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普洱市产业与生态“嫁接”实现多赢

发表于:2024-09-20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9月20日,普洱市坚持把生态与产业嫁接,结出了丰硕的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之果,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2006年,云南省有关专家对普洱市2005年底完成的第三次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成果进行验收,全市现

普洱市坚持把生态与产业嫁接,结出了丰硕的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之果,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2006年,云南省有关专家对普洱市2005年底完成的第三次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成果进行验收,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469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0.6%,居全省各州市之首,年林木生长量998万立方米,综合年净生长率为4.48%,年总消耗量542万立方米,长消相抵年净盈余456万立方米。活立木蓄积量2.2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4.9%,比全省高15个百分点,是全国的2.56倍,达到发达国家美国、日本的水平。全市林业用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均居全省16个地州之首。

目前,普洱市建有云南省最大的纸浆厂、最大的人板厂、最大的松香厂,其中具有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云景林纸公司和思茅红塔中密度纤维板厂,是云南目前最大的林纸企业和中密度纤维板厂之一,分别投资14亿元和3.2亿元人民币,年可生产11万吨高白度纸浆和5万方中密板。全市林产业已形成年产木材100万立方米、人造板22万立方米、纸浆11万吨、松脂9万吨、松香6万吨、松节油1万吨的能力。2008年,全市实现林业总产值54.84亿元,占整个生产总值的30.5%,其中林业工业产值21.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3.8%,林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的强势支柱产业。而生物、旅游、水利等经济效益也得到明显提升。

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得到改善的同时,社会效益也日益显现。首先是随着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普洱全面奔小康建立了绿色生态屏障。其次是扩大了就业,广开了农民的生财之道。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在茶、采脂、咖啡、烤烟、蔗糖、蚕桑、养殖等产业上合计覆盖114万户次465万人次,全市平均每户农民有2.3项产业,每劳经营3.7项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1116元增加到2008年的2536元,8年年均增收177.5元。全市还通过科学经营林业,盘活了资本,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得到壮大。特别是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民成了集体山林的主人,为林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至目前,全市银行业通过林权抵押等形式,投放林业贷款10.5亿元,死资源正在变成活资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