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云南红河州茶叶向品牌市场稳步迈进

发表于:2025-01-22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2日,2006年,红河州茶叶生产面积已达26万多亩,产量达6117吨;拥有初制加工厂222个、精制加工厂14个;名优茶年产量达70吨,其中,绿春的"玛玉"、"春苑",元阳的"梯田秀峰"、"真香茶",红河的"

  2006年,红河州茶叶生产面积已达26万多亩,产量达6117吨;拥有初制加工厂222个、精制加工厂14个;名优茶年产量达70吨,其中,绿春的"玛玉"、"春苑",元阳的"梯田秀峰"、"真香茶",红河的"云雾",屏边的"大围山秀峰"、"深琼"等品牌已享誉省内外。1999年至2001年,绿春"玛玉"茶因色泽绿润,香高馥郁,滋味浓醇,回味甘长,不起茶垢而连续3年被评为"云南名茶"并获"金奖";元阳的"梯田秀峰"在2005年和2006年均获"中国国际名优茶评比银奖";屏边的"糯米香茶"早在1993年就获得中华首届"陆羽杯"茶文化精品展金奖,并获得两项国家专利。茶叶已成为红河州社会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一大支柱产业。

  红河茶业历史悠久

  云南省是茶叶的原产地,滇南的思茅、红河则是主产地。唐代的陆羽在《茶经》中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 榈,蒂如丁香。"

  上世纪40年代,中外植物专家在金平的分水岭、屏边的大围山、红河的阿姆山、元阳的观音山等自然保护区腹地和边缘一带发现了许多野生的古茶树,通过专家对树干树冠的测定,估计在金平分水岭发现的古茶树有1200多年的历史。在绿春骑马坝乡玛玉村旁的森林中,有一棵野生古茶树高12.5米,主干直径0.84米,估计也有900年树龄。解放后,人们在金平县金水河镇永平村后山上发现的一棵野生古茶树则有23.8米,主干直径0.9米。

  早在清朝康熙年间,绿春县就有人工种植茶树和加工茶叶的生产出现。红河县在清朝光绪十年(1884年)已形成茶叶种植规模,仅羊街、安品一带,种茶面积就达1800多亩。清朝后期至民国期间,由于战乱影响,茶叶生产萎缩。至1949年,红河县境内的茶园面积已不足100亩。

  新中国成立后,红河州茶叶生产得到重视。1954年,绿春县骑马坝军垦农场就在玛玉村生产过茶叶。1974年,全国茶叶会议后,红河州作为云南省出口红茶生产区,规划发展茶园10万亩;至1978年,全州茶叶种植面积已达8.54万亩,产茶279.65吨。改革开放后,红河州茶叶更是得到长足发展,截至1989年,红河州茶叶种植面积达17.11万亩,茶叶产量达2490吨。

  1990年至2003年间,因外贸体制改革,加之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云南红茶出口受阻,境内红茶停止生产,群众种茶、制茶积极性也受到挫伤。后来进行了绿茶和名优茶的开发,但未成规模,茶叶销售价格陷入了"低迷"状态。

  品牌茶叶走俏市场

  "梯田秀峰"是元阳县与"梯田风光"配套打造出的又一个名牌茶,这几年来,元阳县牛角寨乡良心茶厂每年生产"梯田秀峰"约8000盒,每盒净装2公两茶叶,大多被顾客作为礼品抢购一空。据元阳科技局朱副局长介绍,"梯田秀峰"的订货数远远大于生产数,甚至出现了当天产出当天就被抢购一空的热销现象,从来没有库存。2005年和2006年,"梯田秀峰"连续被评为"国际银奖"。品牌打出后得到实惠的当地茶农对发展品牌茶产业信心十足,对老茶园改造也十分舍得投入。在赶制生产过程中,只要一声通知,就是夜晚打着电筒大家都会立即到茶园采叶。采摘中,他们十分认真,完全按技术标准要求操作,使"梯田秀峰"始终保持"顶峰"地位。

  元阳的"梯田秀峰"和"真香茶"很受消费者特别是"识茶伯乐"的青睐。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很多商家打电话到元阳科技局、农业局和茶厂咨询购买订货事宜。名茶的畅销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增收,为生产"梯田秀峰"务工的临时工每天最多能达到460人,村民薛正文、李开远对记者说,采茶季节,他们每天的收入最多可达80多元。大家都认为,种茶是当地农民致富的好项目。

  目前,我州茶叶的名牌效应越来越大,绿春的"玛玉"茶,人们想买都买不到,屏边的"大围山秀峰"、红河的"云雾"、元阳的"真香茶"等品牌都在全国有了不小的名气,但因加工量小一直难以满足顾客需要。12月9日,记者在个旧七层楼温州商贸城采访时,遇到从昆明到个旧走亲戚的孟先生,他打算买几盒"玛玉"和"梯田秀峰"带回去送朋友,然而,跑遍个旧几个茶叶店都未能如愿。10月中旬,记者在建水出差时,也曾几次遇到外省游客在建水街上的茶叶店里想要购买我州几个名牌茶叶产品,但都因柜上缺货遗憾而归。看来,我州打造品牌的时机已成熟,扩大生产正是火候。

  打造名牌 扩大生产

  为发展红河茶叶经济,省、州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茶树良种生产基地,选用良种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1990年,元阳被列为红河州茶树良种培育基地县,属省39个良种基地县之一,该县在牛角寨乡骂哈村委会吊树脚村建起了80亩母本园和100亩示范园以及配套厂房,从思茅良种场引进了矮丰,云抗10号、14号,直叶绿,云魂,云梅,长叶白毫等优良品种进行培植。该县为打造茶叶品牌倾注了大量心血,2005年到2006年,该县又引进福建先进茶叶品种10个,共5万株进行试种,欲从中选择一二个适合该县发展的优良品种逐步替代地方大众品种。目前,该县已改造老品种、低产茶园1万亩,在产茶区实施并推广无公害种植技术。3年前,科技局、农业局就请来华中农业大学茶叶专家倪德江教授为创造品牌茶叶提供技术支持。2006年,元阳县种茶面积已达3.1万亩,产量850吨,产值达765万元。在州科技局的支持下,他们融资190万元引进了一套先进制茶设备,准备2007年扩大精品茶叶的加工生产量。
  2002年,金平九堡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在上级的扶持下,也同样从思茅引进云抗10号、长叶白毫、雪芽100号等无性系良种茶160万株,在金平老集寨乡平寨村委会九十九堡村发展1000亩无性系茶园基地,首开红河州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先河。

  2003年,州政府投资100万元在绿春县大黑山乡建设1000亩无性系良种有机茶园,正式启动了红河州有机茶园建设。2003年至2005年间,红河县发展无性系新茶园22400亩。2003年,屏边县绿宝茶业有限公司茶园获得农业部无公害茶园认证,无公害茶园认证面积达1666亩。绿春县大黑山马鹿塘有机茶示范园于2004年8月通过了浙江茶叶研究有机认证中心专家实地检查验收,并获得有机茶园认证。

  2004年,元阳县牛角寨良心寨茶厂建立了30亩优良茶品种母本园,从贵州、福建引龙井43号、福云6号、铁观音、福鼎大白、富安、梅占、福鼎大毫、乌牛早、迎霜、黄旦等优良品种2.94万株,为今后的茶叶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4年,茶商钱晓韶、汤书云与台商合资,引进台湾金萱、青心、软枝、铁观音和省内拂香、紫娟等茶叶品种,高标准种植100亩新茶园,在蒙自创办龙谷糊茶厂,生产出乌龙茶。

  据州农业局热区办统计,截至目前,我州已有无性系茶园11万亩、无公害茶园3000亩、有机茶园1400亩,为下一步生产高档名茶奠定了基础。

  "玛玉"茶为何失去风采

  "玛玉"茶属特大叶种系茶种,因产地绿春县黄连山、骑马坝优异的地理气候及水质、土壤条件使其品质上乘而享誉天下。上世纪70年代由国家外贸公司经营时,该产品远销韩国、新加坡、美国、日本、斯里兰卡等国。据《红河州茶叶志》记载,康熙年间(1662年至1723年),有7户瑶族农民从西双版纳迁到红河南岸的绿春县骑马坝玛玉村(旧称蚂蚁村),同时带来茶叶种子在村子周围种植,开创了境内人工种茶的先河。清朝道光20年(1840年),境内红河南岸的羊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