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小斑病 了解更多有关小斑病的内容

  • 茶多酚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茶多酚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溶液对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s maydis)、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e)和莲腐败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进行抑菌测定.结果表

  • 茶花灰斑病的综合防治初报

    茶花灰斑病的综合防治初报

    茶花灰斑病防治采用农药混配效果较好.以采用70%甲基托布津600倍+40%灭病威600倍液对茶花灰斑病的防治效果为最佳。采用科学的林业栽培措施和药剂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不仅能有效防治茶花灰斑病且利于

  • 多抗霉素对四种茶树病害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多抗霉素对四种茶树病害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用微生物杀菌剂--多抗霉素对茶树病害: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茶褐色叶斑病、茶赤叶斑病,进行病菌抑制作用的实验。通过实验表明,500倍多抗霉素对四种茶树病害的抑菌效果依次是茶轮斑病>茶褐色叶斑病

  • 茶树轮斑病的发生及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特性

    茶树轮斑病的发生及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特性

    对豫南茶园茶树轮斑病的发生与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特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茶树轮斑病在豫南茶区发生较普遍,一般夏秋发病较重,冬春发病较轻;轮斑病的病叶率和病情指数与温度、湿度、光照等生态因子关系密切;病原菌

  •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膜结构及相关生理变化研究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膜结构及相关生理变化研究

    以福鼎大白为材料,通过钙过量处理诱导出茶树荧光性绿斑病,研究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膜系统损伤、电渗率以及与膜透性有关的渗透调节物质和活性氧酶清除系统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的细胞质膜以及叶

  • 黑刺粉虱、茶褐色叶斑病发生预报

    黑刺粉虱、茶褐色叶斑病发生预报

    l、黑刺粉虱:据递铺祥溪茶场调查,今年越冬代黑刺粉虱羽化高峰在4月10日前后,跟去年接近,预测第一代黑刺粉虱卵孵化盛末期(防治适期)在5月16日前后,新茶园和复壮更新茶园将中等发生。2、螨虫、蚜虫:4

  • 不同收获方法对茶树轮斑病发生的影响

    不同收获方法对茶树轮斑病发生的影响

    指导了在南印度进行的不同收获方法对茶树轮斑病的影响,实验中的收获方法包括手采、苗梗采、剪刀采以及综合采。结果显示,手采法处理茶园的茶轮斑病发生最轻,剪采发病率最高;手采处理产量最高,干茶产量为3596

  • 不同茶树品种对茶赤叶斑病抗性的初步鉴定

    不同茶树品种对茶赤叶斑病抗性的初步鉴定

    在实验室内分离、纯化了茶赤叶斑病病原菌(Phyllostictatheicola),对舒茶早、白毫早、平阳特早、浙农113、福云六号等10个品种进行了离体接种试验。结果表明:10个品种的发病率和病情指

  • 草果叶斑病和枫香干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草果叶斑病和枫香干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由姜叶点霉(Phyllosticta zingiberi)引起的草果叶斑病和由茶藤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ribis)引起的枫香树干腐病。姜叶点霉寄生在草果上和茶藤子葡萄座腔菌寄生

  • 茶雀眼斑病

    茶雀眼斑病

    茶雀眼斑病又称茶圆星赤斑病,在我国各茶区均有分布,局部地区为害严重,一般以高山茶园和幼龄茶园发生较多。茶树感病后,生长不良,芽叶制成的干茶味苦涩,影响茶的品质。症状主要为害成叶和嫩叶。初呈一至数个红褐

  • 茶赤叶斑病的发生规律

    茶赤叶斑病的发生规律

    于1988-1994年对茶赤叶斑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室内培养表明,22,24,26,28℃等4个处理均适宜病原菌的生长发育,离体插枝接种显示,品种间有抗性差异,且以晚间接种发病率高。该病流行程度与

  • 茶褐色叶斑病

    茶褐色叶斑病

    茶褐色叶斑病在安徽、江苏、浙江、湖南、贵州、四川、云南、广东、台湾等省均有分布。在老叶和成叶上发生,晚秋和早春发生严重, 茶园呈现一片紫褐色,病也大量脱落,致使树势衰弱。除茶树外,还可危害山茶。1、症

  • 肯尼亚茶树品种对茶轮斑病感抗性的评价中生化成份的影响

    肯尼亚茶树品种对茶轮斑病感抗性的评价中生化成份的影响

    不同茶树品种其叶片对茶轮斑病的感染是有差异的。无性系品种3l/11和303/199受害程度(病斑直径分别为1.8和2.2mm)显著低于品种303/999和303/577的(病斑直径分别为6.0和9.0

  • 金华山茶藻斑病发生现状和防治对策

    金华山茶藻斑病发生现状和防治对策

    山茶花藻斑病又称白藻病,过去在金华市发生很轻,2002年春季突然严重发生,造成山茶花感病叶片大量发黄脱落,使新梢细而短,新叶小而少,严重影响树势,甚至全株死亡。据3月中旬调查,一般株病率40%-60%

  • 安徽茶种资源抗茶轮斑病初步鉴定研究

    安徽茶种资源抗茶轮斑病初步鉴定研究

    本文就安徽省培育出的部分茶树品种进行茶轮斑病(PestalotiopsistheaeSawada)抗性的鉴定。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鉴定的18份材料中,高抗型的有2份,属高抗与中抗之间的有2份,中抗型的

  • 茶树轮斑病的防治

    茶树轮斑病的防治

    进行了不同杀菌剂和生防制剂防治茶树轮斑病(Pesudotia spp.)的效果试验,包括4种杀菌剂(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及63%代森锰锌和12%多菌灵的合剂),2种生防制剂(木霉菌Tricho

  • 山茶灰斑病

    山茶灰斑病

    又叫轮斑病、轮纹病,为山茶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但也危害新梢。叶上病斑近圆形、半圆形,褐色,大小1-2厘米。扩大后病斑中心变灰白色,边缘黑褐色,明显隆起。病斑与周围的健全组织界限分

  • 预防茶花藻斑病

    预防茶花藻斑病

    茶花藻斑病又称白藻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常见病害。广东、福建、台湾、云南、湖南、江苏等地都有发生危害。该病除危害茶花外,还危害含笑、玉兰、冬青、梧桐、柑橘、荔枝、龙眼等花木果树。它以危害叶片和幼茎为

  • 梅雨季节茶树病害的防治

    梅雨季节茶树病害的防治

    进入梅雨季节,是茶树病害发生的高峰期。主要病害有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茶炭疽病、茶褐色叶斑病等。这些茶树病害均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随风雨传播,特别是土层浅薄,茶树根系生长不良,透光通风性差,排水不畅

  •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细胞中的晶体研究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细胞中的晶体研究

    为探明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细胞中大量存在的晶体性质,了解晶体形成与病害发生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和化学分析多种方法,对病叶细胞中的晶体形态、化学组成以及含量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