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古茶山旅游 生态环境保护要先行
依托古茶山资源,打造普洱茶高端产品,开发古茶山旅游,扩大西双版纳普洱茶的市场影响力,是一个提升茶产业的有效之举。笔者认为:古茶山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古茶园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态结构?古茶园在西双版纳是一种"混林"茶园样式,即茶树与多种树木种在一起,让茶树与多种植物共生。这种古茶园生态模式,适合茶树喜温、喜荫、喜湿的特点和对光、热、水、土的需求,是一种古老的生态农艺。在古老茶园中,高大的阔叶林木,庇护茶树不受紫外线强光的直射,太阳光通过枝叶穿透形成散射光,为茶树提供了适宜的光、热能量;树木避风遮阳的作用,减少了水分蒸发,保持了茶园的相对湿度,为茶树生长提供了水分的需求保障;树木的枯枝落叶和动物的粪便形成腐植层,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茶树生长不断提供了充足的肥源。茶树与多种植物、动物、微生物共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或抑制病虫害发生,构成了光、热、水、土要素最佳配置的生态系统。古茶树在长期的森林环境中形成了固有的生物学特性和品质特征,这是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所起的作用。
2004年,州委、州政府部署对全州古茶山、古茶树资源进行了普查,基本掌握了古茶山、古茶园生态环境现状。从整体上看,古茶山、古茶园生态环境与原生生态环境相比呈退化趋势;从局部看,也有保持比较完整的原生生态环境的古老茶园,但为数不多。大多数的古茶山、古茶园周边的森林减少,茶园内的其他树木因砍伐或枯死导致稀少或成为单一的纯茶园,已失去生物多样性。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和数量减少,病虫害严重。土壤裸露,缺水缺肥,原生的自求平衡的生态系统已不复存在。
我们弄清了古茶园生态结构后,就要有针性地开展古茶园生态环境保护。当下,我们要恢复或重建古老茶园生态环境。古茶园生态系统一旦遇到破坏,就很难恢复。现阶段只能按照生态学原理,模拟一种群落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物质与能量的输入与输出接近平衡的生态模式去规划和恢复重建。
一是要加大古茶山、古茶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以保护森林为前提,划定古茶山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制定颁布相应的规章,使古茶山周边的植被不再受到破坏,营造生态防护屏障。
二是要重建古茶园生态系统,确保古茶树资源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在古茶山核心区,保护古茶园内树木不再受砍伐。茶树稀少的古茶园,就地采种直播或育苗补植茶树,增加单位面积的茶树植株。在古茶园核心区周边,按照古茶园模式建设茶树林,培植未来的"古茶树"。在生态环境退化严重的古茶园内,根据生物多样性的原则,选择植根深、枝叶透光性强、与茶树争抢水肥少、无共同病虫害的植物进行补植。禁止打猎和放牧,有利于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对古茶树实行合理采摘。种养结合,逐步恢复古茶园生态环境,营造"森林茶园,茶园生态"的旅游景观。
三是要防止生物入侵和人为污染。清除茶树寄生植物,特别是俗称"无根藤"的植物对茶树的危害。控制旅游人数,防止"人满为患"。停车场、游客食宿休息所不宜靠近古茶园核心区,更不能建在古茶园核心区,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游客遗弃的垃圾对古茶山生态环境的污染。
总之,保护古茶山生态环境,恢复古茶园生态系统,让古茶树重新回森林怀抱,延长古茶树的寿命,是古茶山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