增加,在此方面,安溪的茶叶推销大军和分布全国各地的闽南生意人功不可没。"安溪中国茶都开业三年来,北方市场的茶叶需求量正以每年100%到200%的高速度递增,而且利润丰厚。"中国茶都管委会党支部林水亚书记对安溪茶的北方市场尤其看好。目前乌龙茶在国内茶叶市场的占有率虽然只有6%,但强劲的销售势头注定乌龙茶有深厚的后劲、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利润空间。制茶工艺的不断进步,使近年来安溪茶的质量越来越高,低档茶越来越少,中高档茶一年比一年多。国内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