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结茶缘舌下生辉
早知挚友野云先生嗜茶,早、午、晚必饮数泡香茗,尤以舌作画时,更是浓浓香茗不离口。何故?谜也。直至今年盛夏的一天,当我携带两盒上等好茶去野云先生家拜访时,谜团方解。
野云先生很忙,经常有文人雅士相请外出作画。此次来访,虽然有约在先,因数年未见,还是想给挚友一个惊喜。故轻足上楼。试推房门,恰未锁。我猫步缓进,室内鸦雀无声。知野云先生勤奋,日作画不止,定在工作室作画。我缓步来到工作室,却被小妹发现。只见她一手拿一瓶墨汁,一手端一杯清茶,在画案旁伺候。见我到来,小妹含笑摆手,又转首示意。我心知肚明,驻足观看。但见画案上铺设着一张4尺宣纸,纸的四角放有铜制震尺。野云先生喝了一口清茶漱口,然后将墨汁含在口中,俯身向宣纸上吐一口墨,即趴在画案上伸出舌头,以头运舌,摇来晃去,身体不断摆动,手腕一展一曲,脚步一进一退,墨汁从嘴唇的一张一合中从舌头上徐徐吐出。这舌头就像一枝画笔,再看原吐在宣纸上的那口墨已变成一幅《雄鹰图》。当野云先生仰头离开画案时,只见一只栩栩的雄鹰傲然而立在一块山石上,线条分明,深浅浓淡笔笔不同,可谓墨生百彩,令人称奇。
不知是野云先生作画时全神贯注,还是其口中含墨不能言,直至他一气呵成一幅《雄鹰图》,用茶漱口完后,方发现我的到来,挚友相见,格外亲切,寒暄过后,野云先生让小妹重沏一壶上等香茗,我们相对而坐,边品茗边侃谈起来,话题自然是画与茶的源缘。
"非用笔三年,不能用舌也。"说起野云先生舌画的起源,还需梗概他的从艺历程。
野云先生原名陈广汉,号白丁。1954年生于河北玉田,7岁开始师从阎伯年、童道平先生习画,12岁随赵亚先生学习书法,弱冠之年便以书画名重乡里。"文革"期间,大写意名家蒋雨浓先生受"冲击"回归故里,野云先生不避嫌精心侍奉,相濡以沫,被雨浓先生收为入门弟子,兼赐名"野云",得以真传,后成为雨浓先生得意弟子。70年代末,野云先生就读于北京工艺美术学院,几年寒窗,黄卷青灯,痴心向学,画艺精进。他研习书画已30多年,努力继承传统并广泛吸收当代书画家的各种成功经验,不断推陈出新。其国画创作题材广泛,笔下的山水、人物、花鸟质朴自然、大气洒脱,多次荣获"日本东京国际文化美术展"金奖,"全国百名国画家展"金、银奖,被中国国画家协会、中国画家协会吸收为理事,被河北省美协、书协吸收为会员,成为声名远播的知名画家。
野云先生是有独到思想的人。他常说:"不想当名画家的人不是好画家,而要想成为名画家,就要敢于开拓创新,敢于超越先人。"为此,他不断寻求绘画的新课题。说来也巧,1996年的一天,野云先生在家浏览电脑中的画家网,无意中发现民国期间有位名叫黄二南的画家试画过舌画,据考证,迄今此绝技已失传已无画家擅长此种画法。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使舌画不失传,从此,野云先生决心寄情于舌画。
舌画,说起容易,做起难。一是墨含在嘴里不能出气;二是眼挨在纸上都看不见;三是脑袋摇来摇去头要晕;四是画色彩画的颜料有毒,能使舌头麻木。野云先生凭着30多年的绘画技艺和气功功底,克服了舌画前三道难题,经过千百次的试画,终于掌握了舌画的技巧和画法。然而,墨含在嘴里作画完后有异味,特别是野云先生画色彩画时,由于颜料藤黄有毒,而藤黄又是画色彩画主要用料,每当野云先生画完一幅色彩画时,舌头麻木,嘴唇肿起,虽以清水漱口,异味难除,毒不能解,搞得野云先生几天都不能正常用餐,因而体质下降,疾病入侵。一个偶然机会,朋友自南方带来"铁观音"相赠。当时,野云先生正为画色彩搞得舌木嘴肿而苦恼。听朋友说茶可生津且能解毒,当即泡了一壶"铁观音"。由于舌头尚麻木,开始并未品出滋味,待数泡过后,舌头奇迹般地品出茶的芳香,口口沁人心肺。此时,野云先生方知茶的妙用。他如获至宝收起茶,每日品茗不断。三日后,嘴唇也相继消肿,食欲大增,精力充沛。他大喜过望。随即又托朋友在南方买来诸多上等鲜茶,成了嗜茶如癖的"瘾君子"。
野云先生与茶结缘后,使他在画舌画时不再心有余悸。他不用再担心因含墨口中生异味,用舌画完后一漱即解之;他不用再担心因画色彩舌画而中毒,因为他在舔色前先含茶半分钟,用舌画完后再含茶嗽口数次以解毒。以前,野云先生在无饮茶习惯而作舌画时,由于舌画耗费津液过多,津源滋生缓慢,倍觉津液不足,故而运舌作画笨拙,所画出的舌画僵化,欠湿度,少灵气,不尽人意。自野云先生长久坚持饮茶后,津液充足,源源滋生,故运舌自如,所画舌画用线圆融流畅,用墨深淡氤氲,色墨交融,干湿互补,其画形神毕肖,清俏可人,极具艺术感染力。
茶的魅力,不但使野云先生的舌画作品不断推陈出新、锦上添花,同时也使野云先生在国内外当代画坛上独领风骚,成为当代舌画第一人。他的舌画作品倍受国内外人士的青睐,不但在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均有收藏,且在今年8月11日至14日天津举办的"陈野云书画邀请展"上,在66幅书画作品中,其中仅有的8幅舌画作品当天就以高价被抢购一空。野云先生津津乐道地说:"茶为我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不但要在艺术上不断跋涉、攀登,还要孜孜不倦地研究茶文化,立志做一个茶、艺双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