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茶 红 锈 藻 病

发表于:2025-01-22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2日,症状 主要发生在广东、云南、海南茶区,近年安徽、浙江等省也有发生。主要为害1-3年生枝条及老叶和茶果。枝条染病初生灰黑色至紫黑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后扩展为不规则形大斑块,严重的布满整枝,夏季病斑上产生

症状 主要发生在广东、云南、海南茶区,近年安徽、浙江等省也有发生。主要为害1-3年生枝条及老叶和茶果。枝条染病初生灰黑色至紫黑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后扩展为不规则形大斑块,严重的布满整枝,夏季病斑上产生铁锈色毛毡状物,病部产生裂缝及对夹叶,造成枝梢干枯,病枝上常出现杂色叶片。老叶染病初生灰黑色病斑,圆形,略突起,后变为紫黑色,其上也生铁锈色毛毡状物,即病菌藻的子实体。后期病斑干枯,变为灰色至暗褐色。茶果染病产生暗绿色至褐色或黑色略凸起小病斑,边缘不整齐。

病原 Cephaleuros parasiticus Karsten 称寄生性绿藻,属藻类。病菌形态特征与茶藻斑病近似,其主要区别是,该菌孢囊梗较粗短,孢子囊较大。营养体成熟时生毛状物,穿透寄主表皮伸出,其中包括刚毛及孢囊梗。孢囊梗呈叉状分枝,顶生游动孢子囊4-8个,橙红色,球形,大小39-45.4×28.5-35.6(μm)。遇水时从游动孢子囊中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生鞭毛2根。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红锈藻菌以营养体在病部组织中越冬。翌年5-6月湿度大时产生游动孢子囊,遇水释放出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落到刚变硬的茎部,由皮层裂缝侵入。于5月下旬一6月上句及8月下旬一9月上旬出现2个发病高峰。雨量大、降雨次数多易发病,茶园土壤肥力不足、保水性差,易旱、易涝,造成树势衰弱或湿气滞留发病重。该菌在南方茶区无明显休眠期。温暖潮湿时形成子实体。形成时期因地区而异。

防治方法 (1)建立茶园时,应选择土壤肥沃、高燥的地块。(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生物有机肥或茶树复混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排水、蓄水能力,增强树势,减轻发病。(3)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在茶园中。(4)越冬期病枝率大于30%,病情指数高于25,相对湿度70%以上,开始喷洒90%三乙磷酸铝(乙磷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茶区可改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oo倍液。(5)该病病原菌游动孢子对铜制剂敏感,在非采茶期可喷洒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此外,0.3%的96%硫酸铜液经济有效。

茶 红 锈 藻 病

症状 主要发生在广东、云南、海南茶区,近年安徽、浙江等省也有发生。主要为害1-3年生枝条及老叶和茶果。枝条染病初生灰黑色至紫黑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后扩展为不规则形大斑块,严重的布满整枝,夏季病斑上产生铁锈色毛毡状物,病部产生裂缝及对夹叶,造成枝梢干枯,病枝上常出现杂色叶片。老叶染病初生灰黑色病斑,圆形,略突起,后变为紫黑色,其上也生铁锈色毛毡状物,即病菌藻的子实体。后期病斑干枯,变为灰色至暗褐色。茶果染病产生暗绿色至褐色或黑色略凸起小病斑,边缘不整齐。

病原 Cephaleuros parasiticus Karsten 称寄生性绿藻,属藻类。病菌形态特征与茶藻斑病近似,其主要区别是,该菌孢囊梗较粗短,孢子囊较大。营养体成熟时生毛状物,穿透寄主表皮伸出,其中包括刚毛及孢囊梗。孢囊梗呈叉状分枝,顶生游动孢子囊4-8个,橙红色,球形,大小39-45.4×28.5-35.6(μm)。遇水时从游动孢子囊中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生鞭毛2根。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红锈藻菌以营养体在病部组织中越冬。翌年5-6月湿度大时产生游动孢子囊,遇水释放出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落到刚变硬的茎部,由皮层裂缝侵入。于5月下旬一6月上句及8月下旬一9月上旬出现2个发病高峰。雨量大、降雨次数多易发病,茶园土壤肥力不足、保水性差,易旱、易涝,造成树势衰弱或湿气滞留发病重。该菌在南方茶区无明显休眠期。温暖潮湿时形成子实体。形成时期因地区而异。

防治方法 (1)建立茶园时,应选择土壤肥沃、高燥的地块。(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生物有机肥或茶树复混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排水、蓄水能力,增强树势,减轻发病。(3)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在茶园中。(4)越冬期病枝率大于30%,病情指数高于25,相对湿度70%以上,开始喷洒90%三乙磷酸铝(乙磷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茶区可改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oo倍液。(5)该病病原菌游动孢子对铜制剂敏感,在非采茶期可喷洒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此外,0.3%的96%硫酸铜液经济有效。

茶 红 锈 藻 病

症状 主要发生在广东、云南、海南茶区,近年安徽、浙江等省也有发生。主要为害1-3年生枝条及老叶和茶果。枝条染病初生灰黑色至紫黑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后扩展为不规则形大斑块,严重的布满整枝,夏季病斑上产生铁锈色毛毡状物,病部产生裂缝及对夹叶,造成枝梢干枯,病枝上常出现杂色叶片。老叶染病初生灰黑色病斑,圆形,略突起,后变为紫黑色,其上也生铁锈色毛毡状物,即病菌藻的子实体。后期病斑干枯,变为灰色至暗褐色。茶果染病产生暗绿色至褐色或黑色略凸起小病斑,边缘不整齐。

病原 Cephaleuros parasiticus Karsten 称寄生性绿藻,属藻类。病菌形态特征与茶藻斑病近似,其主要区别是,该菌孢囊梗较粗短,孢子囊较大。营养体成熟时生毛状物,穿透寄主表皮伸出,其中包括刚毛及孢囊梗。孢囊梗呈叉状分枝,顶生游动孢子囊4-8个,橙红色,球形,大小39-45.4×28.5-35.6(μm)。遇水时从游动孢子囊中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生鞭毛2根。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红锈藻菌以营养体在病部组织中越冬。翌年5-6月湿度大时产生游动孢子囊,遇水释放出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落到刚变硬的茎部,由皮层裂缝侵入。于5月下旬一6月上句及8月下旬一9月上旬出现2个发病高峰。雨量大、降雨次数多易发病,茶园土壤肥力不足、保水性差,易旱、易涝,造成树势衰弱或湿气滞留发病重。该菌在南方茶区无明显休眠期。温暖潮湿时形成子实体。形成时期因地区而异。

防治方法 (1)建立茶园时,应选择土壤肥沃、高燥的地块。(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生物有机肥或茶树复混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排水、蓄水能力,增强树势,减轻发病。(3)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在茶园中。(4)越冬期病枝率大于30%,病情指数高于25,相对湿度70%以上,开始喷洒90%三乙磷酸铝(乙磷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茶区可改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oo倍液。(5)该病病原菌游动孢子对铜制剂敏感,在非采茶期可喷洒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此外,0.3%的96%硫酸铜液经济有效。

v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