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出口保健茶检验通则

发表于:2025-02-02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2月0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0797-1999出口保健茶检验通则1999-05-05发布1999-08-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发布前 言鉴于我国出口保健茶品种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0797-1999

出口保健茶检验通则

1999-05-05发布

1999-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发布

鉴于我国出口保健茶品种多,品质各异,不可能采用统一标准加以规范。为此,根据以茶为基料的保健茶共性,编写了本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不含茶的保健茶产品,也不适用以茶为基料加工而成的液态保健茶产品。

直接接触保健茶的包装材料荧光物质,是各国卫生部门所关注的。本标准对保健茶包装用的原纸的荧光检验仍采用GBT 3561-1989中第6章规定。但不少物质,如某些植物成分、色素、石油产品等,在紫外线灯激发后,也会出现荧光。为此,对袋泡茶用的滤纸和吊线荧光增白剂的检验,本标准采用 WMB 48-1981(2)《茶叶包装》附录的规定方法。但该标准代号,在现有国家行业标准代号系列中已不存在,且标龄长达15年未修订,故将该检验方法列入附录B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华英、蔡知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出口保健茶检验通则 SNT 0797-199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保健茶的基本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储存和运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茶叶为基础,强化某些营养元素及特殊疗效成分,经过精制而成,具有保健功能和饮用价值的茶叶再加工产品。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3561-1989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4789.2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 4789.10-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T 5009.111996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2-1996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3-1996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

GBT 5009.60-1996食品包装用的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 9683-19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11680---1989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

SN 0147-1992 出口茶叶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检验方法

SNT 0912-2000进出口茶叶包装检验规程

SNT 09142000进出口茶叶粉末和碎茶含量的测定方法

SNT 09172000进出口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方法

SNT 0918-2000进出口茶叶抽样方法

SNT 09192000进出口茶叶水分测定方法

SNT 0920-2000进出口茶叶水浸出物测定方法

SNT 0924-2000进出口茶叶重量鉴定方法

SNT 0925-2000进出口茶叶总灰分测定方法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外来杂质

保健茶的原辅材料、生产、加工、储存、流通的各个过程中,侵入或混入制品中的所有有形的异物。它们包括下列内容:

动物性异物:毛发、昆虫和螨类等虫体的遗骸、排泄物;鼠类、鸟类的粪便等。

矿物性异物:玻璃片、金属类、土砂粒、煤炭粒、贝壳片、塑料残块等。

植物性异物:产品配方以外植物种子、植物体以及它们的碎片(木片、谷壳),竹枝、毛草等;植物加工纤维(棉麻绳、纸片)等。

标准号:SN/T 0797-1999

0