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长春市部分茶行利润出现“滑坡”

发表于:2024-11-10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10日,中国茶网资讯:11月18日中午,在亚泰大街附近某家茶行内,店主李林(化名)低着头在计算器上不停地按着数字。"我估算了一下,今年的利润大概缩水近20%。"他抬起头对记者说。李林经营茶品和茶具生意已经有1

中国茶网资讯:11月18日中午,在亚泰大街附近某家茶行内,店主李林(化名)低着头在计算器上不停地按着数字。

"我估算了一下,今年的利润大概缩水近20%。"他抬起头对记者说。

李林经营茶品和茶具生意已经有16个年头,去年年底,扣除各种费用后,店内净收入突破5万元。尽管5万元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茶行来说,有些微不足道。不过,他依然觉得,自己还算幸运的。"因为不熟悉行业的,他们根本赚不着钱。"李林如是说。

此话不假,受今年市场通胀大环境制约和长春茶行数量增多影响,部分茶行经营主的利润开始"滑坡"。

茶行利润缩水

茶行里的茶品,基本囊括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当前季节,却数普洱熟茶(黑茶)、铁观音(青茶)和红茶等品种比较畅销。不过,在经营中,李林却明显感到差异,"从早晨开张到临近中午11点,店内共接待4份买主;而去年同期,客人在店里几乎坐满。"

据李林介绍,从2010年到2011年一个年头,长春茶行数量大约增长200家。不过,对于小型个体经营主来讲,消费群体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便导致部分客源分流现象明显,因此,小经营主的利润逐渐"缩水"。

亚泰大街附近另一家茶行店主刘先生告诉记者,依靠多年的进货渠道,店内货品采购的价格相对较低;同时,通过预判市场价格低位时提高进货量的经验和方法,今年店内利润与去年持平。不过,他依然感觉到,受市场竞争主体增加的影响,像他一样的个体经营主利润空间逐渐下滑。

与小茶行相比,一些规模较大的茶行状况似乎好一些。

"与去年相比,今年利润下滑8%左右。"吉福国际茶城总经理张明钳介绍,利润变薄主要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他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去年到他店里选茶的客户采购费能花15万元;而今年只用10万元钱来购买茶品。这样一来,采购数量减少,利润也随之降低。

同时,他认为,茶行经营主体在长逐年增加是个不争的事实,不过,据他估算,长春市场消费群体增长的速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之所以小茶行会感觉到客源分流现象明显,原因在于消费者存在跟风心理,容易聚集到品牌好、购物环境优越的茶行集中购买。

经营成本上涨

小茶行因竞争主体增多,客源分流;大茶行受通胀环境制约,利润"滑坡"。这些都是茶行经营中利润缩水的主要因素。不过,经营成本的上升依然是令多数经营主短期内难以解除的"难题"。

受通胀环境的影响,茶行新购货品的成本涨势明显。拿低端滇红茶为例,进货价格已由8.5元/斤涨到12元/斤。

"低端涨价,高端更得涨。"据李林介绍,进货量大的一些茶行库存消耗期较长,价格变动频率慢。排除此类,多数茶行中的新购茶品,价格同比上涨两成左右。原因在于茶品在采摘、制作、宣传等环节产生的人工等成本费逐年递增。

尽管进货价有所上浮,不过,令多数茶老板感到无奈的是,茶品的市场零售价格却依然稳定。

"市民的消费习惯是多年积累而成,轻易提价会伤及客户。"刘先生告诉记者,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双管齐下":一方面靠采购量在厂家压价;另一方面进一步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调查中,记者了解到,采用此种做法的经营主并非个例,大部分茶行多是靠"薄利多销"来积累客源。

除进货价格上涨外,房租和人工成本等经营费用上扬也给部分经营主带来压力。

李林介绍,亚泰大街附近某商业区正街的门市房,年租金由去年10万元涨到如今的14万元,这样的话,与去年相比,今年一天的房租费额外多出100多元钱;加上,店面装修费7万元;设备费2万元;茶品进货成本费5万元。算下来,总成本28万的茶行,营业成本费就有400元/天。

"若没有稳定的客源,经营主想盈利其实并不容易。"李林对记者说。

同时,张明钳告诉记者,他经营的一家茶城中共有120家小茶行组成。

其中,有80%盈利;10%保本;还有10%的店面暂时亏损。不过,他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茶文化的深入了解,长春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只有经营主不断提高品牌意识和完善经营理念,方能在同行博弈中成功地分得"一杯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