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中茶
十年前后
中国和斯里兰卡对比,10年前,出口量、值相当(90年中国出口量20.4万吨,创汇4.2亿美元。斯里兰卡出口量20.3万吨,创汇3.7亿美元);2001年后,中国茶叶出口24.9万吨,创汇3.9亿美元。斯里兰卡出口26万吨,创汇7亿美元。
3中西茶业
有人说:"中国有茶无业,西方无茶有业"。全球茶叶年销售169亿美元,英国不产茶,却有世界著名的大茶商,100多年长盛不衰,。当"立顿"红茶打入中国市场时,媒体出现了"洋茶进口,龙井洗手"的报道,其年销售额超过我国年茶叶总产值,靠品牌占据全球60%的市场。美国不产茶,每年进口9万吨中低档茶,加工销售40多亿美元,而中国年销售额不过180多亿元人民币。二、软硬中茶
1硬件不优:硬件指茶圆茶厂产品和市场载体.
1.1茶园生产力低:一是无性良种少;二是高山优质茶产区茶园少;三是现有茶园因肥培水平低,分散、老化、抛荒等现象严重;四是茶叶采摘不力,优质春茶原料往往因采工组织不力,销售渠道不畅,不能及时采摘,浪费巨大。因为茶叶容易老化,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一把草"的说法。
1.2茶厂生产力低:因茶厂规模小、设备差,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低,竞争实力弱。奇怪的是,茶厂规模仍有缩小之势。湖南五大花茶厂年产一万吨,面临私营企业低质低价争原料、抢市场,都陷入了亏损状态。猴王牌销量从96年的10万担下降到99年的7万担。各初制厂规模小、设备差,有一定规模的国营集体茶场却一分为几,掠夺式经营。
1.3市场建设不足:由于产品没有市场信息指导,没有畅通无阻的渠道销售,盲目种植、盲目生产,销售困难。即便有,也是有一时,无一时;短期有,长期无。出口上,全国没有一个拍卖市场,生产无法与国际市场相联系。
1.4产品竞争乏力:品牌多,名牌少,没有象"立顿"这样的世界级品牌;产品质量差,原料差,感观品质差;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卫生指标不合格,农残超标。
2软件不足:软件指政策体制科技管理和人才
2.1管理水平不高:由于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整个行业对管理科学重视不够,管理人员基本上没有受过管理专业培训,现有企业潜力发挥不出来。
2.2行业管理无序:当前茶业好似纯粹自由市场经济,放任自流。一是茶叶投资混乱,不仅投入不足(国外发展良种茶园,政府给予补贴,我国则没有。),而且投资失误。投资项目缺乏论证,缺乏监督,重复建设,盲目建设。西部边远某县,为开发茶叶一年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三大项目(儿茶素厂、老茶园改造、厂房设备),该县效益每亩近千元的良种茶园仅200亩。儿茶素厂因全国有50多家,有效益的仅有1~2家,该厂至今没有效益。又如,某企业,产品市场本来在萎缩,还在99年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一厂房(其中大部分为无偿投入)。某库区移民安置工程,总投资3000多万用于茶叶开发,实际上用于建园建厂的据说不足六成,现已进入高产期,而每年茶叶产值不到100万元!茶叶种苗工程建设,本来是中央的一项正确决策。但是,某地种苗工程投资几千万元,建了如下三大项目:征地;建宾馆;建母本园和苗甫。而该地区现有良种繁殖基地不少铁观音于10个。据测算,这些资金如用来进行种苗补贴,可以发展几万亩良种。二是利益分配失衡。由于"重商轻农"的观念作怪和"供过于求"的客观存在,茶园无人投入、管理。而城区茶庄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大城市每2000人一个茶庄、茶馆),何故?因为在茶叶产、供、销链条中,种植环节分到的利益才30%,与其生产成本相当,无利可图,利润大多集中在供销环节。因此,有"种茶得微利,加工得小利,流通得大利"之说。后者不管茶园基地,茶贱伤农,茶园抛荒也就不奇怪了。三是税收过重,税负不公。由于当前多种经济成份存在,私营企业实行包干征收,公有企业则按帐征收。因而,前者很轻,后者很重,至少相差5%。在当前残酷的市场竞争和微利时代,私营企业足以用税收的因素置国营企业于死地。而多种税收(特产税7%+16%,增值税17%)比世界上税收最高的阿根廷还高1.5倍,斯、肯、日则免税。四是市场管理混乱。主要是价格混乱,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如花茶有"一压复提"工艺的创造;茶中掺黄泥、面粉、食盐;"猴王"花茶的假冒产品达10万担,与正宗产品销量相当,价值1亿多元,国家损失每年几千万元。在市场上,茶叶价格因实行随行就市,同等质量的散茶价格可能相差几倍。市场、商场只顾出租店面、柜台,对质量、价格、打假要么不闻不问,要么缺乏有效手段。
2.3人才严重短缺:由于茶叶全行业亏损,专业人员纷纷改行下岗。在岗的或者在政府机关,或者在效益较好的大企业,或者自立门户经商卖茶,而种植业、企业市场一线人才严重短缺。
2.4市场开拓不力:台湾茶商黄正达说,印度、斯里兰卡供养着世界上十大茶商,而中国为何没有世界级大茶商?因为"东方人把茶当艺术,而西方人只将茶当商品"。中国茶文化丰富,而对茶行销不力。我国人均消费才0.34公斤,占消费支出的千分之四。
2.5科技投入不足:茶为何斗不过咖啡?且看咖啡周边设备的研究增加,而茶之永远壶壶杯杯而已。"七题几五"、"八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茶叶机械、茶叶加工的研究课题是零。湖南省茶叶研究所70多年的历史,70多名科技人员,科研经费最少的一年仅几万元.三、规律中茶
1、世界茶叶生产的基本规律是"南红北绿",即:低纬度的地区(如印度、肯尼亚)只能生产优质红茶,高纬度的地区(北纬25-300)最适宜生产优质绿茶。中国茶叶的基本特征是:绿肥红瘦特优。绿茶品质优势强,国际茶价历年绿茶高于红茶。茶叶主产国印度、印尼、斯里兰卡绿茶品质不高,以上三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红改绿"企图占领国际绿茶市场,都以失败而告终。到2001年,我国出口绿茶13.58万吨,而印度、印尼、斯里兰卡三国的绿茶出口量仅为0.3、0.8、0.08万吨。中国名优茶、乌龙茶、花茶等特种茶一枝独秀。同样,中国红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强,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绿改红"的浪潮也是以失败而告终,2001年,中国红茶出口4.1万吨,主要作为茶叶的填充料,而且还有下降的趋势。但中国的"滇红"、"祁红"、"宜红"等优质红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还是很强的。
2、中国茶叶消费的基本规律是:潜力巨大,增长加速。一个人的年人均正常消费量为3.3公斤,当前全球人均0.5公斤,中国为0.33公斤。上个世纪前50年,年均增长不到1%,后50年年均增长3.89%。1976-1986年,国内花茶消费量年均增长24.6%;90年代绿茶增长10%;上海、北京等地近年来人均消费量增长了1倍;2002年北京绿茶、乌龙茶、花茶分别增长了30%、30%、20%;各地茶艺馆的兴盛促进了茶叶的消费,年增长率为10%。茶有"三增三抗"的功能,茶能增力、增智、增美,茶能抗衰老、抗辐射、抗癌症。吸烟有害无益,饮酒害多益少,饮茶有益无害,"不吸烟、少喝酒、多饮茶、饮好茶"正在逐渐成为生活的新潮流。一条芙蓉王烟的消费,相当于一茶商网个三口之家一年高档云雾绿茶的消费。我相信,"茶文化"一定能打败"烟文化"、"酒文化"。当内销年人均达到0.7公斤,外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