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药 了解更多有关凝血药的内容
-
92例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目的分析氨茶碱不同给药方案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92例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给药方案,其氨茶碱血药浓度达稳态后,测定峰浓度和谷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92例患者监测结果表
-
433例茶碱血药浓度监测回顾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使用茶碱患者的血药浓度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临床使用茶碱患者的血清样本,使用FPIA法进行血药浓度测定,5-20&maicm;g·ml-1为有效治疗浓度范围,采用MS Excel2000软
-
氨茶碱血药浓度的临床监测及分析
目的 探讨紫外法监测氨茶碱不同给药方案的血药浓度,观察临床疗效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43例患者应用不同给药方案后其氨茶碱的血药浓度。结果茶碱血药浓度
-
对老年患者的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
目的:分析老年人氨茶碱使用情况及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方法:对47例老年患者(≥60岁)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氨茶碱血药浓度个体化差异大。血药浓度在治疗浓度范围内(10μg/m
-
130例茶碱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目的 对我院1999年1月~2003年1月4年间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茶碱血药浓度,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为5~20mg·L^-1。结果 监测例数共130例,低于5
-
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应用
目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44例静脉及口服给药氨茶碱患者血药浓度进行测定,观察临床疗效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有效控制哮喘发作的氨茶碱血药浓度为12.80±2.15μg/ml,其中10~20μg占6
-
儿童茶碱手指血药浓度监测
同时监测31例患儿茶碱静脉血与手指血药浓度。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结果:患儿茶碱静脉血与手指血药浓度二者相关性好,经统计学分析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FPIA法进行患儿茶碱血药浓度监测时可用手
-
264份茶碱血药浓度结果临床分析
目的监测264份血清茶碱浓度结果.了解不同的茶碱剂型、年龄、血氧分压、联合平喘治疗对血药浓度影响。方法在协议处方下给普通剂型茶碱和茶碱缓释片(舒弗美),治疗期间监测茶碱血药浓度。结果60岁以上的老年人
-
儿童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38例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使用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变化情况。方法:对我院38例使用氨茶碱的哮喘患儿的血药浓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测定。结果: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有2l例(55.3%),不在有效范围内的有17例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小剂量茶碱的血药浓度监测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小剂量茶碱治疗的合理血药谷浓度,并分析影响茶碱血药浓度的因素。方法对60例接受小剂量茶碱治疗的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茶碱血清浓度〈3μg·
-
106例茶碱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目的:分析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碱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谷浓度10-20μg/ml为有效治疗浓度范围。结果:监测例数共106例,低于10μg/ml的66例,在10-20μg/
-
儿童氨茶碱中毒的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对氨茶碱中毒患儿应用血药浓度监测(TDM)指导临床救治及护理的意义。方法5例中毒患儿分别在急诊入院后立即严格采集血液标本,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方法测定其茶碱血药浓度,并在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抽血复查
-
我院老年患者地高辛和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患者地高辛和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5年老年患者地高辛和氨荼碱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结果:地高辛和氨茶碱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例/次占总监测例/次的百分率
-
喹诺酮类药物对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
目的本文就近10年来的文献关于喹诺酮类药物对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作一综述。方法参考1994~2006年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有关文献。结果和结论各种喹诺酮类药物对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程度不同,目前比较肯定的显
-
90例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目的:通过对90例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分析,提出个体化给药建议,使氨茶碱在临床上使用更安全有效.方法: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茶碱的峰、谷浓度.结果:32例氨茶碱峰浓度监测结果:血药浓度5m
-
氨茶碱血药浓度与平喘疗效的关系评估
目的 观察氯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与有效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给予患儿氨茶碱负荷量3-4mg/kg静脉滴注,于20-30min内完成,维持量0.8-1.0mg·kg^-1·h
-
茶碱血药浓度过量146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影响茶碱血药浓度的遗传性及后天性因素。方法:对茶碱血药浓度过量的146例住院病人ABO血型及有否吸烟嗜好,基础疾病进行分析。结果:O型血型病人,嗜烟和肺心病的病人易发生茶碱过量。结论:患者A
-
2种治疗药物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治疗药物(462例地高辛、171例氨茶碱)的血药浓度监测,提出个体化给药建议,以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EMIA)测定地高辛和氨茶碱在病人体内的血药
-
桑叶茶的功效和作用
日本、韩国和中国专家对桑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桑叶次生代谢物的药理活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抗凝血作用桑叶提取物能明显延长小鼠体内全血凝固时间和显著延长家兔血浆的激活部分凝血
-
用紫外法测定氨茶碱血药浓度
目的 建立一种能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萘碱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 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茶碱的血药痰度。测定波长为274nm,参比波长为298nm。结果 样品浓度0.5~2.5mg/ml范围内,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