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专家为“桂南采茶戏”的传承献策

发表于:2024-12-23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3日,中国茶网资讯:"桂南采茶戏"座谈会2月19日在玉林市文化局举行,二十几位专家学者齐坐一堂,共同为玉林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桂南采茶戏"的传承保护及即将撰写的《桂南采茶戏》一书出谋献策。"桂南采茶戏"是

中国茶网资讯:"桂南采茶戏"座谈会2月19日在玉林市文化局举行,二十几位专家学者齐坐一堂,共同为玉林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桂南采茶戏"的传承保护及即将撰写的《桂南采茶戏》一书出谋献策。

"桂南采茶戏"是流传在玉林地区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于明末年(公元1628年前后)从江西赣南传入博白,由唱竹马发展为载歌载舞的唱采茶。根据衬词的特点,又叫"吁嘟呀"。它广泛流传于广西南部的玉林市博白县所辖的33个乡镇及其周边地区,以及相邻的钦州市部分地区。传入博白后在清代形成了它独有的风格,到了民国期间,逐步发展成熟,成为中国戏曲史中一个独特剧种。

桂南采茶从演出类别上分,属"三小戏",即小生、小旦、小丑,也叫"三角班"。是以锣、鼓、钹、木鱼等击乐和唢呐、笛子、二胡等器乐为伴奏。道具有彩带、钱鞭、花扇和手绢。表演程式以载歌载舞为主,念白多为韵白。采茶曲牌,一是茶腔,即原套采茶曲调;二是茶插,即以"南昌小曲"、"四季莲花"为基础,吸取各地民间小曲而成。唱腔语言以客家话为主,地老话为辅,活泼、热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采茶串古"是在茶插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以一些有情节的民间故事为戏桥,通过采茶曲牌演唱,多为喜剧、闹剧。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初,桂南采茶戏已基本完成从地方小戏发展向舞台戏剧的过渡。县农村文艺辅导团(现为县采茶剧团)上演采茶小戏《农具改革第一天》就是完成这一过渡的标志。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县采茶剧团先后上演《梁祝》、《两亲家》、《重上茶山》等大戏,宣告采茶戏的发展已经成熟。

流传至今,已成民间喜闻乐见的戏剧形式,并派生出各个地方的地方特色以各地方言演绎的桂南采茶戏。与博白县组织有规模有专业团体的性质情况不同,其他县(市)的采茶戏散见于民间,于庙会、歌圩上由民间歌师颂唱或歌圩上歌师对唱。是目前在玉林市民间流传非常广,极具生命力的一种地方戏。

"桂南采茶戏"是玉林市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早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非遗"申报中成为国家级项目。一直以来都是玉林市文化学者、专家、民间文艺爱好者研究、热议的对象。据玉林市民俗研究专家、玉林市文化时空研究会会长罗秀兴研究显示,"桂南采茶戏"发源于明代,盛行于清朝流传很广;玉林的采茶戏在中国地方戏剧种中有她的独特性!玉林市著名民间乐器演奏家、同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广西八音"传承人的庞伟元先生认为,"桂南采茶戏"与江西采茶戏、 云南花灯戏 、广西彩调戏、 湖南花鼓戏等同源,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花开各枝,"桂南采茶戏"更为原生态,不但与我国较大的剧种京剧、 湘剧 、 川剧 、越剧、粤剧、 桂剧 ,同属于"昆"、"高"、"邦"、"黄"四大声腔体系,既分庭抗礼,又互相吸收,共同繁荣。"桂南采茶戏"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陈声强 、博白县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和展演中心采茶部主任刘雨一也说,"桂南采茶戏"的传承、整理一直是他们的工作重中之重,但是要想让桂南采茶戏发展,他们一直深感"势单力薄",这次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正是他们这些从事传承桂南采茶戏一线演出工作的人员所期待的。

这次座谈还有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撰写《桂南采茶戏》一书,展示玉林市对采茶戏的研究成果,形成"桂南采茶戏"的知识体系。在现场讨论中,记者了解到《桂南采茶戏》一书将分九个章节,从桂南采茶戏的源流、分布、艺术特点、主要的表现形式、社会影响及桂南采茶戏与社会文化生活、桂南采茶戏的艺术赏析、桂南采茶戏的传承、保护、发展,桂南采茶戏精选等各个方面进行阐释,让桂南采茶戏成为玉林市的文化成果流传后世。

玉林市文化局副局长张国强说:"这是玉林市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将集玉林市专家学者精英共同创立桂南采茶戏体系,通过大家的努力让桂南采茶戏走出广西,走向全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