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产业产值5年后将达到100亿
在2005年的云南省茶叶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云南茶产业、将"云茶"打造成云南省继云烟、云药、云花之后的又一优势产业的要求,确立了3年内提升完善产业体系、提高产业经济效益、提升生产能力和产品品质,5年后产值达到100亿的目标。
打造"云茶"优势产业
在省政府制定的云南茶产业发展目标规划中,到2007年,云南省茶叶种植面积将保持在300万亩左右,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的种植面积要达到100万亩;茶叶采摘面积要达到200万亩,产量达到13万吨;出口创汇达到700万美元;一、二、三产产值达到70亿元,其中茶叶一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二、三产业产值达到40亿元。到2010年,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要达到150万亩,茶叶采摘面积要达到280万亩,产量达到15万吨;出口创汇达到1亿美元,茶叶产业的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要达到100亿元,使"云茶"成为云南省主要农业产业。
创云茶强势大品牌
云南茶叶花色品种不下百个,但品牌多、乱、差、小,不优不强、市场知名度不高,尤其缺少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强势大品牌。同时我们又生活在一个追逐名牌、崇尚名牌、消费名牌的时代,为了达到尽快做强做大云茶产业目标,将采取举办茶叶交易会、普洱茶文化研讨会、,努力向国内外市场推广普洱茶文化;同时加大力度发展茶旅游项目,把茶旅游作为生态旅游重要部分,使游茶园、品茗茶、购云茶、看茶艺有机结合进行普洱茶产品、品牌的市场推广。
云南普洱茶叶协会成立后,将由协会依托对"普洱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管理,进一步规范普洱茶市场,以质量造名牌、以名牌促发展。
六大优势定云茶发展基石
综合分析,云茶产业未来发展有着六大利好优势,如果利用好了这些优势,把握好发展时机,云茶产业前途确实一片光明。
云南南的茶园多分布在低纬度、高海拔的山区和半山区,水原清洁土壤肥沃,日照和温度、湿度都非常适宜生产优质茶箐;是发展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无公害茶得天独厚的环境;其次,云茶产业已具备了相当的发展基础,无论是茶园种植面积,还是产品销售示场,都已初具规模,加之茶区省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更有利于依托弘扬茶文化推广茶叶产品和品牌;第三,经过多年发展及近期的行业内部整合,云南省已拥有了批名优品牌,如云南省的滇红茶、普洱茶、下关沱茶都是有很高市场知名度的品牌,尤其普洱茶。以其优越的保健功能,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垂青;第四,云南省茶叶加工工艺均基本趋于成熟,生产加工的悠久历史和现代化设备相互补充,形成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的有机结合,使茶叶加工水平、产品质量逐步得到提高;第五,目前茶叶消费市场正在呈快速、稳步的扩大阶段,同时云南省茶叶企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具备了相当强的外部市场竞争能力,其中大理下关沱茶集团还被农业部、财政部等8部委确定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第六,云南省已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茶科研及人才培养体系,有了一定的茶科技人才培养基础。
链接1
云南堪称"古茶树王国"
据植物学家考证,茶树起源至今已六七千万年了。在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始于上古时代,"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迄今已有5000∽6000年。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象征,茶见诸文字是公元前200年左右,至今2000多年。由此可见从茶树的产生-茶树的发现-茶树的利用-见诸于文字,其时间之漫长,空间之浩大。古茶树是人类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一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的起源、进化、利用和传播等构成了古茶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据统计,全世界的山茶科植物共23属,计38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种,其中大部分布在西南。云南现存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千年以上古茶树30余棵,占全国的40%以上,100亩以上连片古茶园面积达20余万亩。
有古tieguanyin茶树王国之称的云南所拥有的野生型、过渡型和栽培型古茶树、古茶园,在中国和世界具有唯一性,是重要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摘自李师程著《云南古茶树的重要性与古茶树》一文)
链接2
孟连县腊福大黑山发现万亩古茶园
今年2月,孟连县在对腊福大黑山的古茶树进行普查时,发现这里的古茶树分布面积达到了11800亩,是云南省古茶树资源的又一宝库。
普查队员们翻山越岭,风餐露宿,经过三天的长途跋涉后,基本摸清了腊福大黑山上古茶树的分布情况。
在海拔1600米255米之间均有分布,其中在海拔1600米至2200米之间分布有4800亩,在海拔2200米至2550米之间分布有7000亩。目前发现最大的一棵古茶树生长在海拔2509米的地方,干围达到了2.41米,树高22米,树幅为87.42平方米。最高的一棵古茶树生长在海拔2514米的地方,树高为27米,干围达2.01米,树幅为90平方米。
据悉,这是继思茅市澜沧县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园、临沧市双江县勐库健康茶古茶园之后,在云南省境内发现的又一具有相当规模种植面积的古茶园,为云南"茶种质基因库"又收录了一笔宝贵财富。
链接3
云南民族茶文化源远流长
我国六朝以来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茶叶最初兴起于巴蜀。古时巴蜀的范围较大,居住民族中除巴人和蜀人之外,还有濮人等许多少数民族。考古学专家黄桂枢先生通过对澜沧邦崴周围的新石器考察和民族学资料研究,认为帮崴古茶树是古代濮人(布朗族先民)驯化的,经过驯化使野生型茶树可供人利用,使之成了野生到栽培之间的过渡型茶树。
史料还表明,澜沧景迈山的万亩古茶树是布朗族的祖先所栽培。在布朗族地方史《奔闷》中记载着他们的祖先叭岩冷倡导种茶的史事,在其古老的《祖先歌》中唱道:"叭岩冷是我们的英雄/叭岩冷是我们的祖先/是他给我们留下竹棚和茶树/是他给我们留下生存的拐棍"。邦崴古茶树、景迈古茶园不仅对进一步揭开人类发现和利用茶的历史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还为研究澜沧江沿岸古代民族的生产、生活、风俗和文化提供了新的内容。
由于茶给人类带来健康、利益和文化享受,在云南省一些少数民族中就有了茶崇拜的史实。德昂族的咏茶古歌《达古达楞格莱标》(意即祖先的传说)中,就说茶叶是德昂族的命脉。关于茶的创世,古歌中写道:"……一百零两片茶叶在狂风中变化/单数叶变成了51个精悍的伙子/双数叶化为25对半美丽的姑娘",他们在茶神的指引下组建家庭繁衍后代。这既是一首咏茶古歌,也是该民族的创世说。云南省普洱茶古六大茶山,因茶而兴盛,以贡茶享誉京城,于是人们把茶当作"衣食父母",举行茶王祭祀活动。茶崇拜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中华古茶文化的一大特色,它对开展云南省茶文化旅游有重要的价值。(摘自李师程著《云南古茶树的重要性与古茶树》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