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瓜片原产地核心区现状堪忧
中国茶网资讯:金寨县麻埠镇环响洪甸水库而立,境内自然环境优美,气候独特,非常适宜茶叶的生长,是全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片"原产地核心区。麻埠镇全镇总面积185700亩,茶叶面积近10000亩,年产瓜片400吨,是全镇经济收入的主导产业。然而,近日记者采访发现,尽管当地瓜片茶叶产业规模、品牌效应、市场认可度均取得一定成绩,然而,茶叶生产中品牌保护意识淡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加上开发力度乏力,麻埠镇目前的茶叶生产现状令人担忧。采访中,麻埠镇分管农业的党委委员江志说,开发精品是当地"六安瓜片"生产走出目前困境的必由之路。
产业规模初步显现
麻埠镇是全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片"原产地的核心区,瓜片生产加工历史由来已久。尤其是近年来,在该镇党委、政府和金寨县农委的引导和扶持下,瓜片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瓜片茶叶基地规模得到了扩展,瓜片茶叶加工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先后有一大批外来客商投资的规模化、标准化茶叶加工企业落户镇内,当地群众自建小型茶厂也有100多家,超1000万元的龙头企业两家,超200万元的企业5家。
随着麻埠镇生产企业的增多,瓜片茶叶品牌效应也初步显现,在世界茶叶博览会、中国茶博会等各种博览会上屡获奖项,可以说"六安瓜片"现在已闻名全国。
近年来,随着瓜片茶叶被市场和顾客的认可,麻埠镇政府也逐年加大了对镇内鲜花岭、响洪甸两处茶叶市场的投入,改善了茶叶市场的经营环境,同时加强了对市场经营的服务和管理。每逢茶春季节,该镇政府都组织工商、税务等部门走进地头、走上街头,现场办公,规范管理,优化服务,严厉打击掺杂兑假、克斤扣两、以次充好等不法行为,市场功能日益完善,每年都有来自20多个省市的客商来市场进行收购交易。
品牌散乱开发乏力
尽管作为"六安瓜片"原产地核心区的麻埠镇茶叶产业规模初步显现,但是在走访中,记者发现生产和销售市场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少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品牌保护意识淡薄,麻埠镇全镇茶叶加工企业大小近200家,还有很多群众自己也从事瓜片茶叶的加工经营,已经注册的"六安瓜片"品牌就达20多个,同时,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功能不完善,没有一定的约束机制、准入机制和保护机制。另外,部分企业及茶叶经销商受利益驱动,不按传统工艺生产,有的以次充好,有的粗制滥造,甚至还有外地茶流入本地冒充该地区的"六安瓜片",造成茶叶的品质参差不齐,价格也大相径庭。此外,"六安瓜片"的制作没有真正的生产科技标准,在工艺上很难统一,使真正传统的"六安瓜片"受到极大的冲击,品牌难保护,质量难保证,生存有危机感。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瓜片茶叶生产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式经营,规模不大、茶树品种老化、产量不高,而更新品种,壮大基地,引领高科技,广告宣传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的严重短缺,无形中影响和制约了"六安瓜片"茶业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另外,受传统"春茶苦、夏茶涩、秋茶好喝不能摘"的观念及人工工资高的影响,该地区茶农采摘茶叶只采摘制高、中档"六安瓜片"的鲜叶,采摘期相对较短,后期可以制作大众片茶(低档片茶)的基本不采,采片留下的安基酸含量很高的茶梗(桔杆)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利用,都被白白地浪费了,附加值相对较高的茶饮料开发更是空白。
开发精品才有出路
"开发精品是六安瓜片生产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麻埠镇分管农业的党委委员江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务之急要调整强化行政区划内的茶叶专业合作社或协会组织,逐步在镇内实行统一服务体系、统一购置生产资料、统一销售产品、统一对外销售价格,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茶农的利益,大大提高瓜片茶叶的品质,充分调动茶农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继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加快茶叶产业化发展速度。
在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方面,江志认为应该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采用良种良法,做好原产地生态保护,抓好大众茶的制作,在高、中档片茶制作结束后,要继续加工低档片茶,以满足大众的需要,同时可以提高茶叶产量,增加茶农收入。
在品牌树立上,他建议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科技含量,保持传统工艺,不能为了提高产量而失去了"六安瓜片"原有的传统风味,保护好"六安瓜片"品牌,不能鱼目混珠,更不能掺杂兑假,以确保"六安瓜片"的正宗品质,加强对专业组织的管理,引导专业组织在行业内走向专业化、正规化,为"六安瓜片"生产、加工、销售提供良好的服务。在这些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
采访临近结束时,江志说,搞好茶叶的深度开发对解决目前茶叶生产的困境也很重要,他认为应该提高茶叶的高科技水平,做好茶梗的安基酸、茶饮料保健品等的开发,同时,加强茶文化与旅游的联系,改革茶叶包装是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