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城茶产业出路求解
焦城茶产业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上世纪90年代茶叶种植大面积推广,1996年达到鼎盛,面积达6.3万亩,产量3300吨,一跃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茶叶主产区之一。
目前,全区产茶村达216个,茶农3.5万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43.2%。全年,全区茶叶总产值5320万元,种茶人均收入35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67%。茶产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当地农村的经济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今年7月至9月,焦城区政协就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焦城区茶叶面积虽大,但品种结构单一,福云6号占茶园中面积的70%,市场竞争力差,茶叶基地规模小,衰老茶树比重大安溪茶,农残问题困扰茶叶品质。据初步统计,全区单产50公斤以下的低产茶园上有2.5万亩。茶叶产值低,平均价格同类中仅为安溪的70%和浙江的75%。
茉莉花茶是焦城的传统茶,闽东烘青吸香性好,纬度较广西横县高,茉莉花香纯正,病虫害少,按标准加工的花茶优于横县,出口有优势。但由于茉莉花产量不高,价格偏高,不少企业只好把花茶加工迁往横县等地,茉莉花茶优势丧失贻尽。
据统计,焦城茶叶企业有128家,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也就三五家,但也仅是"矮个之中造大个",其余的大都是散兵游勇,缺乏能带动全局的龙头企业。一些企业虽自有品牌,但多因宣传不力,品牌难以转化为效益。而且,到目前为止,焦城尚没有一家茶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
调研后,政协委员就如何发展焦城茶产业提出了许多建议,重振茶产业得到初步共识,茶产业内部结构开始调整,无公害茶园、有机茶基地建设开始起步。
今年8月,焦城区委书记陈名生姚清全区重点茶业企业负责人召开座谈会,确定"高起点、高品位、高目标"的发展方向。
但是,政协委茶文化员认为,在发展茶产业这个问题上,有关部门认识仍不充分,所采取的措施、对策和规划都没有到位。政府应在政策上引导和优惠,资金上倾斜扶持,服务上加强指导,在人力物力和行政组织方面给予支持,做好规划,扩大无公害茶园面积,推广和发展有机茶。同时,应扶持龙头企业,提高品牌效应,对小型加工企业,以自愿为原则,通过联合合作、股份合作、产业协会等形式,推出"天山绿茶"统一品牌,实行统一商品名称,统一广告宣传,统一装潢,统一技术规程,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参与鉴评,并以资本为纽带组成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在向生产和销售环节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