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福州易安居古堞斜阳茶室将举办古琴名茶品鉴会

发表于:2024-12-23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3日,中国茶网资讯:《茶经》中云:"茶者,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茶,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无论寻常百姓或文人雅士,都要用茶来涤荡心灵放松心情。而先秦时期俞伯牙为钟子期奏一

中国茶网资讯:《茶经》中云:"茶者,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茶,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无论寻常百姓或文人雅士,都要用茶来涤荡心灵放松心情。

而先秦时期俞伯牙为钟子期奏一曲《高山流水》觅得一生知音的佳话,也让古琴这个传承中国古代音乐风貌最多的乐器,逐渐成为现代人修身养性的选择。

本周日下午,让我们携琴而来,带茶而至,一曲《平沙落雁》、一盏武夷岩茶,一起进行一场古琴与茶的对话。

琴茶同古

茶与古琴,这两个同样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瑰宝,它们的相通之处不胜枚举。

除了《茶经》的文字记载外,在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曾出土六千年前的古茶树,这足以证明茶的历史非常久远,甚至是在人类文明开始前就已经存在。

而古琴,古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有文字可考历史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古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现存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古琴的意义不单单是乐器而已,其历来被文人、士大夫视为修养身心的必习之物。

中国茶道讲究"和、静、怡、真"。"和"是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人们通过茶来寻找生命的真谛,达到从容淡雅、淡泊世事的处世之态。

古琴讲究"清、正、平、和",其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抚琴品茗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

先秦俞伯牙为钟子期奏一曲《高山流水》觅得一生知音,西汉司马相如为卓文君奏一曲《凤求凰》赢得一世姻缘的历史佳话,也让古琴这一传承中国古代音乐风貌最多的乐器,在现下也进入都市人修身养性的视野。

琴茶同韵

琴与茶很类似,谈论琴离不开操琴技艺,谈论茶道离不开煎茶技艺。

操琴也称作操缦、抚琴、弄琴、鼓琴、弹琴、御琴等,是历代文人雅士用于修身养性甚至体悟至道的"明德之器"。

历代琴家都十分重视操琴技艺,操琴技艺最主要的就是指法和手势--左手的"吟、揉、绰、注"和右手的"抹、挑、勾、剔"等,其他相关指法都是在此基础上组合变化而来的。

茶,古称荼,煎茶也称煮茶、烹茶、点茶、瀹茶、泡茶、沏茶等。煎茶技艺可以简单理解为茶叶冲泡及品饮技艺。虽然只是一门"技艺",但也是实践茶道精神的基础,因为"艺可载道"。

作为茶人,首先要修习煎茶技艺,诸凡汲水、备器、煎水、涤器、备茶、瀹茶、奉茶、饮茶等,都要认真对待,不可粗疏懈怠,日久天长,自然能功夫纯熟,心手相应,也就会与"道"相合了。

琴讲求"琴韵",所谓的"音从意转,意先乎音"、"得之弦外者",讲的都是琴韵。心正才能意正,意正才能声正。茶也讲求"茶韵",韵是品饮茶汤时所得到的特殊感受,称为"茶韵",如品饮铁观音的"观音韵"、品饮武夷岩茶的"岩韵"等。

韵,是琴和茶共同拥有的特征,可名之为"琴茶同韵"。

本周日古琴名茶品鉴会

本周日下午,海都茶友将在省古琴协会会长、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古琴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客座教授张俊波的引领下,在风景如画的易安居古堞斜阳茶室,一起焚香、调琴、煮水、沏茶,进行一场古琴与茶的对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