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芽 了解更多有关腋芽的内容
-
腋芽
腋芽(Axillary bud) 着生于叶腋处的芽。
-
茶树腋芽初代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的控制措施研究
有效控制外植体褐变是茶树组织培养的关键技术。本文研究了外植体取材季节、切取方法、培养温度和不同抗氧化剂对外植体褐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材料的外植体污染率、褐变率比秋季的低,腋芽萌发率比秋季的高;外
-
不同物候型茶树内源GA3和ABA的变化及其对腋芽萌发调控的影响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 Linked Immunity Absorb Assay,ELISA),研究5个不同物候型茶树栽培品种在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生育周期及春季腋芽萌发前后茶
-
分枝方式
分枝方式(Branching style) 茶树产生新枝的形式。由种子萌发所生长的茶树,主茎是由胚芽发育而成,以后由主茎上的腋芽继续生长形成侧枝,侧枝上形成的腋芽又继续生长,反复分枝形成茂密的分枝系统
-
不同插穗处理对油茶扦插发根的影响
枝条老嫩程度、枝条粗细与长短、插穗留叶量、腋芽动态等不同处理对油茶扦插发根的影响试验表明,插穗以当年生枝、粗壮、已木质化、腋芽饱满、叶片完整的短截穗成活率高,发根率高。完成机构:安徽省岳西县林业局,安
-
茶树子叶分化的研究
为研究外源基因导入茶树的受体材料,以5个茶树品种的具有子叶柄、腋芽的子叶和具有子叶柄、不带腋芽的子叶为外植体,探讨了畸形胚的发生规律及其转化成正常胚的条件,结果表明:芽对不定胚发生具有抑制作用,畸形胚
-
茶树育苗
茶树育苗,目前采用的有茶子育苗、压条育苗、扦插育苗等多种方法。其中,尤以短穗扦插育苗,最有利于保持良种种性,茶树生长整齐划一,能适应茶园机械化管理。因而,在当代茶叶生产中,短穗扦插已成为茶树育苗的主要
-
合轴分枝式
合轴分枝式(Sympodial branching] 亦称"假轴分枝式"。主茎的顶芽生长到一定高度就停止生长,或生长极慢,而毗邻顶芽的腋芽却迅速生长为新枝,代替主茎优势的分枝方式。其后,新枝顶芽同样停
-
什么是复合茶树
两个品种茶树经嫁接后形成的茶树。一个高产的砧木能够使一个品质优异的无性系增加产量而不损害品质。嫁接以芽接法、短穗嫁接法等效果为最好,取材和培育较简便,容易成活。芽穗和砧木枝梢的质量要求以半木质化、腋芽
-
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技术
一、母树的选取与插枝的培养 选长势旺盛、良种性状齐一、无病虫园为母本园,再在母本园中选取母树,当选母树不采茶,留梢培养插穗,一般留春梢作夏插穗,留夏秋梢作秋冬插穗,剪插穗前13天左右打顶。二、苗圃地选
-
不同茶树品种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为探索茶树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整个技术体系,本研究以不同茶树品种的腋芽为接种外植体,通过多种培养基配方的筛选,得出适宜各参试品种的培养基为1/2MS+BA2+IAA1.5+CH500。用此培养基培养10
-
高香型茶的无性繁育
广东省罗定市连州仙境茶叶公司以产高香型名茶而闻名遐尔,这里生产的高香型名茶如玉兰香、黄拄香、芝兰香、米兰香、白心奇兰等高香型茶叶,"特质"清高,泡出的茶令人齿嗑留香,回味无穷。那么,罗定市仙境茶叶公司
-
茶树生物学特征:新梢的形成和生长
新梢是由营养芽生长发育而成的,当新梢增粗成熟后即为茶树枝条。营养芽发生于叶腋中,顶端形成层首先分化、膨大而形成一个突起,初呈圆丘状,产生腋芽原基,同时形成初生维管组织。随着细胞分化,顶端不断膨大长出叶
-
小桩
小桩(Twig) 嫩梢采去芽叶后留在茶树上的小枝。采摘面上小桩多而壮,是发芽势强的标志,小桩上1~2个腋芽或不定芽是下一轮茶芽发芽的基点,保护好小桩上的芽是采摘应注意的技术要点。采摘时切忌小桩上不留叶
-
插穗
插穗[CuttingD 扦插材料。用于扦插的带有成熟叶片(母叶)和健壮腋芽的小段枝条。根据长度可分为长穗、中穗和短穗。长穗长20厘米以上,一般是以整根枝条为一个穗;中穗长10~15厘米,带4~5片叶片
-
剪穗
剪穗[Cut cuttingD 从母树上剪取穗条,并将之剪成插穗的操作。要求插穗长短符合标准,剪口光滑并与叶片成平行的斜面,不损伤腋芽,上剪口离叶腋2~3毫米。
-
长枝扦插
长枝扦插ECutting with long shootD 即"长穗扦插"。短穗扦插[Single node cuttingD 茶树无性繁殖方式之一。用带腋芽和1~2个成熟叶片、长3厘米左右的短穗扦插
-
一叶插
一叶插[Cutting with one leafD 茶树短穗扦插方法之一。用带一片母叶和一个腋芽的短穗进行扦插。具有用穗省、管理方便等优点,是最常用的短穗扦插方法。
-
手把手教你茶花嫁接(之六)——芽苗砧嫁接法(下)
与嫩枝嫁接法一样,穗条应是当年精壮的新梢,腋芽要饱满。枝条看上去呈绿色,手感稍有一定硬度(图15)。将穗条洗干净,保湿备用。接穗的消制与剥皮嫁接法相同。
-
茶叶低位嫁接及换种技术
1、嫁接时期:全年均可嫁接,并且成活率都在80%以上,但以夏季(5、6月份)为最佳嫁接时期。2、园地选择:进行低位嫁接换种的茶园,应是立地条件好,管理水平高,树龄在3-40龄之间的群体品种茶园。3、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