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中国茶叶出口风险因素不容忽视

发表于:2024-11-10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10日,茶商网消息2006年,我国茶叶总产量达到102万吨,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全国新增茶叶种植面积5万至8万公顷,预计产量超过120万吨。2007年我国茶叶出口28.95万吨,出口金额6.08亿美元,平

茶商网消息2006年,我国茶叶总产量达到102万吨,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全国新增茶叶种植面积5万至8万公顷,预计产量超过120万吨。2007年我国茶叶出口28.95万吨,出口金额6.08亿美元,平均单价2099美元/吨,数量同比增长0.98%,金额同比上升10.99%,均价提高了9.91%。虽然2007年我国茶叶出口量价均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但是诸多影响出口的风险因素仍然不容忽视。

银联信分析:

影响我国茶叶出口最主要的因素是主要进口国家非关税壁垒的抬高导致我国茶叶出口成本的增加,汇率上升导致出口企业成本上升,以及国内茶叶发展存在的问题也影响到茶叶出口。

一、技术壁垒是影响我国茶叶出口最主要的因素

近年来欧盟不断实施新的更为严格的茶叶农药残留标准,并正式禁止含有化学活性物质的320种农药在境内销售,其中涉及我国正在生产、使用及销售的农药有62个品种。使用这些农药的农产品(32.25,-0.05,-0.15%,吧),在出口欧盟时,频遭退货或销毁。从2008年8月1日起,欧盟将硫丹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从30mg/kg调整为0.01mg/kg。欧盟这一新标准相当于把"检测标准严格了3000倍",我国茶叶出口门槛再一次抬高。2007年1-11月我对欧盟(27国)茶叶出口1.86万,出口金额4,829万美元,平均单价2596美元/吨,同比分别增长15%、16%和1.4%。欧盟市场中主要茶叶进口国均为经济发达国家,购买力强,销价较高,但欧盟严苛的茶叶检测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我茶叶出口规模的扩大。2007年1-7月,广东对欧盟出口茶叶167吨,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达到88.8%,已基本被阻止在欧盟大门之外。

日本实行肯定列表制度后,2007年3月又将我绿茶列为农残重点检查对象,绿茶的进口检查比例提高到50%。我国茶叶对日出口节奏有所放缓,企业负担较重。除了欧盟之外,日本也将于2009年5月起实施新的食品卫生法,其中对茶叶农残限制也有明显变化,设限农药残留由83种增加到约144种;设限以外的农药残留全部按"一律标准"即限量为0.01ppm。日本对设限外农药采用"一律标准",大大增加了茶叶农药被检出的概率。日本是我茶叶出口传统主销市场,对日茶叶出口关系到我国整个乌龙茶、蒸青茶生产和出口的稳定。2007年1-11月我对日出口茶叶2.32万吨,金额5625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8.5%和7.04%。

二、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企业的利润

人民币升值影响是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的又一大因素,汇率升值造成出口产品的高山茶非主动性提价,一定程度上影响茶叶的出口量值。以美元为例,初始汇率:1$=8.3rmb(1rmb=0.12$);升值后:1$=7rmb(1rmb=0.143$)。对于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为:升值前国产的某产品出口价格:10$=83rmb(100rmb=12$);升值后出口价格:10$=70rmb(100rmb=14.3$)。对于进口国家而言,人民币升值带来非主动性价格的提升,因此出口量会受到相关影响,同时对于以外币结算的企业而言,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三、国内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品牌塑造落后,出口竞争力低

立顿红茶就是茶叶品牌效应的典型案例。立顿红茶每年销售额现已突破30多亿美元,几乎相当于我国农业产值的70%。而2007年全国茶业百强企业评比中,我国最大一家茶企一年的销售额才10亿人民币。

我国外销茶基本上以散装为主,仅仅充当了国外品牌茶叶的原料。茶叶产供销中间环节过多,缺少足以和国际茶叶巨头抗衡的大茶叶公司。茶叶也多以产地和茶商为名,缺少像立顿红茶一样的全球知名品牌。

2、诚信不足,出口信用折扣

2008年1月,广东普洱茶出口仅207吨,继续大降45.3%;这已经是广东普洱茶出口处2007年8月份以来连续6个月大幅下降。08年1月,广东普洱茶对欧盟出口甚至出现零记录,对日本出口量仅为6吨,而对美国的出口也只有2铁观音77公斤。

导致广东普洱茶出口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2007年国内普洱茶价格虚高,出口企业趁机提高普洱茶出口价格,最终导致普洱茶出口量的大幅减少。

四、信贷风险提示

随着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增加,各国对于农药残留的检验标准日益苛刻,同时人民币升值带来产品出口成本的增加。由于技术壁垒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因此出口企业应及早做好防范措施。

当前,品牌是商品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内茶叶品牌建设力量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茶叶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出口企业要摒弃短期行业,不可为了一时的利益抬高出口价格,丧失自身的信用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