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 让藏茶从古道走向世界
"中国藏茶村"的茶马古道"背夫"铜像。
走进雅安雨城"中国藏茶村"
上七下八平十一,蹒跚日行二十里……"伴随着茶马古道"背夫"独有的号子声,让人的思绪一下回到茶马古道上汉藏人民肩挑背扛运送藏茶的年代。
3月17日,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多了几分寒意,站在"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文化产业项目之一,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多营镇的 "中国藏茶村"里,望着穿越千年的茶马古道川藏线,一段段尘封的往事,跃然眼前。
千年茶马第一镇
国道318线,雅安城雨城区多营镇下坝村,"中国藏茶村"的修建地,气候宜人,山雾缭绕,是古时茶马古道川藏线进藏方向的第一个 "背夫"集散点,有着"千年茶马第一镇"的称号。
依山而建的中国藏茶城,立面崭新;仿古城墙上的一幅幅老照片,历史厚重;城墙脚下竖立着的"背夫"铜像,庄严肃穆……行走于其中,藏茶文化、茶马古道文化的呈现,把人们拉回到了见证汉藏民族友谊的点滴历史印记当中。
"目前'中国藏茶村'项目已基本成形,主要是以突出藏茶文化和茶马古道文化为主,农业观光和种植体验为辅,形成全方位综合性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多营镇人大主席张俊告诉记者,"中国藏茶村"的修建,因藏茶而建,根据《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实施项目(调整版)》,估算总投资为3520万元,包括藏茶博物馆、展示馆、体验馆等多个区划,打造集旅游、休闲、生产、体验、购物等一体的4A级综合性文化旅游集散地和茶马古道2旅游目的地,"成为中国藏茶文化重要的基地和平台,重现千年茶马的辉煌"。
六代茶人藏茶情
谈及藏茶,就必须提到藏茶产茶源头的多营镇;而说起多营镇的藏茶,那就不得不走进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南路边茶"藏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甘玉祥。
掀开茶马古道川藏线的神秘面纱,其实就是"背夫"们运送藏茶走出的路。因此,茶马古道的形成离不开藏族人民对藏茶的喜爱。与茶马古道随着文人学者的笔触飞扬世界相比,藏茶就显得默默无闻。
"这就是目前尴尬的地方,作为 '藏珍'之首的南路边茶--藏茶,一直没有登上更高的台阶。"甘玉祥告诉记者,仅仅是藏茶制作这一项上,就分为:五大工艺、十大工序和若干程序。"更不是什么所谓的'下脚茶'、"老梗茶",不允许采摘芽茶,讲究的是'一芽三叶'、'一芽五叶',经过发酵等关键工艺,制成黑茶"。
翻开甘氏家族制茶史,传至甘玉祥已是第五代,他还把自己的女儿,曾留学德国,现在四川大学攻读研究生的甘甜招致麾下。,他说:"女儿比我有文化,更懂技术,藏茶在她的手上,肯定还能更上一层。"于是,"边茶·藏茶·黑茶"的传承,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百年世家话传承
藏茶历史悠久、技艺严格考究,是汉藏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在高原藏区更是流传着"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顺口溜。
"但再好的东西也不能一成不变,'变'是事物发展的必须。"甘玉祥介绍,目前在藏茶的传承方面有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过去的总是好的。但事实上,藏茶传承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也是在生产和实践中不断演变进化而来,说明"变"是不变的真理,同时,今天的制作工艺和水平相比过去更先进、更科学、更成熟,藏茶的品质自然也高于过去。
为了更好地传承藏茶,甘玉祥在雨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牵头成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路边茶 (藏茶)"技艺传习所。在进一步搜集整理藏茶技艺的基础上,开展藏茶教学,壮大产业。同时,组织专家学者,深入探讨藏茶创新。
"改进原料选取,采用成品包装的'藏茶汉饮',就是由此而来。"对于未来,甘玉祥坦言,先人们用双肩背出的不仅仅是微薄的盘缠,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藏茶财富,只有坚持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才能让藏茶走得更远,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