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茶叶优质品牌,做强东莞茶叶市场
中国茶网资讯:经历过2007年的疯狂,现在的东莞 茶叶市场正慢慢走向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但作为早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的东莞茶叶市场,还是面临许多问题。
年达30个亿的高额交易量使得东莞茶行业市场顶着一个巨大的光环,被外界认为是做茶生意的致富之地,而光环背后是茶企业各自为战的尴尬境遇。
如何将现有的茶企业团结起来,成为东莞各茶行业协会一直以来努力攻克的难题。而作为东莞茶行业市场的领路人,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东莞市茶文化 促进会、福建安溪茶叶协会 东莞分会的会长不约而同地认为,三大茶行业协会一直以来寻求的合作契机,在本届"茗茶文化之星"评选活动中得以实现,希望此次活动能够给力东莞茶叶市场,让茶商 能够团结一致,合力发展。
记者:能谈谈东莞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难有哪些?
赵善玄:东莞的茶叶市场社会认同度高,评价比较好。每年30个亿的销售额让东莞头上戴着一个很大的光环,但光环背后很少人知道东莞茶叶市场发展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东莞没有茶制造产业,茶商全部都是做代理,去销售别人的茶。东莞做茶叶气氛比较好,茶商的资金量大,但规模都不大,每个人都是小打小闹,整个行业发展的障碍是个体比较多,没有大市场概念。东莞茶叶有炒作的成分,一饼茶叶会被转卖几次,我们也反对商品过分的炒作。
蔡金华:2006年到2007年,东莞茶叶市场曾出现过泡沫时期,这种情况在2010年已经恢复。东莞的茶叶市场情况为,好的茶叶不够销,而一般般的茶叶则差一点,整个市场呈现两端情况。但就目前市场销售情况来说,都是好的。
我们东莞不产茶,靠的都是经销商、代理商去各地收集好的茶叶来此销售。由于本身不是茶源地,所以政府对于茶行业的支持力度不够,东莞的茶行业主要还是靠一批爱茶的人支持。能感觉到没有政策的引导和规划,要发展茶行业举步艰难;第二是东莞喝茶、藏茶美名全国,但缺失茶文化,没有核心文化便没有茶行业市场的助推器。
周任山:现在东莞茶行业已经趋于饱和,成型茶叶批发市场已有8、9个,包括镇区的零售店 及茶楼茶艺馆有6000余家。整个行业饱和就意味着茶商要想办法开拓市场、树立品牌、促进转型,才能促使行业健康发展。而这当中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茶商分散经营,无法形成一股力量,仅仅靠一小部分人去拉动是不够的。
记者:东莞茶行业将往哪个方向发展,它的定位又是什么?
周任山:随着茶行业的发展走向,很多茶商都已有品牌发展 战略的一些想法,但具体应该怎么做,这也是他们苦苦思考的问题。我觉得,首先,行业还是要靠政府的扶持,品牌茶才能扩大影响力;然后,个体化的茶商应该加快转型,往市场化、公司化经营的路子走,提升自身知名度,让更多顾客知道到他们的茶;最后,是茶商的社会责任感问题,自己走得快,而整个行业发展不起来对茶商自身也是有影响的,所以茶商必须团结,大的茶商发挥自身优势,小茶商也不能滞后,细化分工,东莞市场饱和了那就联合起来往外走。
赵善玄:东莞茶叶市场以后该怎么发展,我觉得不能再走各自为战的道路了,东莞的茶商要团结要互动,有活动大家一起做。当然做茶叶与政府的支持分不开,东莞茶叶市场有人气没实力,对外赞誉高,但个体户 实力薄弱,政府应该扶持下茶叶行业,多给指导性政策,将商圈规划好。我们现在需要大的企业来承担责任,这就要靠政府来培养,如果茶叶市场能够做的像家电卖场一样有时尚电器、苏宁、国美等大企业将上面一块支撑起来,那许多茶商都会做的更轻松。
蔡金华:茶叶主要受经济影响,经济好,人的闲钱多,那女士们都会去买茶,因为饮茶对身体有益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现在人们对茶叶的消费观念已经改变,从之前的追求品牌逐渐发展为追求质量。不怕茶叶没市场,就怕茶叶做的不好。就从工艺、手艺方面来说,还是老厂比新厂有优势,老厂的师傅经过多年的调配无论从工艺和口感上来说做出来的茶质量都相对高很多。东莞每年消化的新茶有2万吨,去到云南、湖南、福建等盛产茶叶地区可以发现,所有有茶厂的地方都有东莞人的身影 ,追求质量的人本身是不担心茶叶价格问题的。所以东莞的茶行业市场应向好茶方向发展,重点是找到好的茶源。
记者:东莞茶行业协会能为改变目前茶叶市场的现状做哪些事情?
蔡金华:我们茶文化促进会近几年的工作重心着落于推广茶文化,每年都会组织几次爱茶之士的寻茶之旅。我们去到那些茶叶出产地,感受茶叶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贴近茶农了解当地茶文化,还能够欣赏不同地区的风光,在旅游的过程中增长茶知识。
赵善玄:东莞每年都会举办大大小小的茶博会十多个,光大型的茶博会每年就有两个,我们协会通过组织举办茶博会达到宣扬茶文化的作用,从而推动茶叶市场的发展。可以这样说,没有协会便没有茶博会。我们期望每届茶博会都逐渐进步及上档次,提供平台让茶商相互认识,相互交流,从而达到规范市场的目的。不仅如此,每年我们协会与华农大学都提供平台进行培训,培养一大批专业性人才,这些茶叶精英在茶行业的服务性和知识性上都有很明显的提升。
周任山:本来成立这个协会就是想通过我和会员们的努力,使大家都能从中赢利。另外由领导牵头可以找一些好的项目,会员们同时享有优先参与权,大家共同参与,一块出力,实现共赢。从去年协会已经提出说要搞茶的活动,具体还要看落实情况。
记者:请就本届《茗茶文化之星》评选活动给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蔡金华:作为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我还是很赞成这个活动的,因为活动整体来说对我们东莞茶行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东莞收茶、藏茶的人比较多,光靠协会去做这个事情很难,所以之前东莞都没有举办过类似评选选好茶、诚信茶商的活动,既然现在有这样的企业来为东莞茶叶市场服务,那就应该交给有能力的人去做。
周任山:对于这个活动,我是抱以肯定和支持的态度的。现在茶商都想推品牌,如果能够借助这个契机帮助茶商扩大影响力,那是很好的一件事。这个评选活动也是抢了先机,其实从去年我们也有这个计划,但筹备活动所需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还未正式落实。这次,能通过媒体的影响力来促进行业的发展,不得不说是好事一桩。同时,我建议评选过程中应细分茶的种类,使得比赛给人感觉更专业。
赵善玄:作为行业有人推广肯定是好的,但一定要站在公平的点来举办这样的评选活动。可能大家都不知道,东莞三个茶行业组织机构一直都想合力去推动茶行业市场,苦于没有机会,但这次"茗茶文化之星"的举办将东莞几大市场都联系起来,也给了我们东莞三大茶叶组织机构第一次团结起来的契机。现在几个市场放在一起做活动,你们就得让每个市场感觉这个活动的益处,要平衡每个市场的发展。这样"茗茶文化之星"的活动才能够生生不息地做下去,同时也希望此次活动能够将茶商与茶商的距离拉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