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茶 了解更多有关腊茶的内容
-
香川茶
[原料] 香附子120克,川芎60克,腊茶适量。[制作] 将香附子和川芎焙干,研细末,拌匀备用。[用法] 每日2次,每次取药末3克,以腊茶3克水煎或沸水冲泡10分钟。候温送服。[功效] 祛风理气,活血
-
连梅止痢茶
配方:胡黄连、乌梅肉、灶下土各待等分,腊茶适量。用法:将胡黄连、乌梅肉、灶下土共研为末,备用。每日2次,每次取上药末3-5克,以腊茶5克煎汤,候温送服。功效:清热利湿,敛涩止痢,止血。适用于血痢不止,
-
蛤密参茶散
[原料] 蛤粉、密陀僧、苦参、腊茶、猪脂各等份。[制作] 将苦参、密陀僧、腊茶共研末,与蛤粉和匀,再将猪脂熔化调和上四味药末,成稀糊状,即可。[用法] 每日1次,涂敷患处。[功效] 清化湿毒,杀虫敛疮
-
治疗产后头痛茶方
(1)腊茶5克、川芎适量。将川芎研为末备用。每日2~3次,每次用川芎末6克,用腊茶煎汤,取汁候温送服。(2)茶叶、香白芷、蜂蜜适量。将香白芷洗晒,研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通风处阴干或烘干,瓷罐封贮备用
-
白芷荆芥茶
配方:香白芷30克,荆芥穗、腊茶或茶叶各3克。用法:将香白芷、荆芥穗共为细末。服用时,用腊茶煎汤或用沸水冲茶叶,取茶汤送服,每日2次,每次6克。功效:祛风散寒。适用于风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
-
荆芥穗茶
配方:腊茶、荆芥穗各3克,香白芷30克。制服法:将香白芷、荆芥穗共为粗末,与茶叶混合后开水冲泡,加盖闷5分钟后,放温代茶饮。或将香白芷、荆芥穗共为细末,服用时以腊茶煎汤或泡取茶汁送服。每次取药末3~6
-
连梅土茶
胡黄连、乌梅肉、灶下土各等份,腊茶叶适量。[制作]将三味药共研为末,备用。[用法]每日2次,每次取药末4克,以腊茶5克煎汤,候温送服。[功效]清热利湿,敛涩止痢,止血。适用于血痢不止,或久痢不止等。
-
茶类生产的改制和演变
元茶业发展变革的另一特点,是这时的茶类生产,由团饼为主趋向以生产散茶为主的转变。如所周知,唐朝虽然也有如刘禹锡诗句所说的"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 ①这样一类的炒青及蒸青,但其生产格局,基本上
-
老年人最好不要嚼茶叶
山茶科木本植物茶的芽叶。又称苦荼、茗、荼、腊茶、茶芽、芽茶、细茶。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均有栽培。春、夏和秋季采收初发的嫩叶,以清明前后采收者为好。茶叶除可鲜用外,一般是经过加工精制备用。制过的茶有许
-
稀缺的一扇磨古树茶,每年就产1000公斤
一扇磨,属于易武镇曼腊茶区,是一款生长在国有林里的茶,当地政府将这批国在林连同茶树委托给村委会管理。一扇磨古茶树是属于栽培型的茶树,是清朝以前就种植的,由于长期放荒,所以从2006年开始陆续被发现到的
-
中国历代主要制茶方式概览
茶叶制作方式与品饮方式是两者互相影响的,两者的不断变革与创新,共同促进了茶叶物质文化的发展。茶叶自远古时代被发现和开始以来,其主要利用方式从最初的鲜叶,发展到晒青做饼、蒸青制饼、饼散并用、炒青散茶以及
-
自制10款药茶赶走感冒
1、姜糖茶配方:生姜3片,红糖适量。用法:上2味以开水冲泡。每日1~2剂,不拘时温服。功效:发汗解表,温中和胃。适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咳嗽,无汗,或恶心,呕吐,腹胀,胃痛等症。2、姜苏茶配方
-
茶叶的生命旅行
茶--山茶科木本植物的芽叶。又称苦荼、茗、荼、腊茶、茶芽、芽茶、细茶。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均有栽培。春、夏和秋季采收初发的嫩叶。茶叶除可鲜用外,一般是经过加工精制备用。制过的茶有许多品种,通常有绿茶
-
从历史气候的角度看茶业发展
中国茶网资讯:从历史气候的角度看,唐朝是我国古代对茶业发展最为有利的一个时期,而宋朝的自然条件,较唐朝要严峻得多。据研究,唐朝常年平均气温,比宋时一般要高2~3oC。宋代虽然天气转冷,但茶业和其他社会
-
香附川芎茶解郁止痛
[组成]川芎60克,香附子(炒)120克。[功用]理气解郁止痛。[主治]因气郁日久以致头痛,痛势悠悠,疲劳则甚,情绪波动时加剧,喜太息,以妇女多见,如神经官能症所致头痛。[制法]炒香附、川芎共研细末,
-
必效散茶
【组成】大附子10个,生切4片,以姜汁1盏,浸炙,再浸再炙,汁尽乃止;高良姜为末。【功用】温阳行气止痛。【主治】肾阳虚弱,清窍失于温养以致头痛且空,经久不愈,逢寒痛剧,每兼眩晕、肢体畏寒、手足不温、小
-
历史上的茶叶种类
唐时蒸青饼茶,陆羽就以烹茶方法不同而分为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这四种茶烹饮方法都不同,即所谓乃斫(zhuó.刀斧砍),乃熬,乃炀(yáng)乃舂(chōng.捣碎)。斫:粗大的饼茶先切细。熬:饼松散
-
地骨白花蛇茶
【组成】地有皮10克,制白花蛇、制天南星各3O克,荆芥穗、飞石膏各60克。【功用】清热涤痰,祛风止痛。【主治】头痛昏重,常反复发作,或痛无休止,可伴有呕恶痰涎,证属风热挟痰上蒙,如三叉神经痛、血管紧张
-
茶禅兴佛寺
茶兴则禅兴。我国茶道的兴盛时期是唐朝,唐朝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发展的鼎盛期,由于禅师坐禅中闭目静思,极易睡着,所以坐禅中"唯许饮茶"。因此在我国古代凡是禅宗丛林,寺必有茶,禅必有茶;特别是在南方禅宗寺庙,
-
佛茶:禅寺中的“礼法之茶”
唐朝因为茶圣陆羽、皎然、卢仝等人提倡喝茶,加上禅宗的盛行,而茶的淡雅素朴又与禅相符,所以整个寺院生活中,几乎有礼仪必有茶,住持也经常出面请大家吃普茶。将茶引入礼俗,待客时甚至有"重茶不重饭"的说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