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企出口瓶颈凸显,茶叶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茶商网消息"出口茶叶的生意现在不好做了。"千岛湖茶叶进出口公司的销售经理王志峰在向记者谈及当前茶叶出口环境时感慨万千。
据他介绍,我国茶叶出口属于传统农产品出口,出口量年年递增。然而,由于近年外贸中的绿色壁垒和品牌缺失等问题,茶叶出口价格却始终涨不上去。另外,受2007年国家对外贸易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食品安全风波等外部因素影响,国内整个茶叶出口利润都在逐步减少。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茶叶出口增速逐步放缓,总量达到了28.95万吨,与2006年相比略有增加,出口金额6.08亿美元,继2006年历史性突破5亿美元后大幅增长11.2%,突破6亿美元大关,但出口平均单价只达到了每吨2099美元,同比仅提高9.91%,与人民币升值幅度持平。
"茶叶出口总的趋势是'量增价减',而其根本原因是缺少统一标准和知名品牌。"王志峰一针见血地点破了茶叶出口陷入困境的原由。
有标准才会有市场
"目前中国茶叶标准化体系建设相对落后。截至目前,我国制定的涉及茶叶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省级地方标准接近500项,但缺乏专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国内标准化体系不健全,部分茶叶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的技术指标存在冲突,而且茶叶标准更新速度滞后,标准技术指标落后于生产发展。"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认为,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我国茶产业防范国外绿色壁垒、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减弱,以致于当前茶叶出口屡屡"碰壁"。
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危赛明对此也有同感:"由于中国茶叶标准不统一,所以我们的茶叶企业不得不用其他国家和地区制定的标准来衡量我们自己的茶叶,同时也为国外设置绿色壁垒提供了条件。"
"比如,对出口到欧盟的茶叶检验原来有100多项,从今年9月1号开始将增加到200多项。另外,今年欧盟将实chinatea施新的更为严格的茶叶农药残留标准,不仅正式禁止含有化学活性物质的320种农药在境内销售,从8月1日起还将对残留在茶叶中的硫丹限量从30mg/kg调整为0.01mg/kg。一下子把检测标准提高了3000倍。"危赛明认为,这意味着包括茶叶在内的不少农产品都将被欧盟拒之门外。
据记者了解,除了欧盟之外,我国茶叶出口的另一个主要市场日本,对从中国进口茶叶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原来常规对日的茶叶出口法检也就10项,而现在对日本加检了5项有机磷部分。与此同时,2009年5月起日本还将实施新的食品卫生法,其中对茶叶农残限制也有明显变化,将设限农药残留由83种增加到约144种,设限以外的农药残留全部限量为0.01ppm。虽然实施期距今还有1年,但再次抬高'门槛'是迟早的事。"危赛明说。
"由此可见,制定统一标准刻不容缓。"他认为,有标准才会有市场。只要有了统一标准,农残、重金属超标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出口量也会随之上升。
创品牌才能获厚利
"除了缺少统一标准外,在我国茶叶出口中,品牌缺失的问题也很突出。"王志峰表示,比如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等名茶品种的确很有知名度,但是却缺少相应的知名品牌对应。况且,在出口产品的形式上,主要以茶叶原料为主,限制了价格,利润也就少了。
"以西湖龙井为例,目前有300多个品牌在生产这种茶叶,但知名品牌屈指可数。况且,国内知名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距离也相差很大。"王志峰无奈地叹了口气。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也持相同观点。该负责人认为:"我国茶业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加工茶叶的茶厂至少有7万家左右,可叫得响的品牌、说得上名字的却是凤毛麟角。而与中国茶业现状产生强烈对比的是英国茶业。英国原本不生产一片茶叶,但'英国立顿茶'却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每年的贸易额能达到30亿美元,占到我国农业产值的近70%。"
他认为,中国只是产茶大国,并非强国。目前在行业内,茶叶出口的品牌意识薄弱,企业生产和出口均呈分散状态,缺少规模化生产、销售和出口,缺少行业巨头牵头都是存在的问题。
"此外,目前中国出口茶叶在国际市场上每公斤仅值2美元左右,平均茶价比印度低四成,比斯里兰卡低六成。这其中除了盲目扩大出口打价格战之外,无非就是缺少了品牌价值。"该负责人表示。
"当今商业时代里,品牌就是产品竞争力的标志,对于出口的茶叶亦是如此。品牌不仅意味着优质,更主要的还包含了一种文化,一种身份象征。"王志峰表示。
"中国不烏龍茶缺好茶,缺的只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对于中国何时能创出世界名茶,王志峰很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