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性 了解更多有关抗虫性的内容
-
不同茶树品种间小绿叶蝉类群数量动态与抗虫性比较
在不同无性系茶树品种中,小绿叶蝉类群数量的动态和抗虫性的强弱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矮丰、云抗10号和云瑰具有较强的抗虫性,其次是长叶白毫、波上金台、云梅、雪芽100号和短节白毫,抗虫性弱的为景谷大白茶和
-
抗虫性早期鉴定
抗虫性早期鉴定(Early appraisal of pest resistanceD育种初期对育种材料与抗虫性相关性状进行的鉴定。茶树抗虫性早期鉴定的方法还不全面。对某些害虫鉴定的方法有①叶片形态特
-
茶树抗虫性与害虫控制
据初步试验表明:茶树抗虫性与茶园栽培管理措施协调应用,与害虫天敌友善相容、默契配合,并科学地兼用药剂防治,这样就可更加有效地发挥抗虫性在茶树害虫治理中的潜能和作用。完成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农业部茶叶重点
-
茶树抗虫性的物质基础
茶树抗虫性可分为不选择性、抗生性和耐害性三种类型。不选择性和抗生性的形成都有其化学物质基础和形态结构基础。害虫与茶树的交互作用物质,如生物碱、有机酸和酮类等物质,树表的体毛,角质层和蜡质层等结构对害虫
-
茶树品种抗病虫性
茶树品种抗病虫性[Resistancetopestsanddiseasesinteacultivars]茶树品种抵抗病虫危害的遗传性。不同茶树品种对多种病虫害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性,是茶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
-
茶树病害虫防治
茶树病害虫包括茶园栽培技术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茶树种苗植物检疫五类。1、茶园栽培技术防治:又称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有:①选育和推广抗病虫良种:茶树品种间抗病、抗虫性差别很大,例如,单
-
常用茶树病害虫防治措施
常用茶树病害虫防治措施包括茶园栽培技术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茶树种苗植物检疫五类。1.茶园栽培技术防治:又称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有:①选育和推广抗病虫良种:茶树品种间抗病、抗虫性差别很
-
茶(饮)用菊花的引种初步研究
在武汉地区研究了引种的4个茶(饮)用菊花品种的生长势、抗逆(热、旱等)性、耐霜能力、散瓣状况、抗病性(抗菊花黑斑病Septoria chrysanthemella)、抗虫性(抗菊姬(小)长管蚜Macr
-
台茶16号
台茶16号[Taicha 16] 亦称"白鹤"。茶树无性系新品种。由台湾省茶叶改良场以"台农335号"为母本,"台农1958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树姿直立,生长势强,早生,叶色绿。芽叶茸毛尚多。
-
台茶15号
台茶15号[Taicha 15J 亦称"白燕"。茶树无性系新品种。来源同"台茶14号"。树姿开张,生长势中上,中生。芽叶茸毛多而长。鲜叶含茶多酚18.9%,全氮量3.8%。扦插成活率高。产量较高。抗旱
-
台茶17号
台茶17号[Taicha 17] 亦称"白鹭"。茶树无性系新品种。由台湾省茶叶改良场育成。来源同"台茶16号"。树姿直立,生长势强,分枝密,早生。发芽整齐,茸毛多。鲜叶含茶多酚22.7%,全氮量4.2
-
台茶14号
台茶14号[Taicha 14] 亦称"白文"。茶树无性系新品种。由台湾省茶叶改良场以"台农938号"为母本,"白毛猴"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树姿开张,生长势中上,中生。芽叶茸毛尚多。鲜叶含茶多酚1
-
抗性鉴定
抗性鉴定[Evaluation of resistance) 对茶树抗寒性、抗旱性、抗病性和抗虫性的鉴定。依鉴定方法和地点,分直接鉴定、间接鉴定、自然鉴定、诱发鉴定等。直接鉴定是直接评定茶树抗性,用级
-
我国茶树抗性资源筛选及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我国茶树种质资源极其丰富,是创造新品种的宝贵材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系统化,并取得了重要成就与显着进展。本文对我国茶树抗性资源筛选研究进展及2000年以来茶树在抗寒、抗旱、
-
茶树杂交新品系“浙农8—8”、“浙农6—10”选育研究报告
以"福鼎大白茶×浙农12"、"福鼎大白茶×浙农109"人工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优质、高产茶树新品系--"浙农8-8"、"浙农6-10"。品比试验表明:浙农8-8发芽期中偏早,浙
-
茶树育种抗性鉴定
茶树育种过程中对抵抗不良环境因子所表现的能力进行鉴定的方法。主要包括对抗寒性、抗旱性、抗病性与抗虫性的鉴定。抗寒性鉴定:茶树不同品种抗寒性差别很大,南方类型的大叶种只能忍受-3--5℃的低温。北方类型
-
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 亦称"品种资源"、"遗传资源"、"原始材料"、"育种材料"等。培育农作物新品种时最初应用的植物材料。种质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
抗寒早生优质茶树新品种选育研究初报
高产、优质、抗性强是茶树育种的基本目标,也是鉴定茶树品种好坏的依据。选准优良茶树单株作为育种材料是育种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挑选茶树单株最可靠的方法乃是通过正常的采摘、加工和审评来比较其产量与品质;通过
-
茶叶“亲子鉴定”给茶种保驾护航
在无锡市茶研所,南农大女硕士梅菊芬正在对茶叶DNA进行提取。记者看到,一个烧杯里像清水一样的东西,被放进一台特殊机器里,按动按钮,烧杯就像躺进婴儿床的婴儿,在机器的控制下,摇动起来……梅菊芬告诉记者,
-
云南农大技术创新助推普洱茶升级
近年来,以云南农业大学教授盛军为首席科学家的研究团队着力普洱茶全产业链开发,系统解决了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项目推广应用至今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65.85亿元,助力云南普洱茶产业转型升级。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