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太白工艺传后人

发表于:2024-11-10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10日,話說老翁用仙人賜予的茶葉治好了李叔的病,消息像一陣風似的迅速傳遍了武夷山的村村寨寨。村裏村外的人們紛紛前來向老翁學習茶樹剪枝栽培的技術,紛紛從茶洞的茶樹上剪下茶枝在各處插種。不幾年,武夷山到處是一片又

話說老翁用仙人賜予的茶葉治好了李叔的病,消息像一陣風似的迅速傳遍了武夷山的村村寨寨。村裏村外的人們紛紛前來向老翁學習茶樹剪枝栽培的技術,紛紛從茶洞的茶樹上剪下茶枝在各處插種。不幾年,武夷山到處是一片又一片、一層又一層的茶園。真是滿山春色,一派生機。那一叢叢、一簇簇支幹屈曲的茶樹,或立岩凹,或倚水邊,或伏崖下,或高踞峭壁之上,簡直就是不同風格的盆景,爭奇鬥巧,各異其趣。每年春天,穀雨前後,茂密蔥蘢的茶樹,更是綠得發黑,只有葉梢間才閃著淺藍色的光澤。這時每家每戶就讓婦女小孩上山採摘茶葉,以備藥用。那時武夷山人只知道茶葉可以提神、消食、止痢、解暑。

有一年,一個叫楊太白的後生,隻身逃難到了武夷山,以幫工爲生。他年輕力壯,做事從不偷懶,很受大家的歡迎。那天,楊太白跟著一群婦女小孩上山采茶。他挑著竹筐,跑到山上,見山巒青青,水流淙淙。他被武夷山奇麗的山水風光陶醉了。他走了一峰又一峰,過了一水又一水,獨自邊走邊看,過看邊采,不知不覺,時間已到下午,這時他才感到餓了,人也有些累了。他找到一塊平整的大石旁坐下休息,沒坐多久就恍恍惚惚地睡去了。

楊太白一覺醒來,太陽已經落山。他看到筐裏的茶葉,已經被太陽曬得軟軟的,像空心菜被開水燙過一樣。他趕忙用手去抖、去翻。由於葉子粘連在一起,反復抖、抄,怎麽也抖不開,抄不散。這時,楊太白聞到了一陣陣清香,他隨手抓幾片葉子塞進口裏咀嚼,越嚼越香,口中生津,爽氣清心。他好不歡喜,看看天色已晚,趕忙挑擔下山。

武夷山群峰蒙上層層嵐霧,鳥兒唧唧喳喳地叫著歸窠,村裏人家也都點上了松明子。春夏之交,武夷山的夜晚寒氣依然襲人。楊太白回到家裏,放下茶擔,就忙著生火煮飯,火燒得很旺,屋裏暖烘烘的,一頓飯工夫,放在竈前的茶葉又幹了許多,酣醇的清香也充滿了小屋。這醇醇茶香溢出門外,飄遍村莊,大家都聞到了這股奇異的芳香,香從何來?人們帶著好奇的心理,逐戶尋找,這才發現是楊太白家的茶葉香。大家圍在楊太白的茶擔旁,翻看著那茶葉。只見茶葉綠葉紅邊,片片卷縮,像這模樣的茶葉,鄉民們可是頭一回看見。大家都說楊太白瘋了,把茶葉烤成這副焦樣子,還能治病麽?

從前,山裏人采回青茶,不曬也不烤,而是將茶葉搗爛,揉成團,涼幹,即成茶藥。這種茶藥時間放久了,有的就會發黴變質,不能用。有的雖不發黴變質,但吃起來有一股很濃的青草味且又苦又澀,十分難吃。現在經楊太白制的茶葉,一年下來用開水沖服,不僅能治病,還有甘味,吃後滿口芳香,回味無窮。這樣,就有很多人來向楊太白討茶。有的人要去治病,有的人吃上了癮,每天吃一點,人就清心爽氣,不吃就無精打采。吃茶的人越來越多,吃茶成了武夷山人的趣事。有一首,《飲茶歌》爲證:

一碗潤喉嚨。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輕。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後來,楊太白經過多年的實踐、摸索,發明了采青、萎凋、做青、揉撚、烘焙、揀剔等一套完整的制茶工藝。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一代傳一代,武夷山人都學會了楊太白的制茶工藝,制出了許多名茶。名茶耀名山,武夷山更出名了。楊太白也成了武夷山的制茶祖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