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印痕 了解更多有关印痕的内容

  • 白泥赤印

    白泥赤印

    白泥赤印[White clay or red ink paste used for seals] 封缄物。古代寄送信函?物品,往往要在封口处加上粘土,并押上印痕,称为封泥,以防散失或泄密。隋唐开始,封

  • 茶的物业之白泥赤印

    茶的物业之白泥赤印

    白泥赤印 [White clay or red ink paste used for seals]封缄物。古代寄送信函、物品,往往要在封口处加上粘土,并押上印痕,称为封泥,以防散失或泄密。隋唐开始.封

  • 【荷青吃茶记】一缕馨香,温暖如初

    【荷青吃茶记】一缕馨香,温暖如初

    生命潦草一生,总有一些习惯让我们一直依靠并停留。我习惯了我的习惯,也习惯了自己。所以我觉得我还是爱自己的、爱生命的。漂浮于尘埃中,浅显时光印痕,我努力坚持生命最初的选择。我习惯了站在时光的尘埃中去放纵

  • 在茶园(外一篇)

    在茶园(外一篇)

    这是北方的茶园.这应该是全中国纬度最高的茶园,这种原本产于江南的植物,到了这黄海之滨就算是到了尽头,再也不能往北继续生长了.这种浸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神韵的植物,一垄又一垄,整整齐齐地生长在这里小山坡上,

  • 个人网上交易:“山间铃响马帮来”

    个人网上交易:“山间铃响马帮来”

    提起做生意,人们会想到要勤快,要多出去跑,脚板底下出黄金:脑海里会浮出这样的画面,背着大大的黑色的塑料袋的零售商,天还没亮4、5点就赶长途车,穿梭于各类批发市场,与批发商讨价还价;富于想像力的还会闪现

  • 秘色瓷茶具

    秘色瓷茶具

    秘色瓷茶碗,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通体为五瓣葵口圈足状,高9.4厘米, 口径21.4厘米,深7.0厘米,足高2.1厘米, 底径9.9厘米,腹斜下收,素面无花纹,既有造型活泼之感,又不乏典雅大方之美

  • 唐五瓣葵口秘色瓷茶碗

    唐五瓣葵口秘色瓷茶碗

    这件秘色瓷茶碗,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通体为五瓣葵口圈足状,高9.4厘米, 口径21.4厘米,深7.0厘米,足高2.1厘米, 底径9.9厘米,腹斜下收,素面无花纹,既有造型活泼之感,又不乏典雅大方

  • 茶马古道上最后的马帮

    茶马古道上最后的马帮

    1月10日讯 横断山脉横亘西南,原始森林莽莽苍苍,在云南的高山峡谷和茂密丛林之间,曾经存在着一条神秘的茶马古道。千百年来,数不清的马帮行走在这条险峻的道路上,将云南的茶叶等特产运到西藏、印度、尼泊尔等

  • 古茶杯收购价不断攀升

    古茶杯收购价不断攀升

    中国茶网资讯: 一只带有明显"抗美援朝"印记的搪瓷茶杯,被一名收藏者以1200元价格洽购而得,这是近日在上海西南地区某藏品集市上出现的一幕。搪瓷茶杯作为一种日常用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仅被人们广泛使用

  • 雨夜. 普洱茶. 生活

    雨夜. 普洱茶. 生活

    雨夜竟让我如此放心,今夜不希望有生疏的来客打扰我的悲喜,不希望有任何人接触我的思绪。一个人独自过着日子,五颜六色的日子,周围喧哗的声响时刻充满着自个的听觉,唯独缺少的是自个声响,那份由心里而发的告白

  • 古道柔肠,情深茶更香:杨柳可渡,山歌与茶传来一场放肆的空谷佳音

    古道柔肠,情深茶更香:杨柳可渡,山歌与茶传来一场放肆的空谷佳音

    "杨柳可渡"这个神奇的地名,它不是杨柳依依西湖般的沉静,而有的是巍峨山峰下的奇俊与壮美。它带着神秘莫测的传说与故事,携着那股独特的文化之韵随着可渡桥无限的延展。史书记载:"可渡弹丸岩邑,南通六诏,北达

  • 【网】天泽无量仙影品评

    【网】天泽无量仙影品评

    茶山介绍:无量山古称蒙乐山,以"高耸入云不可跻,面大不可丈量之意"得名。该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西部,北纬23°57'--24°44',东经100°22'--101°04'之间。西北起于南涧县,向西

  • 普洱茶又火了,央视再次报导

    普洱茶又火了,央视再次报导

    网10月10日讯 据悉,央视又对普洱茶做了深度的采访报导,肯定了普洱茶的价值及陈化效果,下面,我们不妨来看看详情。普洱茶皇帝金瓜贡茶茶与生命--普洱茶皇帝金瓜贡茶光是所投保险就近两千万,当时人们要想观

  • 金瓜贡茶介绍

    金瓜贡茶介绍

    普洱金瓜贡茶,是现存的陈年普洱茶中的绝品,在港台茶界,被称之为"普洱茶太上皇"。目前,金瓜贡茶的真品仅有两沱,分别保存于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行世的所谓金瓜贡茶,皆是后来某些

  • 茶的艺术:茶与书画艺术的关系

    茶的艺术:茶与书画艺术的关系

    文_于继东茶道在中国历史悠久,从唐至今早已脱离单纯的啜饮范围,逐渐演化成人与茶的一种精神交流行为。我们从中得到了心灵上的放松与精神上的单纯。在这里体会并追忆着我们的传统文化脉络,味觉与视觉上的享受引发

  • 月薪4000难求炒茶师 炒茶技艺后继乏人

    月薪4000难求炒茶师 炒茶技艺后继乏人

    本报资料扬州新闻网讯 我市春茶开采在即,昨天,记者走访了仪征几家茶场,这些茶场当家人在为茶树长势喜人高兴之余,也为找不到技艺高超的炒茶师而烦神,尽管开出的条件相当优厚,月薪已经达到4000元左右,但仍

  • 【荷青吃茶记】因你,舞仙影

    【荷青吃茶记】因你,舞仙影

    身为云南人,我很爱我的家乡,对于家乡的地名无一不熟悉,不管是去过的还是没有去过的,都有着亲切感和一体感。云南是一个诗意地方,生活在如诗如画的云南,确实惬意温暖,其很多地名也有着诗意一般的韵味,如无量山

  • 听茶品禅

    听茶品禅

    友人喜欢喝茶,有一次我问他:你听到过荼的声音吗?听到过它在澄澈的水中穿透丝绸般的下滑;听到过它在沉浸时的舒张、绽放,听到过它倾吐的阳光、绿色和花朵的消息吗?友人笑我痴于禅之玄思冥想,不知品茶之道;我笑

  • 歙砚《品茶论经图》

    歙砚《品茶论经图》

    在"歙砚之乡"安徽省黄山市的郑寒砚雕艺术中心的珍品厅里,我惊讶地欣赏到一方题为《品茶论经图》的歙砚。之所以"惊讶",是因为在我们熟知的歙砚题材中,是极少看到有如此与茶紧密相关的精品歙砚的,更别说还出现

  • 昆宴曲清 论道茶高

    昆宴曲清 论道茶高

    窗外,馆中,花间,亭下;蓦然间,好一个妩媚的杜丽娘,粉面薄衫,金钗颤颤,正游园。这里是位于上海南浦大桥桥堍中山南路1551号的三山会馆:沪上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会馆。它始建于1909年,由福建旅沪水果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