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名山老茶园发展新思路

发表于:2025-01-24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4日,中国茶网资讯:一年之计在于春。"十二五"开局之年,"春耕"耕什么?耕的应是粮食安全之田,"耕"的应是农民增收之"地"。按照我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到2015年,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要达到9000元以上

中国茶网资讯:一年之计在于春。"十二五"开局之年,"春耕"耕什么?耕的应是粮食安全之田,"耕"的应是农民增收之"地"。按照我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到2015年,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要达到9000元以上,年均增长幅度达到12%。如何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为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本报特开辟《兔年春耕行 田间话增收》专栏,介绍各地新思路、新经验,敬请关注。

名山,我省著名茶乡。

春茶开采了,每公斤80-90元的鲜茶价格令茶农开心,但20多万亩茶园如何再挖潜力,走出增收新路子?这成了该县上上下下都在思考的事。

本报记者 邹渠

立体种植

"茶+桂"开拓增收新空间

33日,名山县新店镇安桥村5组的陈建夫妇吃了早饭就到茶园,采摘茶树枝头刚刚冒出的嫩尖。

"忙了一上午,采了1斤茶。今年太冷,季节推迟了足足20来天。去年28号就开采新茶了,今年31号才开摘,还没有大批发芽。不过,价格还不错。"陈建说,今年的价格比去年高了好几元。春茶一开秤就是40多元一斤,他家有3亩多茶园,一年的纯收入有1万多元。

记者注意到,茶园里还栽着一些桂花树。"去年栽的。镇上叫我们这样干,现在桂花树的行情好,今年我还准备种点桂花树。"老陈说。

百丈镇王家村1组农民邓荣贵大爷有5亩茶园。4年前他就在茶园里套种桂花、紫荆等树木,目前最大的桂树胸径有10厘米,可卖到1000多元。百丈镇2万多亩茶园,去年套种"茶+桂"3000多亩,今年准备发展到8000亩。

"这几年,城市绿化的市场被打开,像桂花等一些风景树的市场需求旺盛。在茶园里每亩套种30株左右的桂花,5年左右就可出售。据测算,每亩每年可增收30005000元左右。套种桂花不影响茶苗生长,反而有好处。"名山县农办主任廖腾俊介绍,该县有茶园27万亩,其中已投产的达24万亩。去年全县全年茶叶总产量3983万公斤,鲜叶产值9.68亿元,茶叶综合总产值达30亿元。在打造川茶品牌的同时,该县也重视进一步开拓茶园空间潜力,今年把"茶+桂"等立体种植方式,作为帮助茶农增收的重要方式,全县准备发展到58万亩左右。

龙头带动

绿色防控提质增效

进入3月,联江乡的敦蒙玉芽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国俊忙碌不已:收茶制茶,为合作社茶叶基地茶农作采摘技术指导,同时为标准化生产作准备。

200910月,联江乡的22户茶农用茶园入股,加入敦蒙玉芽茶叶合作社,形成茶园核心基地。合作社的龙头,就是胡国俊的敦蒙茶业有限公司。目前,该合作社茶叶基地已发展到2000余亩。

胡国俊收茶,基地内外的茶都要收,但两种来源的茶叶绝对分开,"基地内的茶,是按标准化生产的,价格要比市价每斤高出一两元,销售价格也要高些。现在公司制作的成品茶供不应求"。

合作社社员、土墩村5组村民刘启良说,入社茶园的施肥、杀虫等都由合作社统一规定,茶农们按规定做就行了。自从合作社统一指导后,农药使用频率和使用量大大降低,成本也随之减少。2010年,合作社按照茶园生态管理的要求,在核心基地安装了频振式杀虫灯和杀虫黄板等设备。刘启良家有2亩茶园加入合作社,2010年与上年相比,灭虫成本减少200多元。

为提高茶叶品质,名山县加强茶园生态管理,推广物理、生物等绿色防控技术和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技术。目前,该县的现代茶产业示范片发展到5个乡镇、26个村,面积达5万亩。全县有8家省市级龙头企业与110多家茶业专业合作社同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户面达80%以上;杀虫黄板、频振灯等物理防治茶园达1.5万亩。

"围绕'蒙顶山茶'品牌建设,县里将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广优良品种,使5万亩茶园全部投产并实现标准化。"廖腾俊说。

除提质增效助农增收外,名山县还结合新农村建设,在毗邻成都市的茅河、百丈、双河等乡镇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区,发展茶家乐40家。

以茶产业为基础的一三产业互动,为该县茶农开辟又一增收空间。

点评

如何把特色做得更特,优势做得更优,使传统产业产生更多的效益?名山县用立体增效、提质增效、互动增效等方式,在老茶园中做出了新文章,这对各地开启新思路有一定的借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