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夏渌 眉寿释义商榷_了解更多有关夏渌 眉寿释义商榷的内容_茶香楼

  • 《〈汉语大词典·涉茶条目〉证误释例》商榷

    《〈汉语大词典·涉茶条目〉证误释例》商榷

    《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是一部12卷本、收词达37万余条的汉语词汇巨著。它收词严谨,精心编纂,其质量超出了日本的《大汉和词典》和台湾的《中文大辞典》等大型的语文词典。当然,它在释义方面也还

  • 试论中日对“茶道”名词的不同释义与认知——比较中日茶文化

    试论中日对“茶道”名词的不同释义与认知——比较中日茶文化

    一、中、日专家、学者对"茶道"的不同释义与认知笔者以为,中日两国茶界对"茶道"名词的认知还是模糊的。请看两国茶界专家、学者对"茶道"的论述--被誉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1897-1987)先生,在他

  • 大益金针白莲特征释义

    大益金针白莲特征释义

    【写在前面】金针白莲个人认为是大益最成功的一款熟茶,没有之一。特点明显,粉丝众多。特别是有点年份的金针白莲,滋味甘醇,入口顺滑,荷香明显。不管是初学者还是老茶客都喜欢,人称"秒杀茶",秒杀一切普洱茶爱

  • 从《多能鄙事》的释义论红茶的起源

    从《多能鄙事》的释义论红茶的起源

    关于红茶的起源,在茶史中众说不一。有说是19世纪初,如吴觉农著的《茶经述评》对红茶产生的年代全部在清道光(1821-1850)年间及其后";有说是明末清初(17世纪),如《与雷诺阿共进下午茶》一书认为

  • 商榷几个茶道问题

    商榷几个茶道问题

    商榷几个茶道问题前段时间,某卫视播出一期讲茶节目中说,"在上个世纪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茶道呢在日本也很风行,而且日本人的茶道讲究四个字,叫做和、静、清、寂"。接下来,主讲人详细解释了"和静清寂"。笔者

  • 古代茶器具名释义

    古代茶器具名释义

    古代古人在饮茶时使用的许多茶器茶具,在古代有着十分别致的雅名或浑号,饶有意趣。下面就介绍其中的一部分并作简要注释,以供茶友们欣赏。1、苦节君---香竹风炉,盛行于宋代。以精细毛竹搭配制成的方形煎茶风炉

  • 经典普洱——名词释义

    经典普洱——名词释义

    在中国古代,文人在习惯上被称为"士"。古代的"士",其意义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说的"知识分子"或"文人雅士"。应该说,古代的"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群体,其中既包括已谋取功名、捞得一官半职的人士,又包

  • 在宋词中“汤词”不宜混作“茶词”——关于沈松勤《两宋饮茶风俗与茶词》一文几个问题的商榷

    在宋词中“汤词”不宜混作“茶词”——关于沈松勤《两宋饮茶风俗与茶词》一文几个问题的商榷

    本文对沈松勤《两宋饮茶风俗与茶词》中认汤词为茶词、"现存茶词始于张先"、宋代茶词统计(茶词作者八十余家茶词514首)诸观点进行了商榷,认为汤词不宜混同茶词、现存茶词不始于张先、茶词作家应为30人茶词应

  • 柴烧之美•残器

    柴烧之美•残器

    古中国最早的手工艺理论著作《考工记》中,是这般释义良器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时至两千多年后的今日,对于古法柴烧的建水陶作品而言,这一释义仍旧契合。天时、地气、

  • 法律:对人的理性有限性的理性克服——与喻中君商榷

    法律:对人的理性有限性的理性克服——与喻中君商榷

    法律与艺术之殊异,可谓大而显。喻中君于《法学家茶座》第九辑著文《法律与艺术的对峙》,以理性与"反理性"为法律与艺术"对峙"之所在。法律与艺术之间,固然有如喻中君所称之"对峙",也多有通联、一致、同构处

  • 空灵与想像是文学艺术的生命——与曹望成、周巨根先生评释卢仝“七碗茶”商榷

    空灵与想像是文学艺术的生命——与曹望成、周巨根先生评释卢仝“七碗茶”商榷

    《茶叶》2004年第三期171~178页刊出了曹望成、周巨根先生大作--《得知天下苍生命且尽卢仝七碗茶--唐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评释》(以下简称《评释》),此文对读者理解全诗有一定帮助,但笔者对其

  • 黑砖茶起源考:—与陈晓阳先生商榷

    黑砖茶起源考:—与陈晓阳先生商榷

    完成机构:江西省上饶茶厂,上饶334000

  • 关于冲泡茶叶用语“洗茶”的商榷

    关于冲泡茶叶用语“洗茶”的商榷

    完成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 对《四库全书》文渊阁本陆羽《茶经》校订的商榷

    对《四库全书》文渊阁本陆羽《茶经》校订的商榷

    完成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310008

  • 关于“洗茶”一词的商榷

    关于“洗茶”一词的商榷

    完成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642

  • 《弥勒尊经》蠡测——兼与马西沙教授商榷

    《弥勒尊经》蠡测——兼与马西沙教授商榷

    《弥勒尊经》是清代民间宗教教派清茶门的重要经典。本文通过考证研究,认为《弥勒尊经》是一部与《三教应劫总观通书》(清茶门另一部重要经典)在政治倾向上根本不同的传道经书,并指出该部经卷对清中叶以来下层民众

  • “兔毛”“兔褐”条商榷

    “兔毛”“兔褐”条商榷

    《汉语大词典》"兔毛":细嫩的茶叶上的白毫,借指茶叶。唐·吕岩《大云寺茶诗》:"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完成机构:江苏镇江市江苏大学梦溪校区,212003

  • “分茶”就是“品茶”吗?——与《宋诗鉴赏辞典》编者商榷

    “分茶”就是“品茶”吗?——与《宋诗鉴赏辞典》编者商榷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有"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之句。何谓"分茶"?《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注释道:"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就是品茶的意思。"笔者以为此解未尽妥贴。

  • 也说“洗茶”——与丁俊之先生商榷

    也说“洗茶”——与丁俊之先生商榷

    读了《广东茶业》2004年第88期,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丁俊之先生'修正"洗茶"至关紧要一文',亦有感触。近年来,"洗茶"不仅在乌龙茶冲泡中使用,而且已经波及到了绿茶。完成机构:黄山茶校,245031

  • 关汉卿《不伏老》“分茶”之考释——与王学奇教授商榷

    关汉卿《不伏老》“分茶”之考释——与王学奇教授商榷

    关汉卿在散曲《不伏老》中有"分茶"一词。本文根据历代制茶、饮茶方法曾有多次显著变化这一点,认为"分茶"的内涵或形式也会随之而异,不能作"随意饮酒、小吃"解,而训解为"品茶"是比较稳妥的。完成机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