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安化茶叶的足迹:黄沙坪

发表于:2024-12-23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3日,安化茶叶的足迹--黄沙坪黄沙坪在安化县城东坪下游3公里处,居资江右岸。从县城坐公交车10来分钟就能到达,明末清初期间,此地制茶业兴起,其声誉响遍全国。在清朝后期,黄沙坪已有了"黄市"之称,南至广州,北

安化茶叶的足迹--黄沙坪
黄沙坪在安化县城东坪下游3公里处,居资江右岸。从县城坐公交车10来分钟就能到达,明末清初期间,此地制茶业兴起,其声誉响遍全国。在清朝后期,黄沙坪已有了"黄市"之称,南至广州,北上汉口,船舶来往,络绎不绝。据可靠的记载,清末民初,"茶市斯为盛,人烟两岸稠"的黄沙坪,已聚集了至少50家茶行。茶行的兴隆又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钱庄、绸店、当铺、药

房、米店以及各类作坊、曲艺、唐班,街市繁荣,经济发达。当时黄沙坪年产茶叶十多万箱,加工花卷茶3万支左右,几乎集中了安化全部的"千两茶"销售,是最大的花卷茶集散地。这里商铺百余家,茶号52家,差不多全国所有的大茶号都有分庄(子公司或办事处)设在此处,仅仅1平方多公里的面积里聚集了4万多常驻人口,民国时期有"小南京"之称。
  据80岁以上的老茶农回忆,黄沙坪资江岸边不到约1.5公里沿线就有13个船码头,其中9个主要用来装运茶叶,有源?昌码头、三德玉码头、梅蓝货运码头、永泰福码头、福音堂码头、谦益盛码头、琦公码头……专门从事搬运的工人成立脚帮,帮众120余人,常年靠此营生。
  黄沙坪依山傍水,狭窄而修长,沿街全是青石板,修建于雍正三年(1717年)。街道两旁屋接屋,檐连檐,街中心开挖了一条1米深1米宽的下水道,上用1米长、50公分宽、15公分厚的青石板盖住。一到雨季,两边檐水一直流下来,汇聚到各家各户台阶前的石孔,流入下水道,再通过涵孔注入资江。不管雨有多大,都不会积水。这些青石板共有4万余块,3千多立方,全部从远处运来。工程之浩大,所费之不菲,没有雄厚的民间财力,根本无从想象。都系茶商募捐集资而成。街道两旁飞阁连檐,有的店铺楼上楼道相连,鳞次栉比,景象壮观。每到收购季节,聚兴顺茶行、晋安茶行、天一香茶行、玉通永茶行、源远长茶行等,处处门户大开,茶香满街,连茶商会馆、吉安公馆、山西公馆也会敞开中门。街上摩肩接踵,只能从人缝里挤,那是黄沙坪最繁忙的季节。
  1920年,湖南茶叶讲习所由长沙岳麓山迁往安化小淹、再迁黄沙坪;1938年,湖南私立修业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湖南农业大学的前身之一)因日本侵略者侵略长沙,迁往黄沙坪附近的褒家村,为当地培养了大量茶叶人材。中国当代的茶叶史,从此留下了黄沙坪的印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