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临海关于茶叶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中国茶网资讯:临海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目前茶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渐成规模,其中享誉国内的就有临海蟠毫、羊岩勾青等名品。全市现有茶园达4.6万亩,年产干茶1200吨,产值1.5亿元。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市茶叶产业,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笔者组织茶叶产业相关人员进行了专题调研,结合茶叶产业发展现状,现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一、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建设。
1.基地建设:全市现有茶园达4.6万亩,较2004年翻一番;改造老茶园1.5万亩,认证有机茶760亩,中国绿色食品4个5000亩,建立了市万亩科技生产茶园1个,千亩基地5个,茶树良种覆盖率达72.6%,河头镇被授予浙江茶叶之乡。
2.茶厂建设:新建、改建茶厂46家,QS认证企业13家,被认定省级示范茶厂2家,临海市级示范茶厂11家。
3.合作组织: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9家,产业协会1家。
4.品牌建设:先后注册了临海蟠毫证明商标、原产地保护标志,并许可17家茶厂(场)使用证明商标和原产地保护标志,临海蟠毫被认定为省名牌产品、省名牌农产品、省著名商标,连续多次获国家级茶博会、省农博会金奖。羊岩勾青注册了原产地保护标志,被认定为省名牌产品、省名牌农产品和省著名商标,连年获省农博会与各级茶博会金奖。
(二)存在问题。
1.产业规模不大,产业优势还不明显,特别是与省十大名茶标准比还有较大差距;
2.茶叶加工业相对滞后,茶叶质量特别是临海蟠毫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3.组织化程度不高,品牌效应不强,龙头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4.羊岩勾青是一个企业品牌,它不同与临海蟠毫证明商标,不能搞许可使用。羊岩茶场又是一个由河头镇政府与茶场周边13个行政村联办的镇属集体股份制企业,茶场场长至场员的工资报酬由董事会即13个村与镇政府每五年确定一次,对茶场人员来说,相当于每五年承包一期,这样的体制机制直接制约着羊岩勾青品牌的做大做强。
5.茶叶产业涉及田间生产与干茶加工二大环节,投资成本高,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大。据2006年至2008年统计,市产业化扶持茶叶产业资金每年仅有50万元至60万元。
二、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走区域化、基地化发展道路。
全市现有茶园4.6万亩,较2004年翻了一番多,但横向比较,产业规模仍偏少,集聚效应不强。今后一时期,即至2015年,依托"七山"资源,依靠科技,重点打造一带二区(即西北部茶叶产业带、江南尤溪茶区、环逆溪湖茶区),新增茶园1.5万亩,茶园总面积达6.1万亩。
1.西北部茶叶产业带。该产业带主要包括河头、汇溪、白水洋等5个镇,现有茶园2.77万亩,至2015年茶园面积达3.27万亩,形成以勾青、扁形茶为主的产业带。
2.江南尤溪茶区。该区主要包括江南、尤溪二个镇,现有茶园0.8万亩,至2015年茶园面积达1.2万亩,主产临海蟠毫、勾青茶。
3.环逆溪湖茶区。该区主要包括东塍、小芝、涌泉等3个镇,现有茶园1.05亩,至2015年茶园面积达1.65万亩。主产临海蟠毫、勾青茶、扁形茶、毛峰茶。
(二)示范带动,优化改造,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
1.增强示范带动作用。强化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建设,不断增强示范辐射能力。重点建好以羊岩为中心的市万亩生态科技茶园和界岭、岭根、桐坑、安基山、兰辽等五个千亩名茶示范基地建设,以点带面推动新茶园的开发,年发展良种茶园2000亩以上。
2.增强区域特色。按照区域布局,推进低山缓坡的林地、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无性良种茶园,不断增强区域特色。
3.加快老茶园改造。运用改植、台割等多种形式,推进老茶园改造,每年计划改造老茶园1000亩。
4.加快名优良种推广。加强良种母本园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积极引进、繁育、推广龙井43、龙井长叶、迎霜、乌牛早、浙农82系、安吉白茶等名优茶树品种,使茶园良种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
(三)龙头引导,优化布局,扎实推进茶厂标准化建设。
1.进一步优化茶厂布局。按照茶叶发展规划和基地建设计划,进一步完善茶叶加工厂的区域布局,优化茶类结构,形成区域特色,走特色茶叶之路。
2.坚持龙头引导。全市现有省级示范茶厂2家,市级示范茶厂11家。按照"区域化、特色化"要求,运用兼并、重组、联合、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积极培育茶叶龙头企业,力争至2015年,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标准化示范茶厂3至5家,切实增强龙头企业、示范茶厂的龙头带动作用,提升临海茶叶的产业竞争力。
3.推进茶厂优化改造。全市现有尚未改造小型的茶叶加工厂30家左右、加工户500多家,茶叶加工环境仍存在"脏、乱、差"与"低、小、散"现象。积极引导、鼓励工商资本参与茶厂的优化改造,引导企业改建、新建茶叶加工厂20家,淘汰一批初制茶厂和家庭作坊式加工厂,逐步实现"茶厂布局合理化、加工环境美观化、加工设备机械化、茶叶品质标准化"。
(四)提升品质,强化监管,全面提高临海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1.实施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临海蟠毫、羊岩勾青茶叶生产标准,全面推进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引导、扶持基地、产品开展绿色认证工作,逐步实现全市茶叶生产基地、产品全部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化要求。
2.加强茶园投入品的监管。进一步健全监管网络,帮助企业建立台账制度和田间管理档案,实施茶叶生产的全程质量监管。在2015年前,上规模企业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形成羊岩勾青、临海蟠毫茶的质量可追溯体系。
3.提高茶园机械化装备水平。针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茶叶产业用工成本成倍提高的实际,积极实施农机补贴政策,鼓励茶叶生产企业推广应用植保机械、修割机械、采摘机械及茶园喷滴溉、大棚等现代设施,提高茶园机械化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
4.加强行业自律。要充分发挥茶叶产业协会与合作社的行业自律作用,健全各项制度,建设诚信体系。
(五)创牌树牌,做强品牌,不断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1.加强品牌整合。临海茶叶有二个品牌:临海蟠毫、羊岩勾青。临海蟠毫,要继续运用证明商标、原产地保护标志,强化品牌整合,进一步健全许可使用规则,建立证明商标与原产地保护标志的准入条件与淘汰机制,规范申请使用程序,强化产品质量抽查检测,重振临海蟠毫雄风。羊岩勾青,是羊岩茶场一个企业的品牌。要做大做强羊岩勾青品牌,必须改革茶场的管理体制,转换经营机制,运用承包、兼并、租赁等形式扩大规模,做强品牌。
2.发展专业合作社。要按照"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依托龙头企业、示范性茶厂,因地制宜发展以生产鲜叶为主的茶叶专业合作社,建立"龙头企业或示范茶厂+合作社"组织形式,合作社负责生产鲜叶,龙头企业或示范茶厂负责加工、营销,做到利益共享,分险共担,做强品牌,做大产业。
3.加强品牌推介。一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强化品牌宣传,不断提高知名度。二是积极组织参加农博会、茶博会的展示展销与名优茶评比活动,引导企业到国内各中城市设立专卖店或直销窗口,不断开拓市场。三是结合农家乐、乡村旅游等,举办茶事茶文化活动,做强临海茶叶品牌。
三、加快发展的政策建议。
1.建议市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新发展集中成片茶园100亩以上每亩补助由100元提高到300元,10亩以上100亩以下的每亩补助由100元提高到200元;老茶园改植换种50亩以上每亩补助由100元提高到200元,老茶园台割改造10亩以上每亩补助100元;母本园20亩以上每亩年产插穗200公斤以上每亩补助2500元;良种繁育基地10亩以上且年出圃良种茶苗100万株以上每亩补助3000元;新建或改建茶厂,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给予固定资产10%补助,最高补助15万元;凡采用机械采茶,就采面积达1000亩次以上的予以奖励2万元;茶厂新取得QS认证,给予一次性奖励3万元;被认定为省级标准茶园且面积达2000亩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省级现代农业(茶叶)项目验收合格的,予以一次性奖励3万元。被认定无公害农产品(森林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分别奖1万元、2万元、3万元;对在台州市外开设销售临海茶叶专卖店的给予一次性补助2万元。
2.加大税费减免力度。鉴于国家减免农业税,为做大茶叶产业,建议市政府对茶厂用电按农用电政策予以优惠,免除茶厂土地使用税、营业税等茶叶相关税费。
3.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建议改革羊岩茶场的体制,创新经营机制,增强产业发展活力,做强羊岩勾青品牌,做大羊岩勾青茶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