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全力打造中国茶都
中国茶网资讯:对于安溪县参洋片区来说,去年9月21日值得铭记。当天,该县县委书记李建辉一行深入其间,提出要把参洋片区"打造成为中国茶都'核心区',永不落幕的'展览城'、实至名归的中国茶业'大都会'、包容开放的中国茶业'义乌城'"。至此,该县把参洋片区打造成"中国茶业义乌城"的崭新思路出炉。针对这一命题,该县迅速组织考察团队北上浙江义乌学习、取经,全面探寻"义乌模式"的成功之道。
"当前,应紧紧抓住茶元素这一核心,在市场培育、管理规范、城市定位上下工夫,力争使安溪的'城中之乡'参内,在三五年内完成从'乡'到'城'的嬗变,制定'中国茶业义乌城'的全新框架。"这是考察团学得真经后对未来的规划。
市场培育:
从"安溪有个中国茶都"到"中国茶都在安溪"
据参内乡党委书记吴振法分析,当前,安溪具备"全国最大产茶县、最高茶叶品牌'安溪铁观音'、最大茶叶市场'中国茶都'、国字号茶检中心、最快速茶叶仓储物流线、最先进茶叶包装、最成规模茶机具制造、最庞大茶叶销售大军"等优势,足以吸引全国各大茶类茶人的目光。而海西茶叶基地、海峡茶博园、铁观音茶学院、海峡两岸茶机具博览会、茶机具产业制造基地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涵盖商业地产、茶叶商贸、会展、旅游、物流等新兴产业,或意向投资,或签约落地,涉茶大产业链正在参洋片区逐步成型、迅速崛起。
"安溪已占足天时地利,完全可以完成从'安溪有个中国茶都'到'中国茶都在安溪'的过渡。"谈及市场培育,中国茶博汇负责人黄翁才显然深谙此道,"发展会展业,举办首届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无疑是果敢的决策。"他说,会展业与旅游业、房地产并称世界三大"无烟产业",是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0年,首届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吸金超52亿元,无疑是个明证。通过其宣传效应,目前其他茶类已有茶人来洽谈入驻中国茶博汇。他认为,可以在此基础上逐步将会展内容延伸到茶机具、茶包装、茶食品、茶保健品、茶文化以及茶叶本身等茶产业链,将会展从有形过渡到无形的网络营销、期货交易等,使会展规格从区域推向全国乃至国际。
管理规范:
"让茶商茶客愿意来,喜欢来"
"让茶商茶客愿意来,喜欢来,这才是王道。"当各地茶商蜂拥而至,吴振法认为,要让他们不仅有钱赚,而且赚得舒服。
谈及"义乌模式"吸引客人的地方,他举了个例子:在义乌农副食品市场,他们根据商户三年内纳税、业绩及诚信等因素确定市场准入条件,每年每个商位租赁费仅2万元,虽然市场上商位租价最高达到100多万元,但2万元的标准至今未变。
比照安溪,吴振法认为,首先要用好现有"安溪铁观音"中国驰名商标、原产地保护以及地理标志认证等无形资产,规范安溪铁观音市场,进一步强化品牌效应,使之成为茶叶市场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次,要扩大市场规模、合理分区,提高档次,完善服务,以最方便的市场,最包容的心态,开门迎接各大茶类的茶商茶人。同时,要打好国家级茶叶质量检测中心这张牌,为进入市场的茶叶经营者提供多层次茶叶质量检验认证,在质量上赢得信誉。要谋划建设茶叶科技工程中心、茶产业技术交流中心,提供农残降解、保鲜储藏以及深加工等使用技术,力促茶业向纵深发展。再者,要做好茶叶市场的科学规划,通过举办展销会等推介活动,吸引茶商前来建厂设店。要建设好发达、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推动安溪茶产业升级,真正从"种茶-制茶-卖茶"的传统产业模式,向涉茶农业、工业、商业,以及会展、物流、教育、科研、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逐步实现"中国茶业义乌城"的宏伟蓝图。
发展定位:
从"边缘"到"门户"
"'中国茶业义乌城'目标的确定,将促使原本地处'边缘'的参内乡发展成为安溪的门户。"参内乡乡长黄建锋认为,经过该区域的石狮岩隧道全线贯通,大县城东西二环路实现合围,众人眼中的城郊之乡参内一跃成"城"。
据介绍,立足"中国茶业义乌城"的城市定位,该乡将更加注重塑造城市形象、城市主题,确立各项配套设施支脉,立体推进,力争三五年内完成从"乡"到"城"的蜕变,拟定全新框架,尽快树立新城崭新的形象。
在路的配套构建上,该乡准备在东二环实现通车的基础上,打通接连城区的岩岭隧道;打通接连罗内片区的田底隧道,借以承载今后建成的长泉高铁、泉三高速的动车站、高速互通口;力促连接城东开发区的参洋桥通车。"两隧一桥"三进三出开启大交通,城市构架跃然纸上。
在教育配套建设上,基于未来对高层次茶业人才的刚性需求,规划建设铁观音茶学院迫在眉睫。为此,安溪县邀请厦门大学多次前来参洋片区考察洽谈、选址定点,参内乡也全力做好该项目的跟踪配合。
如今,总投资3000万元的参洋汽车站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的县直十二小学项目、参洋片区110KV变电站建设项目等一批配套建设项目或签约、或开建,正在该区域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同时,参内乡还设想在原曾坑收费站处再建一座水闸桥,将蓝溪水水位提升2米,形成新的人工湖。在保留原生态的基础上,对河滨路两侧部分地段进行深度的绿化、美化、亮化,在较宽敞的河滨地段建设一批高档次的休闲会所、酒吧等,融入最具安溪特色的茶文化元素,把参洋片区河滨路两侧打造成"安溪外滩"。此外,在进入安溪的重要节点东二环入口处,抓紧建设具有安溪茶文化特色的城市雕塑,凸显参洋片区作为安溪门户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