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级别紫砂大师壶为何价差十倍?
中国茶网资讯:顾景舟的紫砂壶频频过千万元,带动宜兴紫砂壶的价格一路冲高。如今一把名家的宜兴紫砂壶动辄过十万元,让很多紫砂壶爱好者望而兴叹。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藏家将目光投向了与宜兴紫砂壶制作工艺不相上下甚至超越的潮州手拉朱泥壶身上,带动这匹黑马近年来以年均20%的价格涨幅不断升值。但即便如此,如今宜兴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一把紫砂壶普通价位都要几万元,潮州同级别大师的朱泥壶却多在几千元左右,价格相差十倍。
特邀嘉宾
谢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手拉朱泥壶传承人,谢氏"俊合"号手拉壶第五代传人)
章燕城(高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章氏"安顺"号手拉壶第四代传人)
嘉宾主持
赵利平(收藏家、资深艺术评论人)
潮州朱泥壶
VS
宜兴紫砂壶
赵利平:说到潮州朱泥壶,肯定免不了跟宜兴紫砂壶作对比,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为什么两者的名气相差那么远?
谢华:潮州的朱泥壶以前主要是用做酒壶的,而且为了适应功夫茶的需要,都是没有做大壶的。一个壶有200-250毫升的容量已经算是很大了。所以潮州朱泥壶的地域性很强,只适用于闽南地区、潮汕地区这些喝功夫茶的地方。这些地区的人口很少,所以朱泥壶无论是市场还是知名度,都比较差。潮州做的茶壶这么小,别说拿到北方,就是拿到广州,人们都不知道怎么才能派上用场。特别是在以前功夫茶还没发扬光大的时候,朱泥壶的名气更小。
说到两者最大的区别,那肯定就是泥土了。潮州的茶壶直到清朝时都是用泥做的,还要把里面的粗砂和粗泥都过滤掉,只用最细的泥做壶。这样做出来的壶比较细腻、精致,但有个问题,就是透气性比较差。再加上以前茶壶的烧制温度较低,朱泥壶只有泥没有砂,所以以前的朱泥壶耐用性比较差。
其实加不加砂,也是有历史原因的。潮州的瓷器一直很出名,制作比较严格,制瓷的时候有一道工序是淘洗,也就是洗泥,所以制壶的时候,自然而然也就有了淘洗这道工序。而宜兴只是做陶,工艺上来说当时是比较落后的,所以也就没有工具去淘洗,粗泥细泥绞在一起,歪打正着成就了紫砂壶。这样制出来的壶比较粗犷、稳重,相对大气一点。
为什么两者的名气相差那么远?除了受泥土、器型的特点决定外,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江浙一带的文人墨客比较多,他们的参与赋予了紫砂壶很多文化内涵,而且地方也比较富庶,交通发达,因此一直以来,宜兴紫砂壶都比潮州朱泥壶出名。
赵利平:宜兴紫砂壶价格涨起来后,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机器壶冒充手工壶,两者的价格实际相差几十倍,潮州朱泥壶也存在这种情况吗?
章燕城:潮州朱泥壶也分模具注浆和手工拉坯两种,但我们做收藏级别的朱泥壶,至今都沿用古老的手拉方法,手工拉坯成型,用手指按一块泥放在自动转盘上,将泥料自下而上伸延,内外翻转,成型时手指和手臂对泥料的捏压按挤,促使坯体绞转。因为转盘是作圆周运动,所以手拉壶也只能做成圆形的。这个制作过程,要经过拉、修、批、上水、上浆、烧等近60道工序,全靠熟练的工艺师手工完成。一般先拉壶身,后拉壶盖,大小及造型完全由双手控制,讲求的是壶盖严丝合缝。
宜兴的制作工艺是拍打印模,难度不大。潮州的工艺是手拉制作,难度大多了。另外,以前的壶造型都比较传统,就是一个泡茶的器具,制壶的时候并不是特别讲究造型。现在除了实用性,还讲求艺术性,在制壶的精细程度、线条、造型等方面都讲究了很多。还吸收了一些其他地方的制壶工艺,比如宜兴的一些技术,我们都借用了。
说历史
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
赵利平:说到茶壶,绝大部分人马上会想到宜兴紫砂壶,其实潮州的手拉朱泥壶历史也很悠久,但一直养在闺中,走不出广东、福建,这跟朱泥壶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传统有关吗?
谢华:潮州手拉朱泥壶有300多年的历史积淀,以传统文化为根,以茶文化为眼。清朝初期潮州就开始制作朱泥壶了,但主要是自己做、自己用,流行于潮汕和闽南地区。清朝中期,朱泥壶便独具一格,广泛生产制作和应用,并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
但民国开始,由于战乱,朱泥壶的产量越来越少,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潮州只剩下几位老师傅会制壶,后来从事的人就更少了。直到最近十年,大家重新认识到传统工艺美术的魅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制壶的行列,朱泥壶才重新焕发青春。
过去朱泥壶没有得到发展,是因为老师傅、老前辈们把这门工艺看成了饭碗,传内不传外,制约了朱泥壶的发展。其实无论制作工艺还是制作材料,潮州朱泥壶跟宜兴紫砂壶都是不相上下的,可以说,是埋藏了300多年的国宝。
赵利平:中间断层这么久,朱泥壶遇到过传承的困难吗?
章燕城:潮州制壶的,很多都是老字号,比如我们"安顺"老字号从清朝一直沿用到现在,从祖先一代代传下来。我和兄长章燕明是第四代,到我们各自的儿子章广鑫、章海元已经是第五代了。世代相传,其实没什么断层。
反倒是制壶的工艺,那是越来越精致,质量也越来越好了。烧制朱泥壶讲究的就是一个火势稳定。但以前烧壶用的是龙窑,顾名思义是一节一节斜着往上建造,尾端有烟囱。因是烧柴草,一不小心沾到灰,壶就变黑了,所以质量根本无法保证。而且那时候是两三批的壶同时在窑里烧,如果有一节窑的密封没做好,接触到明火,里面就会产生窑变,整批生产出来的壶全都成了次品,经常是几个月的心血一下子全没了。
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朱泥壶制作复苏,慢慢地我们才开始改用煤气窑,再后来就改成了电窑。电窑没有明火,烧壶非常稳定,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现在质量稳定了,有些人反过来追求窑变效果的壶,但放在以前,窑变的壶那是次品,没人要的。
说收藏
老泥壶价值更高
赵利平:我2003年的时候买过一把章燕明老师的朱泥壶,当时只要280元,现在价格大概是多少?据我了解,最近几年朱泥壶的藏家队伍不断壮大,不知道价格涨幅有多大?
章燕城:2003年几百块钱的朱泥壶,现在起码要几千块钱了。就是最近十多年,朱泥壶的价格每年都以20%的涨幅在上升。我相信随着以后工艺的进一步提升,朱泥壶的名气大了之后,其价值更高。现在省级大师的一把普通壶,起码都要两三千元。
我制壶这40多年来,看着朱泥壶的价格从几块钱、几十块钱,到前几年的几百块钱,再到现在的几千块钱、几万块钱这样涨起来。以前的人没什么收藏意识,我们"安顺"的壶,都只是在壶底盖一个"安顺"的印章,现在的收藏家都要求我们在壶底落自己的款。收藏朱泥壶的人越来越多,我这里的订单,都排到明年去了。
谢华:但我还是觉得,潮州朱泥壶的发展太慢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宜兴做壶的人也不超过两百人,但它经过这三十年的发展,从业人员起码超过十万人,产值至少一百个亿。潮州呢,却一直在原地踏步,直到现在制壶的人也不多,朱泥壶最缺乏的就是宣传和推广。
其实所有的艺术品中,只有茶壶是最贴近生活的,而且很便携,如果说送礼送一个大花瓶,飞机都难带上去,而茶壶就简单多了。
赵利平:那如何选择一个值得收藏的朱泥壶?
章燕城:首先要看泥料,再看作者,最后还要综合看整把壶的线条、紧密度和皮壳,等等。有些宜兴壶怎么养都很粗糙,不温润,那原料肯定是劣土。朱泥壶跟紫砂壶一样,有新、老泥之分,新泥制的壶要比老泥的便宜很多。所谓老泥,就是选土、淘洗后放置了几年才拿出来做壶的泥。
谢华:壶艺讲求的是精、气、神,我觉得,只要能满足大众审美要求的就是一把好壶,因为看壶就跟看人一样。看人,首先要五官端正,这是最起码的条件;第二,性格要好,人长得再好看性格不好也不行;最后是看气质。壶也一样,首先外观要养眼,壶嘴、壶把几个部位要协调,这就像人一样,就算每个部位都很完美,比例不行,也是不好看的。制壶上,就算每个部位都做得一般,但协调做得不错,那这把壶还是可以的。
说保养
没上釉的朱泥壶最好养
赵利平:朱泥壶该怎么养?
谢华:茶壶的功能就是泡茶,所以性能上一定要好用。但茶壶还有其他几个功能:把玩、养心。你看有些收藏家整天把茶壶拿在手里,就是在把玩、养心。茶壶和玉一样,要经常养,才会温润。养壶就跟养小孩一样,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每个阶段都有不同。
章燕城:朱泥壶和紫砂壶的养壶方法基本一样。但前提是,壶的泥料要好,那才能养得好,劣质泥料的壶是养不好的。泥料好的壶越养越滑,摸上去表面就像玉石一样。我制作的老泥壶,泥料一般都是已经洗净后沉污了30年左右的。
没上釉的朱泥壶最好养,壶在泡过第一次茶后,在壶身还是热的情况下浇茶水养壶,那是最好的。喝茶的时候,如果有三个人,就准备四个杯子,一杯茶用来浇壶。平时也可以拿在手中把玩,朱泥壶也是越把玩越光滑的。最好一把壶只泡一种茶叶,这样就不会掺杂别的味道在内了。但有些人说拿茶壶去煮猪肚什么的来养壶,那绝对是乱说的。
谢华:跟宜兴紫砂壶对比,潮州朱泥壶比较细腻,所以养出来就像玻璃一样很亮;而宜兴紫砂壶里面由于加了大量的砂,养出来就比较温润,像玉一样。如果两把壶养到最后一对比,潮州朱泥壶就像水晶,宜兴紫砂壶就像翡翠。
潮州手拉朱泥壶
潮州手拉朱泥壶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演化有序。宋代笔架山窑便有大量陶器的制作。宋以后,潮州枫溪成为陶器生产中心。从清代中期开始,潮州朱泥壶便独具一格,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朱泥壶,顾名思义就是用朱泥制成的茶壶。朱泥俗称红泥,属天然矿料、绿色材质。原土的最大特点是含氧化铁量极高,呈土黄色,烧制后转红色。质地细腻柔韧而不含砂,可塑性强。用于制造茗壶,其成品便可形成独特优点:质地坚实而颗粒结构较瓷器疏朗,表面平滑却能保持低微的吸水性和透水性;保温性好,但泡茶不失原味,且越宿不馊;更具有耐受骤然冷热的性能,在20℃-150℃之间连续出现偏差也不开裂;不含有毒物质及放射性元素;能用于制造精美的浮雕茶壶。
传承至今,潮州手拉朱泥壶名家辈出。形成了谢氏"俊合"号、章氏"安顺"号、吴氏"源兴"号、张氏"裕德堂"四大手拉壶家族。
以章氏"安顺"世系为例,"安顺"号为章大得创立于清代,作坊设枫溪西塘。"安顺"茶壶,负盛誉,在港、台及东南亚地区颇有影响。章大得传子章贞坤、章贞平(第二代)。章贞坤传子章永添、章永杰(第三代);章贞平传子章永江(第三代)。章永添传子章燕明、章燕城、章燕标(第四代);章永杰传子章赞文、章壮雄(第四代);章永江传子章金财(第四代)。章燕明传子章海元(第五代);章燕城传子章广鑫(第五代)。章氏"安顺"世系,迄今已传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